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檢定證書不給測量不確定度,我門自己能評嗎?怎么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胡果果 發表于 2016-12-7 20:07:1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果上級檢定機構出具的檢定證書中沒有測量不確定度,我們實驗室自己能評嗎?怎么評?請教各位了!
推薦
路云 發表于 2017-1-15 09:01: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7-1-14 13:04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4 05:42
  “同一臺儀器,如果用戶使用維護得好,每年又送同一家機構校準,不確定度當然不會有多大變化咯”,這 ...

由于儀器使用年限較長,或使用頻次較高,導致機械磨損產生間隙、齒輪嚙合部分或滑動連接部分有污垢產生阻滯、刀口的磨鈍導致靈敏度下降等等因素,都會導致儀器的重復性變差”,影響的是被檢儀器自身的品質,影響誤差檢定結果的大小,但影響不了檢定機構的檢定方法,檢定機構用不變的檢定方法出具的檢定結果不確定度就不變,檢定結果無論大小就都是可信的,用這個檢定機構評判被校儀器合格就是合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勿容置疑。

自己將“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與“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混為一談,還在說別人混淆。被檢儀器的合格判據只有誤差嗎?“示值重復性”不作為合格判據的技術要求嗎?不確定度不是儀器的基本特性嗎?眾所周知,“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的影響因素包括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到了你嘴里卻不包括“料”,真是奇葩。我說的這些因素基本上都是導致隨機誤差的因素,未必會導致系統誤差的改變。為什么要測量多次取其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的最佳估計值呀?就是為了降低隨機誤差對測量結果的影響,降低報告測量結果的風險。為什么還要規定“示值重復性”技術指標呀?就是為了定量表征隨機誤差對測量結果的影響程度。不確定度不僅包括了隨機效應對測量結果的影響,還包括了系統效應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如:修正不完善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誤差固然是判定被檢儀器是否合格的判據,但并非唯一的判據,誤差合格的計量器具并不一定就是合格的計量器具。你連這種常識性的東西都弄不明白,丟不丟人啊。

你問有哪位量友搜到了此頁鏈接沒有?我同樣可以告訴你一個事實,本論壇就有不止一個量友搜到過,并在論壇中為了方便大家特意提供了鏈接。

本論壇量友搜到的結果是什么時候搜到的?是現在嗎?N年前的搜索結果拿到現在來說事,我怎么按照你說的,用國家質監總局官網的搜索引擎和百度搜索引擎就搜不到呢?你告訴我,用國家質監總局官網的搜索引擎,打什么關鍵詞能夠搜到啊?我已經說過了,這是計量標準考核的問題,與樓主所說的上級機構出具的檢定證書給出的“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無關。

你去問任何一個檢定機構的任何一個檢定員,是不是每校準一個測量設備都重新評定不確定度,一個人一天校準幾十個測量設備,個個都重新評定不確定度嗎?多余的話我不想說,還是你自己去實際考察一下吧,包括你的部下或徒弟,你都可以去悄悄地看看,問一問。

你就是這么教徒弟的嗎?你師傅就是這么教你的嗎?真是大糞澆屎。JJF1059不知道你是怎么學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與“示值誤差”和“示值重復性”一樣,當然是每校準一臺器具都需要算咯(除非進行的是單次測量,無法體現被測對象的短期穩定性,即沒有示值重復性),誤差你不要每一臺算嗎?重復性你不要每一臺算嗎?不確定度也屬于儀器的特性之一,不同的儀器特性,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自然就會不同。難怪你到現在給出的“檢定/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都是在忽悠客戶,如此造假,怪不得不肯在檢定證書中提供不確定度信息,就連原始數據都要藏著拽著不肯給,原來是如此原因。

無論是國家發布的校準規范,還是其它不確定度的評定示例,都無一例外的表明“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包含被測對象性能所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的。無論是GJB2749A-2009的5.2.12.3條及“注”,還是CNAS-CL01:2006第5.4.6.3條及“注1”,CNAS-GL05:2011第3.1.2條和3.6.3條,CNAS-CL07:2011第5.5條、5.6條,都已明確規定“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應包括被校對象性能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獲認可的校準實驗室對于每一項認可項目,都編制的不確定度的評定程序,有許多實驗室都用EXCEL編制了不確定度的評定模板,只需將原始檢測數據敲入,所有的計算結果一并出來,沒有你想象的那樣比登天還難。自己拉屎連褲子都不愿意脫,這就是你的德性。

