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核查方法
對于不同的實驗室,針對具體的設備或標準的各自特點,應從經濟、實用、可靠等方面綜合考慮選擇相應的期間核查方法。
1 利用設備或標準測試的特點,選擇穩定性好具有代表性的核查標準,確定核查標準的檢測點,按照事先確定的期間核查計劃,對檢測點進行測試,得到檢測點算術平均值,將其與核查標準給定值比較,當測量結果不超出檢測點規定的允許誤差極限,說明設備或標準的狀態有效,當測量結果超出檢測點規定的允許誤差極限,考慮到算術平均值標準偏差的影響,設備或標準的校準狀態有可能產生偏移或失效,也可能有效,應進一步進行測試,如果測試結果不超出檢測點規定的允許誤差極限,說明設備或標準的校準狀態仍然有效,否則應評估測量結果產生偏移的嚴重程度,分析原因,采取糾正措施。檢測點的選擇應能夠體現設備或標準的測量能力,最有可能反映設備或標準實際狀態,一般是典型參數和測量范圍的典型值,盡可能兼顧到設備或標準檢測或校準的重要參數以及測量范圍,如二等量塊標準裝置,測量范圍為(0.5—100)mm,其核查標準可選擇1mm,50mm,100mm三個檢測點。
允許誤差極限可以通過設備或標準測試核查標準的實驗標準偏差獲得,選其±2倍作為檢出限,即允許誤差極限。核查標準給定值可通過更高水平的測試或其他方法得到,也可以是以前獲得的值。
2 利用設備或標準測試核查標準時的重復性——重復性法
即對核查標準的檢測點進行一組重復測試,計算出實驗室標準偏差。當實驗室標準不超過擴展不確定度的三分之一時,說明設備或標準的校準狀態有效,否則應分析原因,評估產生偏移的嚴重程度,采取糾正措施。這一方法可用于重復性要求嚴格的設備或標準的核查。
3 兩臺比對法
a) 利用與設備或標準具有相同準確度等級的其它設備或標準分別對同一核查標準進行比對測試
當對同一檢測點測試的兩個測量結果差值的絕對值不超過擴展不確定度的 倍時,說明設備或標準的校準狀態有效,否則應分析評估產生偏移的原因及嚴重程度,采取糾正措施。在分析原因時,應考慮所選擇比對測試的設備或標準的校準狀態的置信度,也就是盡可能減小或排除所選擇比對測試設備或標準引入的影響。
b) 利用與設備或標準的準確度等級不相同的其他設備或標準(不同的測試方法)分別對同一核查標準進行比對測試。
假定:被核查的設備或標準對核查標準檢測點的測量結果為Y1,其擴展不確定度為U1,選擇比對測試的設備或標準對核查標準同一檢測點的測量結果為Y2,其擴展不確定度為U2,則:當│Y1—Y2│≤ 成立,說明被核查的設備或標準的校準狀態有效,否則應分析原因,評估產生偏移的嚴重程度,采取糾正措施。
使用此方法盡可能選擇U2≤ U1至少U2≤U1 ,如果被檢查的設備或標準屬本實驗室最高水平,該方法將不適用,此時應尋求其他方法,如上述的平均值法或重復性法等。也可尋求實驗室間的能力比對或驗證。
4 多臺比對法
如果條件允許,可選擇兩臺以上具有相同準確度等級的設備或標準對核查標準進行測試。
假定:被驗證的設備或標準測試結果為Y
多臺設備或標準測試的算術平均值為
設備或標準對核查標準測試結果的擴展不確定度為U
選擇比對測試的設備或標準臺(套)數為n
則:當│Y1—Y2│≤ U成立,說明被核查的設備或標準的校準狀態有效。
5 舉例
下面以驗證三坐標測量機校準狀態置信度為例,采用兩臺比對法。
選取一塊500mm的三等量塊為核查標準,首先在由二等量塊和測量機構成的二等量塊標準裝置上測試,結果為Y1=500.0085mm,擴展不確定度U1=0.6μm,然后用三坐標測量機測試500 mm,的量塊,測得結果為Y2=500.0072 mm,其擴展不確定度經評定為U1=1.9μm
│Y1—Y2│=│500.0085-500.0072│=1.3μm
= =2.0μm
顯然,│Y1—Y2│≤ 成立,三坐標測量機校準狀態有效。如果允許,可選擇包容三坐標測量機測量范圍的一組(若干塊)量塊作為核查標準,按照上述方法做進一步的核查,使核查結果更加可靠。
[ 本帖最后由 duomeiti 于 2007-7-21 06:03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