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皇家學會推出了《2008/2009年度回顧報告:展望2010年及未來》,總結了學會在過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和成就。 根據英國皇家學會執行主席Stephen Cox介紹,其中的一大亮點就是組建了一個新的部門:科學政策中心。新的科學政策中心通過全球的網絡化研究方式,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科技政策咨詢意見。低碳經濟、合成生物學和服務業創新過程成為學會發揮科技政策咨詢作用的“三駕馬車”。主要表現在:
第一,2008年底推出咨詢報告《通向低碳能源的未來》(Towards a low carbon energy future),向英國原商業、企業與法規部(BERR,現商業、創新和技能部,BIS)建議,英國不宜大興建立火力發電廠,應將發展重點盡快轉向碳捕獲和碳存儲技術,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壓力。
第二,向英國政府和“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推出了《21世紀地面層臭氧:趨勢、影響與政策建議》(Ground-level ozone in the 21s century: future trends, impact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的報告,通過數學模型說明地面臭氧層的變化對人類健康、氣候變化和環境帶來的影響,并針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2009年即將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提出了關于全球氣候變化的地理工程行動建議。
第三,向英國核能除役署(Nuclear Decommissioning Authority)提出英國分離钚金屬(plutonium)的管理方案,建議英國政府應制定綜合性的能源與放射垃圾政策。
第四,以解決未來30年糧食安全為使命,開展了生物技術如何提高糧食產量的研究,提出通過發展“下一代生物技術”來提高糧食生產,應對糧食安全的建議。
第五,合成生物學受到極大關注。在年度內組成專門的合成生物學政策協調小組,討論該領域的一些重要問題,建議英國皇家學會開通“合成生物學資源在線”,以盡快掌握英國在合成生物領域的有關研究組織和國際合作情況。同時組織了多次會議,討論合成生物學在生物能源、新材料、新藥開發以及社會倫理等方面的重要問題。
第六,2008年7月,對科學、技術、工程以及數學(STEM)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進行了研究,認為英國的服務業盡管占經濟的比重為70%,但在創新支持政策領域存在著結構性問題,主要表現為對服務業領域的創新過程理解不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