推薦
路云 發表于 2016-12-11 23:06: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6-12-11 03:23 編輯

簡直就是胡說八道,沒有任何依據的瞎編故事。有哪份標準資料中說了你這種方法評定“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啊,請拿出見證材料,自己去翻一翻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附錄中的不確定度評定示例,看看有那份“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是不需要用到被測對象的原始檢測數據的。不要在這里胡思臆想瞎編。

“方法的不確定度”就是我們通常所指的“測量標準的不確定度”,在JJF(軍工)3-2012《國防軍工計量標準器具技術報告編寫要求》第5.9條,GJB 2749A-2009《軍事計量測量標準建立與保持通用要求》第5.2.10條都有詳細的描述與評定方法,這個不確定度理論上是與被校對象的性能無關的,它僅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的一個分量。而“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在JJF1033-2008《計量標準考核規范》第C.4.3條,以及GJB 2749A-2009《軍事計量測量標準建立與保持通用要求》第5.2.12條都有描述。在《〈JJF1033-2008計量標準考核規范〉實施指南》第六章第二節第9條還特意指出:“該不確定度中應包含被測對象和環境條件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在GJB 2749A-2009《軍事計量測量標準建立與保持通用要求》第5.5條也指出:“”5.2.12.3條特意指出:“測量標準的不確定度只是測量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的一個分量,一般不應直接引用作為測量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并且還加了“注:測量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不僅與測量標準、測量原理和測量方法等有關,還與實際被測件有關。CNAS-CL07:2011《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第5.5條也指出:“在校準證書中報告測量不確定度的來源時,應包含校準期間短期的不確定度分量和可以合理的歸為來源于客戶的被校設備的不確定度分量。

技術討論就要像這樣,拿出證據來,不要在這里瞎編亂造誤導他人。

不要說這些冠冕堂皇的話,人家不懂不會裝懂,人家拿不出證據會洗耳恭聽。你是不懂裝懂,東扯西繞,問東答西,臆造故事。需要你舉證時你不舉,再三追問你時就說對方在強迫你。這與人家能比嗎?鼓勵人發表不同的觀點不錯,但并不是發表了不同的觀點可以不舉證也不認錯。你不僅是論壇里的“墨索里尼”,總是有理,而且還是論壇里的“萬精油”,樣樣“精通”。論壇的量友那么多,這種技術討論的風格,也只有你這么一位“活寶”級人物聲名顯赫,知名度頗高。你還有師傅啊,我估計你那位師傅應該叫你做“師傅”了。

77#
路云 發表于 2017-4-17 23:53:0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7-4-17 04:14 編輯
oldfish 發表于 2017-4-16 01:31
直接用這臺儀器的最大允許誤差除以三作為不確定度就行,如果檢定合格的話,因為如果檢定規程要求標準要比被 ...

謝謝您對本主題的關注。CNAS-CL06:2014所強調的是“測量結果的溯源性”(即每一件被檢對象的測量結果,都與實施檢定的機構,以及所使用的那臺測量標準所關聯)。而不是要用不確定度來判斷是不是合格,能用不能用。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在CNAS-CL06:2014《測量結果的溯源性要求》第3.1條,以及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第4.14條有關“計量溯源性”定義的注5就已經有如下表述:

測量結果的計量溯源性不能保證其測量不確定度滿足給定的目的,也不能保證不發生錯誤。

用被檢對象的示值最大允差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僅僅是用不確定度來表示的被檢器具的最低技術要求,是人為規定的合格判據,對所有同類同等級的被檢對象都一樣。因此,該不確定度不具有溯源性,與檢定不檢定沒有任何關系。它僅僅是用于判斷檢定機構所使用的測量標準,能否滿足開展量傳活動的技術要求的輸入信息之一。或者是將實際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與這個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進行比較,用于判定被檢對象是否合格的判據。所以它不是“測量結果的計量溯源性”證明,也不是對被檢對象進行檢定/校準所得到的實際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因為該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與哪家機構的哪臺測量標準都沒有任何的關聯性

