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企業能源計量問題分析及對策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aux8180 發表于 2009-5-16 19:48: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企業能源計量問題分析及對策

山西省計量監督檢定測試所  韓建書

    能源計量作為有效利用和節約能源的重要技術手段,已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在工業生產領域,從原材料采集、運輸、物料交接、生產過程控制到成品出廠,都需要通過測量數據控制能源的使用。能源計量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但是,從占山西省200家重點節能企業節能目標80%的130家企業能源計量與節能調查結果中發現,企業能源計量工作存在很多問題:一是對能源計量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對能源計量引起足夠重視;二是能源計量組織機構不健全,計量職能不到位;三是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和檢測率低,管理水平落后;四是企業能源計量最高標準建立少,裝備水平低;五是能源計量數據管理和應用差;六是能源計量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配備不足,素質低。
   
一、原因分析
    1.現行的法律、法規對能源計量的定位不準確
    《計量法》頒布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當時的情形是:國民經濟正處于計劃經濟時代,經濟發展緩慢。現代化生產處于起步階段,生產技術落后。對計量在國民經濟和社會建設中的作用缺少充分認識,沒有充分的實踐經驗與成果為計量的正確定位提供科學依據,只是將量值統一、準確、可靠作為計量的定位,《計量法》實際上是“器具法”,只是對計量器具的依法管理,計量的真正作用未體現出來。能源計量作為計量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在現代化大生產中,計量不僅是節能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一個具有視覺功能的生產一線操作手,計量的數據直接指揮和控制著生產,具有生產力的特性。因此,需對計量重新進行準確定位。
    新近通過的《節約能源法》對“能源計量”的定位還是“對能源計量器具的管理”,對能源計量器具產生的數據的管理和應用規定過于原則,操作性不強,未能真正體現出能源計量在節能工作中的基礎保障作用。
    目前,節能計量技術法規和標準共有100多種,只有GB17167-2006《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提到了能源計量,但只是對能源計量器具的概念進行了明確,對能源計量的概念、內容、范圍仍無規定。能源計量缺乏法律法規的支持,能源計量工作開展力度不夠,從而造成節能工作效果差。另外,在其他的節能標準中本來是能源計量的內容卻人為地放在了節能監測工作中,造成真正的能源計量工作卻變成了能源計量器具的管理工作,能源計量的本來功能得不到應有的發揮。實踐證明,用節能監測手段來達到節能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目標是不可行的。再者,會造成對能源計量理解不統一、工作不到位、應有的效果不明顯,節能的基礎地位得不到真正體現。
    2.企業能源計量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操作性差
    據統計,目前我國能源計量有兩部法律:《計量法》和《節約能源法》,行政法規和技術法規及標準約有100多部。雖然從數量上不算少,但從法律法規的內容上看,很不適應目前能源計量工作與節能工作提出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沒有形成系統的、比較全面的、符合我國國情的、有利于推進節能工作的能源計量法律法規體系,難以指導和規范目前我國的能源計量工作和節能工作實際。同時,由于過于原則和籠統,具體運用起來難以操作,不利于工作的開展。
    3.企業能源計量與節能管理體制不順
    此次調查的130家企業的能源計量與節能管理體制顯示:企業內部計量與節能管理85%以上是兩個部門管理,職責界定不清。計量管理部門只注重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與管理,至于節能與否不關注,將計量產生的數據束之高閣;而節能管理部門只負責節能項目和節能技術的應用,不關注節能效果,致使對能源計量產生的數據不理會、不收集,根本談不上數據分析。再加上兩部門各自為政、互不協調,雙方不清楚對方的工作內容和要求,能源計量數據得不到實時應用,發揮不出真正的功效,從而造成企業領導看不到能源計量帶來的效益,導致對能源計量工作不重視,計量投入不到位。
    4.企業法制意識淡薄,企業領導的作用力弱
    筆者發現,在調查的130戶企業中,90%以上的企業不同程度存在不清楚有哪些與本企業有關的能源計量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的問題,存在收集不全或不收集的現象,對能源計量與節能管理要求知之甚少甚至不清楚,從而造成能源計量和節能工作法制管理出現空白區。再加上政府宣傳不到位和監督管理不力,企業領導法制意識淡薄,不能依法行事,對能源計量工作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導致計量產生的數據未能真正使用、管理粗放、節能效果失真。
    5.政府對企業能源計量的考核評價體系缺失,監督力弱
    一方面,國家未建立對企業能源計量的考核評價體系,未明確政府、企業各自在能源計量中的職責和要求,對企業實施能源計量考核缺乏法律依據;同時,各級地方政府對能源計量與節能考核存在消極思想,害怕通過考核使得對本地區財政收入貢獻大的一些高耗能企業受到關停,影響地方財政收入,所以對能源計量與節能考核聽之任之。另一方面,我國雖然頒布了100多種能源計量與節能的技術標準,但由于其大多數為推薦性的,屬于企業的自愿行為,政府只有引導的義務。因此,造成政府對企業能源計量的監督力弱甚至沒有,這些技術法規形同虛設,沒有真正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
    6.計量技術發展滯后,不能適應能源計量工作要求
    計量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能源計量工作的質量,影響到節能效果。通過對130戶重點耗能企業的調查,筆者發現,由于目前我省建立的檢測標準只能進行計量設備的靜態檢測,動態檢測標準因在線檢測技術落后沒有建立,設備耗能測試也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測試評價標準,致使很多能源計量器具特別是在線監控設備、動態檢測設備因沒標準而無法檢測,周檢率低,主要耗能設備的耗能指標無法準確得出。另外,我國多數企業在用的能源計量產品計量技術水平低,產品質量差,造成了檢測準確度低,從而影響了能源計量工作質量。
    7.計量人員準入門檻低
    在調查中筆者發現,計量人員的教育程度為初中、高中的占絕大多數,年齡大多在40歲以上,并且大多數人員對能源計量概念不清,不會應用能源計量數據指導生產,綜合素質較差,對企業盡快實現能源計量管理精細化、信息化、智能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一方面,企業對這類人員的再教育工作不重視;另一方面,國家對這類人員設置的準入門檻較低,造成什么人員都可以從事計量工作,甚至有一些企業將計量崗位作為照顧關系的一個途徑。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tony + 2 好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2#
 樓主| aux8180 發表于 2009-5-16 19:50:07 | 只看該作者
二、對策建議

