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劉彥剛 于 2009-7-21 06:20 編輯
各位同行:
你們好!
近期我在學習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對其中標準溫度20℃時的實際容量的計算公式不甚理解。
V20=
m(ρB-ρA) [1+β(20-t)]
ρB(ρW-ρA)
只知道其中的[1+β(20-t)]是將檢定溫度下的Vt,換算到標準溫度20℃時的實際容量V20;1/(ρW-ρA)中的-ρA是考慮到空氣對被檢玻璃量器內的純水的浮力,對稱得表觀質量m換算到容量的影響;對于因子(ρB-ρA) ,只知道應該是考慮到空氣對稱量
ρB
時用到的砝碼的浮力,對稱得表觀質量m換算到容量的影響。但為什么會是這樣的一個因子沒弄懂,懇請同行高手指點!
我們規程為方便我們工作起見,在規程的附錄B中,給出了不同溫度下的K(t)值,但應該是據規程給出的上述標準溫度20℃時的實際容量的計算公式給出的,也就是在使用分析天平稱量,用到了砝碼的情況下給出的。如果我們稱量時,使用的不是分析天平,即稱量時沒有用到砝碼,按理嚴格地說那時就不能使用規程附錄B給出的
K(t)值,而應該是據如下公式另計算制一K電(t)值的表格。
V20=
m
[1+β(20-t)]
(ρW-ρA)
各位同行你們說是這樣嗎?
考慮到相關表達式沒法表達好,我上傳了附件. |
-
-
關于玻璃量器的貼子.rar
2009-7-21 06:15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金幣 -1
3.6 KB, 下載次數: 22, 下載積分: 金幣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