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6月25日報道,英國科學家開發出的一種革命性新型蛋白穩定技術,使那些原來因不太穩定而被忽略的蛋白質重新進入科學家們的研究視野,有望使超過30%的蛋白質成為新藥研發的潛在目標,從而開創藥物研發的新局面。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美國化學學會期刊》網絡版上。
對于新藥研發來說,了解蛋白質的結構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但迄今為止,蛋白質的不穩定性使得研究人員難以在實驗室條件下進行很好的研究,致使新藥研發的進程十分緩慢。 英國伯明翰大學和華威大學的科學家們利用納米粒子,找到了保持膜蛋白完整無損的方法,使人們能夠對其結構和分子功能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他們使用一種名為苯乙烯馬來酸脂質顆粒(SMALPs)的聚合物作為增溶劑,對膜蛋白進行水溶。結果發現,在SMALPs中,蛋白質不僅保持了它們的折疊結構、綁定能力以及酶活性,而且可以通過納米粒子使它們能夠簡單快速地應用于幾乎所有的實驗室分析研究。
領導該項研究的伯明翰大學邁克爾·奧佛丁教授指出,對新藥研發來說,膜蛋白是最寶貴的,但膜蛋白的研究也是最具技術挑戰性的。找到一種能夠很好保持膜蛋白結構與活性的辦法以進行實驗室研究,是科學家們幾十年來一直孜孜追求的目標。而今天,他們終于做到了。
與利用洗滌劑來作為增溶劑等傳統方法相比,利用SMALPs不僅增強了蛋白的穩定性和活性,同時也提高了蛋白質膜的光譜質量。
參與該項研究的蒂姆·達芳恩博士指出,過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可溶性蛋白,因為穩定的膜蛋白非常難以獲取。SAMLPs的應用消除了這個障礙,打開了研究膜蛋白的新路徑,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在對該研究成果的評論中,資助該項目的生物技術與生物科學研究理事會(BBSRC)首席教授道格·凱爾教授說:“新藥開發過程中的淘汰率是驚人的,只有一小部分藥品會進入臨床,使病人受益。而這項研究,有助于擴展潛在研究目標,給科學家們提供更廣闊的研究方向來開發新藥物,最終會導致更多、更有效的新藥問世,以緩解病患疾苦。同時這也表明,在藥物研發過程中,與醫學研究協同工作的基礎生物科學是何等的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