    解決企業能源計量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首先,企業應發揮好主體作用,充分認識能源計量與節能的關系,嚴格依法辦事,運用好能源計量這一技術手段,提高能源計量服務節能工作的有效性;其次,政府應發揮好主導作用,圍繞構建能源計量三大體系,即政策法規體系、管理體系、技術體系,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努力提高執行力,積極引導和推動企業依法行事,做好能源計量工作,實現節能目標。
    1.政策法規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1)完善現行的能源計量與節能法律法規體系,形成宏觀、微觀、管理、技術相配套,可操作、實用性強的法規體系
    盡快修訂《計量法》,出臺與新近通過的《節約能源法》相配套的部門規章或地方法規,對能源計量工作在國民經濟和節能活動中的作用準確定位。明確能源計量工作的強制性要求、能源計量與節能評價準入制規定、能源計量與能平衡監察機構設置規定,明確各類計量人員、節能監測人員上崗資質注冊規定。
    完善、修訂過去已出臺的100多種能源計量與節能技術標準,采取撤銷一批、完善一批、修訂一批的辦法,做到實用、可操作。能源計量標準主要應包括不同類型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細則;能源計量在線自動監測、監控標準;水、電、煤、氣等能源的監測標準;能源計量數據管理與應用規定;用能單位能源計量體系評價準則等。
    (2)出臺相關的經濟激勵政策
    立法只能解決用能單位應該達到的能源計量與節能最低要求的問題,起到一個基本調節和規范市場的作用。為調動用能單位能源計量與節能工作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其工作效果,還應配套制定相應的經濟激勵政策,以彌補法律法規剛性有余、柔性不足的問題。應出臺四種主要政策:能源價格調控政策、貸款優惠政策、減免稅政策、專項基金政策。
    (3)建立完善的能源計量考核評價體系,明確考核的主體、對象、內容、要求和獎懲措施
    省級質監部門應根據轄區內企業能源計量管理狀況、耗能狀況,分類建立包括企業能源計量組織領導、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能源計量數據應用與管理、數據采集、工藝監控、節能效果等內容的考核辦法。申請納入政府對企業的節能考核目標當中,由省局牽頭,市、縣局配合,組織專家組成考評組,定期對企業能源計量工作實施量化考核和節能評價,實行獎懲和市場準入。
    2.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1)理順企業能源計量與節能管理體制,明確各自職責,形成統一協調的工作機制
    企業內部計量與節能管理部門最好由一個部門來管理,管理層由一位領導主管,明確工作內容和要求,這樣有利于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與管理同節能工作有機結合,使計量產生的數據與節能項目、節能技術的應用,以及節能效果的好壞形成三位一體的局面,致使兩者相互促進、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形成有效的節能管理體系,計量的有效性才能得到真正發揮。
    (2)采用信息技術,提升能源計量管理水平
    建立企業能源計量信息實時管理網絡。應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采用信息技術對能源計量產生的節能信息、數據進行收集與處理,對工藝過程進行優化控制,對用能設備與系統進行優化管理,實現實時動態監控,進行實時分析和處理,不斷發現工藝缺陷、管理漏洞,從而挖掘技術潛力,實時進行改進,充分發揮能源計量數據在生產經營、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狀況統計分析等各項工作中的作用,提升能源計量管理水平。
    建立能源計量三級監控管理網絡。在省、市、縣質監部門分別建立能源計量監控中心,從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能源計量數據的采集點布局、能源統計數據的采集、匯總、分析以及數據應用、節能效果的評價等方面進行監控。促進能源計量工作的落實,為節能工作奠定真實、全面的數據基礎。
    (3)與國際接軌,在重點耗能企業推行測量管理體系認證
    測量管理體系認證是計量管理體制的根本性革命,實現了計量管理從過去的器具管理向過程管理和數據管理轉變,真正起到了計量管理在企業生產、工藝運行、產品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基礎性地位,是企業加強計量管理的國際通行準則。各地應結合本地實際,出臺不同類型、不同行業的認證標準,堅持分類建立的原則,推行測量管理體系認證。通過建立測量管理體系,進一步提高企業計量意識,進一步規范企業計量行為,使計量在企業生產、經營以及節能減排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使能源計量管理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促進能源計量與節能工作有效開展。
