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7-8-3 08:48 編輯
A類不確定度 jpg.jpg (297.91 KB, 下載次數: 611)
下載附件
2017-8-3 08:46 上傳
B類不確定度 jpg.jpg (136.37 KB, 下載次數: 594)
下載附件
2017-8-3 08:47 上傳
-
所說不確定度的分類,指的是標準不確定度的分類(合成或擴展后無法分類)。就是有兩種標準不確定度:A類標準不確定度和B類標準不確定度。
重復測量,計算平均值的標準偏差,得到的是A類標準不確定度;從儀器說明說查得儀器性能指標MPEV,假設為均勻分布,MPEV除以根號3得B類標準不確定度。都成假設是正態分布,MPEV除以3(兩種假設差距很大,都是無根據的錯誤計算)。
叫A類標準不確定度、B類標準不確定度,就是把標準不確定度分成兩類了。這兩類不確定度的劃分標準或者說劃分根據,不是客觀事物的性質,而是評定的方法。這種分類的方法,違反分類的法則,于是就出現了“子類相容”的邏輯錯誤。因為儀器性能指標中,包含有“隨機誤差項”,這樣A類評定得到的A類標準不確定度,必然包含在MPEV中,因此A類標準不確定度與B類標準不確定度中,必然有重疊,這種分類方法,違反邏輯規律。都成計算例中,出現重疊計算,正是這種錯誤分類的結果。
-
奇怪的是,明明分類了,不確定度體系推行中,宣講員卻一再說,不確定度只有評定方法的類別,而不確定度本身不分類。評定的對象不同(有些交叉),結果不同,名稱不同;且自己已經稱為A類標準不確定度與B類標準不確定度,卻硬說“沒有分類”,違反正常的認識規律,邏輯不通。這種胡說八道,不該輕信。這種說法的目的是逃避邏輯規律的檢查,其后果是騙人誤事。
-
上面復制的圖片,來自《JJF1059》,劃紅線的,是“A類標準不確定度”與“B類標準不確定度”。那么多“類”的稱謂,卻說沒分類,什么邏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