任何“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都會因不同的校準機構、不同的測量標準、以及不同的被校對象而異。同型號同規格的兩臺計量性能不同的被校對象,即便是同一機構用同一測量標準實施校準,所得到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也不相同。而同一臺被校對象,經不同的機構或使用不同的測量標準進行校準,所得到的不確定度也不盡相同。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有沒有不確定度?同樣有。難道還用最大允差除以根號3來套算嗎?顯然沒有道理。誤差超差(指誤差的平均值)并不一定不確定度就大,反之誤差小也不一定不確定度就小,不確定度并不與誤差成對應的線性正相關關系。通常情況下,“檢定/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大小,往往取決于被檢對象的“示值重復性”、“分辨力”、“靈敏度”、“漂移”等實際的計量技術指標。

用最大允差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與實際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之間的關系,就相當于最大允差與實際誤差之間的關系一樣。當沒有給出實際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而用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取而代之,這就相當于《檢定證書》沒有給出檢定結果(實際誤差),而只給出了檢定結論(××級合格)。

76#
oldfish 發表于 2017-4-16 21:31:11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直接用這臺儀器的最大允許誤差除以三作為不確定度就行,如果檢定合格的話,因為如果檢定規程要求標準要比被測好三倍,或者你根據檢定規程里的要求,具體是高幾倍,自己大概估算就行,實際的不確定度肯定不會比你估算的大,可以用,沒問題
75#
路云 發表于 2017-3-28 00:31:28 | 只看該作者

今天,為了兌現我在主題“求教CMC!”368樓結尾的承諾,將第二份帶有“檢定結果不確定度”信息的《檢定證書》曬出來,第一份證書截圖在該主題的319樓曬出。在第一份證書沒有曬出來之前,某版主在該主題的314樓結尾就狂妄叫囂“你說‘事實上哪家機構都是這么干的’要用事實說話,請把隨意增刪檢定證書樣式的證書曬一份出來讓大家見識見識呀,300多樓層了,為什么至今曬不出一個證據呢?”看其氣勢是多么的囂張,架勢是多么的咄咄逼人。當我曬出來之后,便開始東扯西繞轉移話題,借口“語言環境不好”、“偏離樓主的主題”為由拒絕評估,最終在該主題的367樓說出“你若真的余興未盡,對用電子天平檢定證書給出的有用信息評估“上級”檢定機構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確實感興趣,真心實意希望知道該怎么評定,也并非不可,我也再三承諾愿意參加討論,講述我的觀點和辦法,你可以另開主題帖,就不要再在這個主題帖加蓋樓主不希望看到的樓層了,好嗎?”做起了“縮頭烏龜”,溜之大吉

今天再次在本主題曬出第二份《檢定證書》,完全符合樓主的主題意圖。除了兌現我的承諾之外,就是要再給某版主一次證明自己夸下的海口(無需檢測原始數據就可以憑檢定證書給出的信息評出上級機構對該被檢器具進行檢定所得到的“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的機會。大家可以看看,他到底是如何評出這份《檢定證書》的“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的,到時候我再將上級機構真正的“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公之于眾,看兩者有什么不同。

注:上級機構“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不是上級機構的“校準和測量能力CMC”,也不是上級機構被檢對象的“目標不確定度”(見JJF1001-2011第5.26條“目標不確定度”定義),而是上級機構對該被校對象檢測所得到的實際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

“目標不確定度”定義:根據測量結果的預期用途,規定作為上限的測量不確定度。

證書已經曬出,閑話無需多說,評與不評的選擇權完全由某版主自由決定,沒有絲毫逼迫的意思。只不過大家都想看到某版主評定的詳細過程與步驟,不想看到答非所問,轉移話題的東扯西繞。或者就直接說評不了,也算是有個交代。


74#
shenwenjie1986 發表于 2017-2-3 15:07:33 | 只看該作者
其實沒有那么復雜,可以向上級計量技術機構直接詢問其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一般都會告訴的。
73#
路云 發表于 2017-1-27 23:59:40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6 03:08
  技術討論是大家以平等的地位,共同探討技術問題,什么不同意見都可以發表,對不同觀點可以批駁,可以 ...

