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黃山星”命名儀式在安徽省黃山市舉行。安徽省副省長倪發科,國家天文臺黨委書記、副臺長劉曉群,國家天文臺黨委副書記、副臺長鄭曉年,batc團組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周旭以及黃山市領導陳強、張文明、錢新庭、項金如,等出席命名儀式。
“黃山星”位于火星與木星之間,與地球的距離為4.047億公里,由國家天文臺batc小行星項目組于1996年4月18日在河北興隆觀測站發現,國際永久編號79316。日前,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準永久命名為“黃山星”,并以《小行星通報》的方式通知國際社會。
倪發科在致辭中說,此次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將自己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黃山星”,這對于對進一步“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黃山市委、市政府要繼續搶抓機遇,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進一步把黃山做大做強,把黃山星做響做亮。
倪發科表示,多年來,中國科學院對安徽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當前,我省正處在加快發展、建設創新型安徽的關鍵時期,我們更需要中國科學院的關心和幫助,更需要國家天文臺及各位專家學者的關注和支持。衷心期盼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為安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廣泛的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
劉曉群在致辭中希望黃山市能以此次黃山星命名為契機,搶抓歷史機遇,發揮特色優勢,按照小平同志的“黃山談話”精神,打造黃山品牌,使黃山成為中國旅游業發展的排頭兵。
陳強在致辭中說, “黃山星”翱翔太空,從一定意義上增加了黃山科學文化內涵、提升了黃山的旅游文化品質。當前,黃山人民正以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小平同志“黃山談話”精神為動力,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建設現代國際旅游城市的戰略目標,著力打造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爭取早日成為吸引力更強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一定會讓黃山這顆星更加璀璨、更加耀眼。
命名儀式上,劉曉群向黃山市頒發了“黃山星”命名證書、贈送了“黃山星”軌道運行圖;鄭曉年宣讀了小行星命名公報;周旭介紹了“黃山星”軌道運行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