    (4)加強能源計量產品質量監督管理,規范市場秩序
    目前,市場上的能源計量產品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幾乎都存在夸大計量性能與節能效果的現象。為此,一方面,實行能源計量產品許可證管理制度,把好產品質量源頭關,規定在能源計量產品銘牌中應明確標注計量準確度和節能效果。另一方面,政府應建立相應的新型能源、資源計量儀表的計量標準、校準裝置,擴大能源計量儀表的檢定/校準覆蓋范圍,保證能源計量儀表量值能夠溯源,把好市場準入關。再次,應加大對能源計量產品的執法力度,不斷規范市場秩序,為社會提供優質能源計量產品。
    3.技術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1)建立省、市、縣三級能源計量與能平衡監察法定技術機構
    現有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主要開展能源計量器具的量值傳遞和溯源工作,這種單純的工作結構及多專業分屬不同實驗室的工作模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能源計量與節能工作的開展。建立省、市、縣三級能源計量與能平衡監察技術機構,主要負責開展日常的能源計量器具的檢定/校準、在線監測技術和節能技術的研究、應用、能平衡監測、技術執法、節能指標的考核以及能源計量器具的布局、數據采集、統計、應用的設計、咨詢等項工作,為節能管理部門進行節能審計、節能目標考核提供節能監測數據。
    (2)完善企業能源計量與能平衡監測技術機構
    企業能源計量與能平衡監測技術機構是整個技術體系最重要的支撐點,所有的能源計量與節能的數據都源于此。目前,企業能源計量與能平衡監測技術機構設置存在多樣化,其真正的作用未能發揮出來。應從以下方面予以解決:
    ①改變多部門管理的現象,實行一個部門管理,以減少管理成本。
    ②明確能源計量和節能監測工作職責,理順兩者的相互關系與工作接合點,達到兩者的有機統一和整體功能的發揮。
    ③根據企業實際不需設置機構的,應派專人負責協調其他機構來開展此項工作。
    (3)加快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技術能力
    從重點耗能企業的調查中發現,其能源計量管理和技術人員的基本素質和工作水平遠遠不能適應目前能源計量與節能工作的形勢和要求,嚴重制約著能源計量在企業節能和經濟效益方面重要作用的發揮,必須采取積極應對措施予以解決:第一,嚴格落實各類計量人員上崗資質注冊制度;第二,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對各類計量人員專業技術知識的再提升培訓,使其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需要;第三,建立人才的流動機制,形成人才的競爭環境,不斷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到能源計量工作中來。
    (4)建立能源計量產品的研發中心,加速能源計量產品的研發
    目前,許多能源計量產品的質量和性能不能滿足能源計量與節能工作的需要,嚴重影響了能源計量與節能的效果。不僅需要對現有能源計量產品性能進一步改進和提高,保證能源計量產品的各項技術指標滿足生產工藝控制需要,而且應該加大能源計量產品的研發,填補無法計量的空白,使一些高性能、高質量的能源計量產品應用于能源計量與節能工作。對此,應建立能源計量產品研發中心,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開發能源計量產品,特別是能源計量在線檢測設備、檢測方法的研究,以解決目前能源計量無計量檢測產品以及現有產品的準確性問題,為節能工作提供技術保障,使我國的能源計量產品盡快提升水平,以適應節能工作需要。
    綜上所述,三大體系相輔相成、彼此關聯。政策法規體系是管理體系和技術體系的依據,管理體系是技術體系的保障,技術體系是管理體系的支撐。通過三大體系的建立,推動和促進能源計量工作,不斷提高節能有效性,為山西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3#
xfhwx 發表于 2009-6-16 11:26:19 | 只看該作者
企業內部計量只要相對自己準確就行,可作為考核的標準。有沒有達到絕對的精度關系不大。重要的是外購的能源計量要準,比如供電的電能表,供水的水表等。
4#
wuweiren 發表于 2009-6-19 13:31:26 | 只看該作者
支持你,很有深度和操作性,繼續發揚
5#
tony 發表于 2009-6-22 16:55:42 | 只看該作者
隨著能源形勢的日益緊張,
能源計量問題會逐步被政府所重視的。
6#
jushi 發表于 2009-7-22 16:03:04 | 只看該作者
能源計量工作政府\技術機構應服務指導企業,讓企業有主觀上\認識上\實際行動上得到實惠.
7#
穿騎 發表于 2009-7-22 16:24:13 | 只看該作者
文章很精彩,支持!
8#
lhkcx 發表于 2013-9-3 10:09:46 | 只看該作者
能源計量問題會逐步被政府所重視的.文章很精彩
9#
mol 發表于 2014-7-5 11:31:05 | 只看該作者
二、對策建議

