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海舉行的第九屆國際重載運輸大會介紹,以大秦鐵路為代表的中國鐵路重載運輸技術創新取得重大成就,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目前我國京廣、京滬、京哈、隴海等繁忙鐵路干線在大量開行時速200—250公里“和諧號”動車組,列車速度大幅提升、列車密度大幅增加的同時,已經普遍開行5000—6500噸重載貨物列車。這種客貨共線運行,速度、密度、載重三者并舉的運輸組織模式,是世界鐵路運輸的一項重大創舉,也是中國鐵路贏得世界鐵路同行贊嘆的一大亮點。2008年,大秦鐵路實現煤炭運量3.4億噸,今年運量將達3.8億噸,是原設計能力的3.8倍。
貨運重載化是世界鐵路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鐵路重載貨物運輸的主要特點是列車編組加長,重量加大,實現全程直達運輸。通過采用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大軸重和低自重貨車、列車控制同步操縱等技術,使鐵路運量大、成本低的優勢更加凸現,大幅提高鐵路在中長距離、大宗貨物運輸市場的競爭力。
這次會議是首次在中國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鐵路重載運營商、裝備制造商、研究咨詢機構及重載線路設計施工和維護企業代表500多人到會。
據國際重載協會聯合主席羅伊·艾倫介紹,國際重載協會是致力于改進重載鐵路運營、維護和技術的非政府國際組織,每4年舉行一次。本次大會上,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俄羅斯、巴西、瑞典、印度9個會員國的技術官員和專家將集中進行論文交流,實地參觀考察大秦鐵路重載運輸技術創新成果,期間還將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第九屆中國國際現代化鐵路技術裝備展覽會暨第九屆國際重載運輸大會展覽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