放心好啦,這里不是識字班,用不著你來給我上啟蒙課。你什么時候尊重過對方啦?65樓、68樓、71樓我一再要你解釋JJG146、JJG177、JJG22、JJG182、JJG25等檢定規程為什么要將“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評定示例”寫進規程附錄里?寫進檢定規程里有何作用?哪部法規規定了要將不確定度評定的示例寫進檢定規程里?這已經是第四次問你了吧。你回答了嗎?讓廣大量友看看,口口聲聲說“對發表不同觀點的人一定要尊重,尊重別人也是對自己的尊重。”自己參與技術討論的風格卻是如此惡劣,不把別人放在眼里,卻要別人尊重他,豈有此理。

請仔細看看樓主的問題,樓主問得是“檢定證書不給測量不確定度,我們自己能評嗎?”并沒有問“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沒有問校準證書該怎么辦,校準證書該怎么辦國家法規的規定在那里明擺著,人人都知道,請不要轉移主題。

不知道是誰在這里轉移主題。“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與“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有什么不同啊?兩者的測量過程的人、機、料、法、環有區別嗎?到底是同一個量還是兩個不同的量?你給大家解釋一下吧。撅著屁股拉硬屎,雞蛋里面挑骨頭,偷換概念借機找茬又想避而繞之是不是?“用CMC代替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肯定是正確的,而不能用“平時的測量結果不確定度”某個評定結果就證明檢定機構的溯源性。問你哪部法規哪個標準哪條哪款說了“可用CMC代替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就憑你這么拍腦袋瞎編就成“真理”啦?CMC是開展檢定/校準活動的溯源性要求,不是測量結果(量值)的“計量溯源性”。誰告訴你證明上級機構的溯源性要用“上級機構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來證明的?連基本的常識性概念都弄不清楚。自己看看清楚CNAS-CL06:2014《測量結果的溯源性要求》第3.1條“計量溯源性”的注5是怎么說的吧:測量結果的計量溯源性不能保證其測量不確定度滿足給定的目的,也不能保證不發生錯誤。你連什么叫“測量結果的計量溯源性”概念都弄不清楚,還在這里胡扯什么。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這句話說得很到位,可惜整個論壇也沒看見第二個像你這么學風惡劣的人,不知道要把你歸為哪一類哪一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像你這種撞到南墻都不回頭的人,估計下輩子也開不了竅。

72#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6 23:08:29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7-1-26 20:52
“送檢之前就早已對計量檢定/校準技術服務合格供應商做過評價,并編制了計量技術服務合格供應商名錄”,這 ...

  技術討論是大家以平等的地位,共同探討技術問題,什么不同意見都可以發表,對不同觀點可以批駁,可以說三道四,但對發表不同觀點的人一定要尊重,尊重別人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如果你已經養成了技術討論離不開罵人的習慣,那你只要不怕損傷你的聲譽和形象,你覺得不罵人就不舒服,那你就罵吧。大家都是幾十歲的成年人了,不是三歲孩童,我就不再勸你。
  “用CMC代替平時的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肯定是不正確的”,但要證明受審核實驗室測量設備送檢的上級機構的溯源性,“用CMC代替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肯定是正確的,而不能用“平時的測量結果不確定度”某個評定結果就證明檢定機構的溯源性。另外,我再提醒一下,在罵別人“眼瞎”時,請仔細看看樓主的問題,樓主問得是“檢定證書不給測量不確定度,我們自己能評嗎?”并沒有問“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沒有問校準證書該怎么辦,校準證書該怎么辦國家法規的規定在那里明擺著,人人都知道,請不要轉移主題。
  你認為有人會心甘情愿被罵嗎,你認為罵人是道德品質高尚的助人為樂嗎,你愿意墮落成連三歲孩子都不齒的,動不動張口就罵的社會渣滓嗎?你認為罵人是對的,罵人是助人為樂,那你就不停地罵吧。我是本著對你的尊重和友情才會誠心誠意勸你,你實在要將罵人的習氣不斷升級,你可以向聞名全球的極個別罵人專家學習,與其為伍,繼續向更惡毒的罵人方向發展,把罵人的聲調抬得更高。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每個人都有選擇與什么人為伍的權力。大過年的,明天就是除夕,在送舊迎新的日子里,上至國家主席,下至普通百姓,人人都圖個新年吉祥,我也就不再勸你。如果仍然罵聲不斷,那就以罵人的帖子作為猴年帖子的結尾,做個歷史紀念,讓大家若干年后仍然記得罵人行為的“偉大”和“高尚”。
71#
路云 發表于 2017-1-26 20:52: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7-1-26 01:20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5 04:51
  “送檢之前就早已對計量檢定/校準技術服務合格供應商做過評價,并編制了計量技術服務合格供應商名錄 ...