    解決企業能源計量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首先,企業應發揮好主體作用,充分認識能源計量與節 ...

(3)加快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技術能力
    從重點耗能企業的調查中發現,其能源計量管理和技術人員的基本素質和工作水平遠遠不能適應目前能源計量與節能工作的形勢和要求,嚴重制約著能源計量在企業節能和經濟效益方面重要作用的發揮,必須采取積極應對措施予以解決:第一,嚴格落實各類計量人員上崗資質注冊制度;第二,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對各類計量人員專業技術知識的再提升培訓,使其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需要;第三,建立人才的流動機制,形成人才的競爭環境,不斷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到能源計量工作中來。
aux8180 發表于 2009-5-16 19:50
  贊成,同時還要加一句,能源計量的考核人員需要單獨培訓,最好是全職。現在情況不允許哦!企業在能源計量中,希望看到的是節能降耗產生的效益,而不單單是投入的人力,物力。
我碰到送檢的能源計量電能表,檢出誤差超,還是原封不動裝回去!汗 不是辦事的人員不愿買合格的新表,是領導沒這意愿,完事交差!
10#
yangfuzhou 發表于 2017-8-16 15:35:09 | 只看該作者
分析得很全面,這就是中國計量的現狀。
11#
glm123 發表于 2017-8-22 10:31:11 | 只看該作者
分析很到位的,確實是這樣,但是關鍵上層領導也要重視計量工作,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12#
minawo69 發表于 2019-2-18 14:44: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nawo69 于 2019-2-18 14:47 編輯

       我是一名企業計量管理人員,我有話要說。
       企業能源計量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能源計量和能源管理是不是一會事。很多企業里面的能源管理和計量工作是由不同的人負責的,但是到底該由計量人員負責還是應該由能源管理人員負責能源計量工作,企業里面有不少分歧。
       現實是很多企業能源管理人員的不懂計量,胡亂指揮,而負責計量工作的人員有沒有實權去管理能源管網,更管不了能源使用和分配。所以能源計量工作總是不停的推諉扯皮,永遠干不好。一個能源管理員如果就是給企業里面做做能源報表,連抄表都不管,如果能做好能源管理工作兼職就是扯淡,企業安排這個能源管理崗位純粹就是浪費,養個閑人而已。
       從工作性質和具體工作而言,我覺得應該讓懂計量、懂給排水、懂電氣的人負責能源管理工作最合適,同時負責能源計量工作。
13#
minawo69 發表于 2019-2-18 14:51:38 | 只看該作者
我是一名企業計量管理人員,我有話要說。
       企業能源計量遇到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能源管理人員狗屁不懂,節能技術不懂,給排水不懂、電氣不懂、能源跑冒滴漏不管,能源利用和分配也不懂,談什么做好能源管理工作。現場從來不去,能源儀表不認識幾個,就會做個報表。這就是現狀,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18 18: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扒开屁股给男人看无遮挡|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2021国产麻豆剧传媒剧情最新|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100|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免费体验120秒视频| jizz大全欧美| 男人天堂伊人网| 处处吻动漫高清在线观看|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99在线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色黄大片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电影在线|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亚洲精品aaa|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综合网|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波多野结衣免费一区视频| 国产自偷在线拍精品热|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国产探花在线视频| 日本口工全彩无遮拦漫画大| 四虎影院一级片| sss日本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香蕉网在线播放| 成人影片一区免费观看| 免费在线看黄网站| 3d白洁妇珍藏版漫画第一章| 橘子没熟svk|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segui久久综合精品| 波多野结衣与黑人| 国产激情视频网站| 久久丁香五月天综合网|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