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物理學會網站6月10日報道,日前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制成了一種基于“芯片實驗室”技術的結腸癌檢測芯片,據稱,該芯片只需患者的體液就可進行檢測,能大幅提高結腸癌的確診率。
據美國癌癥協會統計,結腸癌已成為美國的第三大癌癥,而三種癌癥中結腸癌也是最易早期診治的一種,有近三分之一的結腸癌致死病例可以通過早期治療予以避免。結腸癌早期癥狀較輕或不明顯,常易被患者忽視,也易漏診。而在晚期確診則需要首先清除腸內息肉并進行大量的實驗室評估,整個過程甚至長達數周。在檢測手段上,常規的內窺鏡檢查方式雖然高效,卻會對患者帶來較大痛苦,其他的診斷方式不僅費時且準確性不高。 由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物理電子系賽非·維尼克負責的這項研究,采用了“芯片實驗室”的解決方案,類似于目前所廣泛使用的妊娠檢測以及血糖水平檢測,通過該設備只需對患者的生物標志物進行檢測即可。據介紹,結腸癌的生物標志物廣泛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尿液或其他體液中,既可由腫瘤本身產生也可由患癌后的機體產生。該芯片主要由一個電化學生物傳感器構成,經過編程后對此類生物標志物極為敏感,當檢測到有相應的物質后,芯片上的電極就會發出信號以供測量。
據介紹,“芯片實驗室”技術是以芯片為平臺的一種微型全分析系統,通過該技術能將分析實驗室的基本功能轉移到一塊幾平方厘米大小的芯片之上,從而完成樣品制備、生物與化學反應分離與檢測等基本操作。最終目標是實現分析實驗室的個人化和家用化。
維尼克稱,如果將這種檢測方法和傳統的幾種檢測方法結合起來使用,結腸癌的確診率將得到大幅提高。而他們的最終目標是使患者有能力在自己家中進行相關測試,醫生則只需通過網絡就可以對病情作出判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