“送檢之前就早已對計量檢定/校準技術服務合格供應商做過評價,并編制了計量技術服務合格供應商名錄”,這就對了,在審核實驗室送檢的機構溯源性能力時,實驗室對該機構的檢定/校準能力評價資料和記錄就是證據,資料或評價記錄中必包括對該機構檢定/校準方法的不確定度評定報告,提供給審核員即可,又何必非要扭著人家必須給出每一個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呢?

我不得不再一次的罵你,你的眼確實犯有選擇性眼瞎的毛病。61樓“285166790”量友已經給你指出“CMC代替平時的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肯定是不正確的。”你卻對人家的回復采取縮頭烏龜視而不見的態度,繼續死皮賴臉地堅持錯誤的觀點。我在68樓用粉色字標示的CNAS條款的1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及其溯源性信息是證明計量溯源性的必要內容。我已經是第幾次說啦?誰讓受審實驗室提供上級機構校準方法的不確定度啦?你只談“及其”后面的“溯源性信息”,卻對“及其”前面的“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視而不見,只字不提。該注已非常明確的指出,溯源性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量值的溯源性信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二是校準活動(或服務)的溯源性信息,兩者構成“計量溯源性”的必要內容。我已經一而再再而三的提示,你到現在還是只說其二,不談其一,如此技術討論之學風,你就是一個厚顏無恥給臉不要臉的東西。

那你就去翻一翻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附錄部分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示例”,哪一例不是用上級機構的計量標準的最大允差“套算”出來?評定上級機構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用不著“狗膽來接招”,計量工作者絕大多數人都會,只要有個“鼠膽”就足夠了。

既然你這么有量,待春節后我曬一份隱去不確定度信息的《校準證書》出來,請你將上級機構對該被校對象實施校準所得到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出來給大家看看,讓大家看看你到底是有“狗膽”還是有“鼠膽”。

法規既沒有要求又沒有禁止的,做不做是當事人的自主權,誰也不能法外干預。請問客戶是不是當事人?你一個牛逼無賴的強行拒絕叫做“當事人的自主權”,客戶合情合理的需求就不是“當事人的自主權”啦?客戶叫“法外干預”,你牛逼無賴就不叫“法外干預”啦?68樓我讓你解釋:JJG146、JJG177、JJG22、JJG182、JJG25等檢定規程為什么要將“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評定示例”寫進規程附錄里?寫進檢定規程里有何作用?哪部法規規定了要將不確定度評定的示例寫進檢定規程里?這已經是第三次問你了吧,你還好意思裝憨賣傻避而不答嗎,牛逼無賴。

我只是誠心誠意勸你千萬不要墜入罵人的深淵,罵人罵習慣了真的也會上癮,一旦上癮,改正就是一件困難和痛苦的事了。

你現在已經是招罵成癮難以自拔了,讓你改掉這種惡劣之學風你當然會覺得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咯。如果某人見誰罵誰,那這個人一定不是一個正常的人;如果某人被多人指罵,那這個被罵者也肯定不是什么受歡迎的人。這就叫“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好比“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沒有人會說喊打者喊壞了,只有你這位一身鼠膽的“鼠輩”才會說“老鼠過街不該喊打,應以‘禮’相待”。如果你死抱法制計量的理念,那你就閉嘴滾出“CNAS實驗室”版塊,這個版塊不是討論純法制計量的地方,你還不具備那個資格參與CNAS的討論,純粹是來該版塊攪局。你的這番言論對大家對樓主都無益,也與法規和CNAS對“量值的計量溯源性”要求格格不入。

70#
路云 發表于 2017-1-26 08:47:58 | 只看該作者
量院老生滬 發表于 2017-1-24 18:07
路老師,以前的事我還真不太清楚。我只是正好看到,希望我們的計量論壇是一塊純專業討論的圣地。就算某些 ...

老師稱謂實在是受之有愧,我與廣大量友一樣,僅僅是一名普通的計量人員。對于您的好心規勸,本人深表謝意。對于事情的起因及來龍去脈您不甚了解,這也難怪,可以理解。論壇本就是一塊為大家提供公平學習、交流、探討的平臺,整個論壇唯有這么一位“活寶”級人物蠻不講理、唯他獨對、既不舉證又要插嘴、答非所問、東扯西繞,這種惡劣之學風已經形成了不少量友,包括一些資深量友的共識。有些觀點嚴重誤導了廣大量友,尤其是初涉計量的量友,讓人無法容忍。您若有興趣,可以去關注一下規矩灣參與的所有討論帖,了解一下事情的起因,看看究竟是別人故意找他罵,還是他自己喜招好罵。

6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6 00:51:04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7-1-25 23:35
而“校準證書中給出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對日常某個儀器實施校準所獲得的具體“測量結果的不確定 ...

