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添加劑被甘肅一機構誤檢成“洗衣粉成分”,廣西有關部門緊急采取措施幫助企業討回清白
今年四五月間,桂林“劍石”牌泡打粉在甘肅蘭州遭遇了一場離奇的風波:泡打粉所含的正常成分糖精鈉,被當地一家檢測機構誤檢為“洗衣粉成分”。泡打粉成了洗衣粉,這還了得?當地政府啟動應急預案應對,當地媒體惡評鋪天蓋地。為此,廣西有關部門第一時間采取行動,通過負責任的調查,以確鑿的證據證明當地檢測部門“虛報軍情”。一番折騰后,蒙受不白之冤的“洗衣粉”又變回了泡打粉。
飛來橫禍 桂林泡打粉蘭州遇風波
4月10日傍晚,桂林紅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師林尚鵬剛下班不久,手機突然響起。“蘭州工商部門因為質量問題,要封存我們的泡打粉,這里的經銷商指名找你。”一名產品銷售人員在電話里著急地說。 銷售人員告訴林尚鵬,蘭州市工商部門正以“泡打粉涉嫌含有非食用添加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為由,查封在蘭州銷售的桂林泡打粉,而一些使用桂林泡打粉的食品制作商也受到牽連。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作用是溶解油脂、漂白,是洗衣粉的主要成分,長期食用對人體肝臟有損害。當晚,林尚鵬召集公司所有技術人員,對整個生產流程、原材料和銷售運輸環節進行了全面核查,并做了一系列實驗,查找產品中出現“洗衣粉成分反應”的原因。 4月13日,技術人員發現,泡打粉中添加有千分之三的糖精鈉(國標中允許使用的甜味劑),若用常規的“亞甲藍分光光度法”檢測,其表現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如出一轍,均呈藍色。林尚鵬立即與蘭州方面聯系,欲通報這一信息,但對方表示,檢測結果還沒出來,需要等待。 4月30日下午,公司接到蘭州經銷商通報,蘭州市政府已啟動應急預案,在全市范圍內停售“劍石”牌泡打粉,并查封批號為“2008—12—19”和“2009—02—12”兩個批號的產品。
峰回路轉 嚴格復檢查無洗衣粉成分
一時間,占據蘭州市場半壁江山的桂林泡打粉突然銷聲匿跡,并在當地成了“過街老鼠”。 此消息曾讓公司董事長諸令文頭腦一片空白。不過,他立即向桂林市政府匯報情況,尋求支持,并再次將蘭州發回的樣品送到質檢部門檢驗。 桂林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當即找來相關領域專家,對樣品進行嚴格檢驗,并出具檢驗報告:“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未檢出。”專家表示,甘肅方的檢測結果應該受了糖精鈉的干擾,造成誤檢。 桂林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高級工程師石相莉認為,蘭州方使用的檢測方法不屬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范疇,無法作出正確結論,“要得到準確結果,應該采取能排除糖精鈉干擾的‘高效液相色譜法’”。 5月5日,由石相莉、林尚鵬等四人組成應急協調小組,攜帶檢測報告和結果,奔赴蘭州協調處理此事。就在出發前,自治區衛生、質檢等部門的聯合調查組,來到了紅星化工的生產車間。原來,他們是受甘肅方委托,對企業所有的財務報表、生產過程、倉儲和運輸等環節進行清查,調查組隨機抽取了37份樣品,并就地封存了所有庫存產品。 5月6日,應急小組與蘭州市相關部門進行交流,通報了情況。應急小組中的質檢部門專家出具了相關資料、證據后,原檢測部門——甘肅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終于同意,對扣留的產品進行重新抽樣復檢。 5月8日,嚴格的復檢開始,不僅桂林市質檢部門專家在場,甘肅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還請來了蘭州大學的專家、教授。當晚8時,復檢結果出爐:樣品中未檢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專家們還當即出具了檢驗報告。 拿到這份足以證明桂林泡打粉清白的報告后,應急小組立即向廣西區、桂林市有關部門通報,并協商如何盡快公布這一結果,恢復消費者和經銷商的信心。
