疑問一:
24 背景校正能力檢定
24.1 對于僅有火焰原子化器的儀器,在Cd 228.8 nm波長下,先用無背景校正方式測量,
調零后將屏網 (吸光度約為1) 插入光路,讀下吸光度A1,再將測量方式改為有背景校正方
式,調零后,再把屏網插入光路,讀下吸光度A2.
24.2 對于帶石墨爐的儀器,將儀器參數調到石墨爐法測鎘的最佳狀態,以峰高測量方
式先進行無背景校正測量,用移液管加一定量的氯化鈉溶液 (該溶液濃度為5.0 mg/ml,必
要時可稀釋),使產生1 A左右的吸收信號,讀下吸光度A1,再用有背景校正方式測量,加入
相同量的氯化鈉溶液并讀下吸光度A2.
24.3 按24.1或24.2款的方法測出A1和A2后,所計算的A1/A2值應符合第9條的規定.
9 背景校正能力
在背景衰減信號約為1 A時,校正后的信號應不大于該值的 1/30。
但我測得的A1/A2是幾十怎么回事?
疑問二:
16 分辨率檢定
點亮錳燈,待其穩定后,光譜帶寬0.2 nm,調節光電倍增管高壓,使279.5 nm譜線的能
量為100,然后掃描測量錳雙線,此時應能明顯分辨出279.5和279.8 nm兩條譜線,且兩線間峰谷能量應不超過40%.
發現有三個峰,是怎么選擇的雙線?
疑問三:
17 基線穩定性檢定
17.1 靜態基線穩定性,光譜帶寬0.2 nm,量程擴展10倍,點亮銅燈,在原子化器未工
作的狀態下,按以下步驟測量:
17.1.1 單光束儀器與銅燈同時預熱3 min,用"瞬時"測量方式,或時間常數不大于0.5
s,測定324.7 nm譜線的穩定性,即為30 min內最大漂移量和瞬時噪聲 (峰-峰值).
17.1.2 雙光束儀器預熱30 min,銅燈預熱3 min,再按17.1.1測定30 min內最大漂移量
和瞬時噪聲 (峰-峰值).
17.2 點火基線穩定性,按測銅的最佳條件,點燃乙炔/空氣火焰,吸噴去離子水,10 min
后在吸噴去離子水的狀況下,重復17.1的測量,30 min內最大漂移量和瞬時噪聲應符合第4
條的要求.
某些儀器型號不能設置0.5的時間常數,按空格鍵自動積分計算的(如北京東西儀器700X系列),怎么確定30 min內最大漂移量和瞬時噪聲 (峰-峰值).
疑問四:
18 邊緣能量檢定
點亮砷和銫燈,待其穩定后,在光譜帶寬為0.2 nm,響應時間不大于1.5 s的條件下 (使
用中和修理后的儀器可用生產廠推薦的條件) 對As 193.7 nm和Cs 852.1 nm譜線進行18.1,
和18.2款 (或18.3款) 的測量.
18.1 兩譜線的峰值能量應該可以調到100%,且背景值/峰值應不大于2%.
18.2 測量譜線的瞬時噪聲,5 min內最大瞬時噪聲 (峰-峰值) 應不大于0.03A.
18.3 兩譜線調到能量為100%時,光電倍增管的高壓不超過650 V,使用中和修理后的
儀器可放寬到最大高壓值的85%.
響應時間沒有設置選項的情況下,兩譜線峰值能量調到100%后,背景值/峰值應不大于2%. 實際上不止2%,是什么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