  “送檢之前就早已對計量檢定/校準技術服務合格供應商做過評價,并編制了計量技術服務合格供應商名錄”,這就對了,在審核實驗室送檢的機構溯源性能力時,實驗室對該機構的檢定/校準能力評價資料和記錄就是證據,資料或評價記錄中必包括對該機構檢定/校準方法的不確定度評定報告,提供給審核員即可,又何必非要扭著人家必須給出每一個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呢?
  那你就去翻一翻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附錄部分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示例”,哪一例不是用上級機構的計量標準的最大允差“套算”出來?評定上級機構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用不著“狗膽來接招”,計量工作者絕大多數人都會,只要有個“鼠膽”就足夠了。
  “你他媽狗眼瞎啦”這種話從你嘴里罵出來,真的很損傷你的地位和聲譽,對你的道德品質殺傷力很大,我從來不罵你“你他媽狗眼瞎啦”,我勸路兄在技術討論中還是自重一點好,技術討論是高尚的活動,文明的活動,與罵街比賽不是同一個檔次。你亮出CNAS對法制計量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檢定證書的溯源性要求,這沒有錯,但你亮出的要求告訴你“‘檢定證書’通常已包含溯源性信息”,并沒有說檢定證書必須給出不確定度,你覺得包含的溯源性信息不足以證明其溯源性,你完全可以“評估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如果審核員要你提供不確定度證明上級機構的溯源性,你可以向檢定機構索取,索取不成,你就應該拿出自己評估的不確定度。法律沒有要求檢定證書必須給不確定度,就意味著檢定機構有權拒絕給不確定度。
  “牛逼無賴”也好,“給臉不要臉”也好,“厚顏無恥的無賴”也罷,隨便你怎么罵,憑你個人的想法都無法更改檢定規程的要求,你沒有權力隨意添加檢定證書“必須”或“應”給出不確定度的條款。“以客戶為中心,客戶為關注的焦點”是市場行為中的基本準則之一,但我多次告訴你“檢定”不是市場行為,“檢定”是法制計量層面的工作,必須依法而行,法規要求的必須做,法規禁止的必須止,法規既沒有要求又沒有禁止的,做不做是當事人的自主權,誰也不能法外干預。我只是誠心誠意勸你千萬不要墜入罵人的深淵,罵人罵習慣了真的也會上癮,一旦上癮,改正就是一件困難和痛苦的事了。我認為我的路兄與以前相比罵人的頻次和程度已經越來越多,越來越重。
68#
路云 發表于 2017-1-25 23:35:09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4 16:30
  我贊成“CMC是校準機構在常規條件下能夠提供給客戶的校準和測量能力,是在常規條件下的校準中可獲得 ...

而“校準證書中給出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對日常某個儀器實施校準所獲得的具體“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將受到被校儀器特性的重大影響,但這個影響只影響被校儀器合格與否的結論,并不影響測得值(校準值)的溯源性和可信性。校準值的溯源性和可信性由校準方法的不確定度所決定。客戶使用校準值判定被校儀器是否可用,需使用校準方法的能力是否值得采信的信息,要的是校準方法的不確定度,不需要該某個校準值的不確定度。

不懂就少說兩句,不會丟面子的。任何客戶委托上級機構為自己送檢的計量器具“體檢”,就是要得到每一件器具的“體檢報告”(檢定/校準證書)。上級機構是否具備資質,檢定/校準技術服務是否具備溯源性,無需等到“體檢報告”出來后再來亡羊補牢,送檢之前就早已對計量檢定/校準技術服務合格供應商做過評價,并編制了計量技術服務合格供應商名錄。送檢的器具并非都是“健康”的,并非只有健康的器具的“體檢報告”才具有溯源性,不健康的器具的“體檢報告”同樣具有溯源性。你連這個概念都弄不清楚,你這幾十年真是干去死。開展計量檢定/校準技術服務的溯源性要求與量值的溯源性本就不是一回事。