再起波瀾 輿論壓力大工商要復檢
然而,5月9日清晨,應急小組成員上街吃早餐時,驚訝地發現,蘭州大街小巷的報刊亭所售報刊紛紛刊登出了“‘劍石’泡打粉催生‘黑饅頭’”的報道。原來,甘肅主要媒體均刊發了產品復檢結論前的結果,報道內容直指桂林“劍石”牌泡打粉中違法添加了洗衣粉成分。 應急小組回到賓館一上網,“劍石”牌泡打粉含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有害物質的報道鋪天蓋地,其中一篇報道中這樣描述:“蘭州市工商局隨即向省工商局報告了這一情況,省工商局在調查核實后,立即向國家工商總局匯報”。 這一說法讓人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媒體刊發這些報道,是因為正確的復檢結果沒有及時披露。如果真相不能及時上報國家工商總局,后果不堪設想。”應急小組成員說,由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立即將情況反饋回桂林。 5月12日,桂林市秀峰區政府決定,再派出一個由工商、經貿和律師等成員組成的工作組,由副區長王昕帶隊飛赴蘭州,協助企業處理此次危機,協調、敦促蘭州方面盡快作出確切結論。 而甘肅省工商部門認為,他們發布這一消息是為了保障食品安全,而此前沒有收到復檢結果。此外,同一檢測單位對同一產品的檢測,先后給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工商部門對此表示懷疑,并提出由第三方對產品進行再次復檢的要求。
心有余悸 “洗衣粉”風波讓企業很受傷
對企業來說,這又是一次漫長的等待。在最終復檢結果出來之前,桂林市紅星化工只好在企業網站上一再刊發“告消費者、經銷商書”,并公布5月8日的復檢報告。 讓企業稍感欣慰的是,5月15日,廣西質檢部門根據檢驗結果,解封了就地封存的所有產品。5月27日,甘肅省工商局向全省發出“特急內部明電”,稱“復檢結果未檢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成分,請各地立即對全省下架、查封的桂林泡打粉進行解封、上架銷售”。 至此,“洗衣粉風波”總算結束,然而,傷痕累累的企業只能獨自舔舐傷口。 據了解,這次風波,讓“劍石”牌泡打粉的生產企業蒙受了巨大損失,品牌受到了嚴重損害。4月11日,蘭州開始停售,之后波及整個甘肅;5月5日至5月15日,企業因此停產,大量原材料、產品被封存,消費者和全國經銷商因此對桂林泡打粉產生了不信任感。而5月18日,該公司出口韓國的3000多美元食品添加劑碳酸鈣,也被韓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扣留。 桂林秀峰區赴蘭州工作組的負責人介紹,我國目前還沒有檢測食品或食品添加劑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國家標準,連行業標準都沒有,更沒有專門檢測泡打粉是否含“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標準。因此,甘肅有關部門參照了相鄰的一個檢測標準,結果造成誤判。萬幸的是,復檢結果及時呈報到了國家工商總局,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這場風波至今仍讓該公司董事長諸令文心有余悸。他表示,這次事件,讓企業經受了一次“九死一生”的危機,一個有著50年歷史的廣西名牌老廠幾乎毀于一旦。作為企業來說,經濟上的損失固然可以彌補,但任何一個品牌都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他們迫切需要正名。
名詞解釋
泡打粉 泡打粉是一種復合疏松劑,又稱為發泡粉和發酵粉,主要用作面制食品的快速疏松劑。有些分香甜型和食用型泡打粉,是一種快速發酵劑,主要用于糧食制品的快速發酵。在制作蛋糕、發糕、包子、饅頭、酥餅、面包等食品。(黃啟超 黃寶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