CMC是實驗室向CNAS申請并被認可的能力,是證明客戶送檢的儀器校準時的溯源性是否滿足要求的證據。對被校對象校準所得到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包含有被校儀器自身符合性的影響,不能代表校準機構提供的校準服務的溯源性。因此CNAS認可審核員應要求受審核方提供溯源性證明,而不是某個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

65樓第三段開頭,我特意用加大號的粉色字醒目標示(這一條款我已不止一次表述了),你還是裝瞎看不見。簡直無語。客戶送檢的目的,就是要知道每一件器具的健康狀況,判定每一件器具所復現的量值的可靠性(而不是上級機構校準方法的可靠性)是否滿足使用該器具的下一級的測量。上級機構校準方法的不確定度是判定上級機構能否開展相應項目檢定/校準技術服務的判據之一,上級機構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證書中給出的)就是被校對象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這個不確定度大并不代表上級機構校準方法不可靠,而是代表被校對象所復現的量值不可靠,是因為被校對象自身的因素所導致的示值不穩定。這一“病癥”就是要通過“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反映出來,告知客戶。

為了證明給出的校準結果溯源性和可信性,用校準方法的不確定度代替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可行的,正確的。這個方法的不確定度就是用校準機構的計量標準最大允差“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

說這話簡直把計量界的臉都給丟盡了。自己去翻一翻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附錄部分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示例”,哪一例是用上級機構的計量標準的最大允差“套算”出來的,曬幾份校準證書出來看看,那份證書給出的不確定度是用上級機構的計量標準最大允差“套算”出來的。說話總得拿出依據吧,你說可行就可行呀,你說正確就正確呀,這又是你們家的“規氏法”規定的吧。

能對你不認為JJF1069第7.3.7.1條第一句話就說“機構應有評定測量不確定度的程序”就是《不確定度評定管理程序》嗎?這一條是對校準實驗室的要求,還是對送檢單位的要求?這一條要求與送檢單位何干?

你一個完全沒有涉足CNAS,也不是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人,你不懂,跟你說也是百搭。即便是省級計量所,對于國家計量院來說,他也是送檢單位。無論是校準實驗室還是送檢單位,只要是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或通過了CNAS認可的校準實驗室),每一檢定/校準項目,都要編制不確定度評定程序。

既然JJF1002沒有給不給不確定度的規定,那就談不上誰違法違規。你是從來沒有說過“客戶不許提出”給出不確定度的需求,但你的所作所為告訴大家,你一直不把客戶的合理需求放在眼里,既不顧法規對量值溯源性的要求,也無視CNAS標準對量值溯源性的要求,一直在強行拒絕提供。就連客戶退而求其次要你提供原始數據讓客戶自行評估同樣遭你拒絕,造成了“客戶不許提出給出不確定度的需求”事實上的成立。你這不是牛逼無賴是什么?

JJG146等極少數“實物量具”的檢定規程之所以要求檢定證書給出不確定度是因為有“按等使用”的需求,我多次講過“按等使用”是按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使用,因此必須給出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類似于你提出的JJG22內徑千分尺這種“測量儀器”不是實物量具,因此檢定規程是絕不會提出檢定證書必須給不確定度的要求的,這一點你只要認真看一下其附錄D.2和附錄D.3也就一清二楚了。你提到的JJG146、JJG177、JJG22、JJG182、JJG25、……等等,我就不一一作答,浪費大家的眼球了吧?

你專門玩這種答非所問的伎倆,腦子是不是進水啦?我問的是:這些規程為什么要將“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評定示例”寫進規程附錄里?這么大的字應該看得清楚了吧。既然檢定證書不需要不確定度,有的被檢對象也沒有不確定度的要求,JJF1002也沒有規定要將不確定度評定示例寫進附錄里,可為什么規程起草人要將這些無關的內容寫進規程附錄里呢?你怎么不評價一下這種行為是不是“違法違規”呢?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應用范圍很廣,的確并“不僅僅是為了機構考評”才需要。但樓主的問題不能“估計”,“如果上級檢定機構出具的檢定證書中沒有測量不確定度,我們實驗室自己能評嗎?”這個問題在那里鐵板釘釘。

這個問題早已討論過,沒有原始數據評定不了“上級機構檢定/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讓你評給大家看你評出來了嗎?除了套算出一個上級機構校準方法的不確定度外,要么就套算出一個全世界都一樣的以測量不確定度表示的最低技術要求。那也能叫“上級機構檢定/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神馬玩意嘛。我提供一份隱去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的校準證書讓你評給大家看,諒你也沒那份狗膽來接招。

我們必須“死抱著法制計量自上而下量值傳遞的檢定思路”,人家從事計量檢定就是本著“法制計量自上而下量值傳遞的檢定思路”進行的,如果對此“自覺閉嘴”,“少說這些不切實際的沒用的東西”,那就免談“檢定證書”的要求,去討論校準證書的要求好了。

你他媽狗眼瞎啦,我已經不止一次的亮出以下CNAS對法制計量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檢定證書的溯源性要求:

c)我國的法定計量機構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屬于強制檢定管理的計量器具實施的檢定。合格評定機構應索取并保存該法定計量機構的資質證明與授權范圍。“檢定證書”通常包含溯源性信息,如果未包含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信息,合格評定機構應索取或評估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

注1: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及其溯源性信息是證明計量溯源性的必要內容。

(引自CNAS-CL06:2014《測量結果的溯源性要求》第4.3條)

并且還在“計量檢定證書是否給出不確定度”主題討論第567樓曬出了CNAS有關該標準的實施政策的通知。你一個牛逼無賴給臉不要臉,連資格都沒有的人,還談什么權力義務呀。法律賦予了你拒絕的權力嗎?賦予了你拒絕的義務嗎?這種丑惡的嘴臉還處處談什么“以客戶為中心,客戶為關注的焦點”之類的冠冕堂皇的官腔啊,簡直就是一個厚顏無恥的無賴。

67#
量院老生滬 發表于 2017-1-25 14:07:13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7-1-20 23:05
論壇量友這么多,沒有誰是抱著想吵架的目的來論壇的,也沒有誰一開始討論就開吵的。技術討論本就應該相互 ...

路老師,以前的事我還真不太清楚。我只是正好看到,希望我們的計量論壇是一塊純專業討論的圣地。就算某些老師真的有失表率,我想我們壇友的眼睛還是能夠分辨好壞。沒必要和別人一般見識。不當之處還請諒解。
66#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5 12:30:35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7-1-25 10:23
CMC是校準機構在常規條件下能夠提供給客戶的校準和測量能力,是在常規條件下的校準中可獲得的最小的測量 ...

  我贊成“CMC是校準機構在常規條件下能夠提供給客戶的校準和測量能力,是在常規條件下的校準中可獲得的最小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對‘最佳儀器’實施校準所獲得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由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分量與‘最佳儀器’自身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合成得到。”這個觀點,這就是盡可能規避被校儀器的特性對校準機構校準能力的影響的思維。
  而“校準證書中給出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對日常某個儀器實施校準所獲得的具體“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將受到被校儀器特性的重大影響,但這個影響只影響被校儀器合格與否的結論,并不影響測得值(校準值)的溯源性和可信性。校準值的溯源性和可信性由校準方法的不確定度所決定。客戶使用校準值判定被校儀器是否可用,需使用校準方法的能力是否值得采信的信息,要的是校準方法的不確定度,不需要該某個校準值的不確定度。CMC是實驗室向CNAS申請并被認可的能力,是證明客戶送檢的儀器校準時的溯源性是否滿足要求的證據。對被校對象校準所得到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包含有被校儀器自身符合性的影響,不能代表校準機構提供的校準服務的溯源性。因此CNAS認可審核員應要求受審核方提供溯源性證明,而不是某個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
  “任何一份檢定/校準證書中所給出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都不可能是上級機構‘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這句話說到了點子上,但為了證明給出的校準結果溯源性和可信性,用校準方法的不確定度代替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可行的,正確的。這個方法的不確定度就是用校準機構的計量標準最大允差“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
  能對你不認為JJF1069第7.3.7.1條第一句話就說“機構應有評定測量不確定度的程序”就是《不確定度評定管理程序》嗎?這一條是對校準實驗室的要求,還是對送檢單位的要求?這一條要求與送檢單位何干?“選擇性眼瞎,存心攪局”的又是誰?我實在是無語,也不想再重復回答,只是請你認真閱讀條文的全文。
  JJF1002是檢定規程的編寫規則,你說能證明什么?檢定規程的編制必須滿足JJF1002的要求,它是對檢定規程編制人員的要求,不是對送檢單位的要求,因此這個規范與對送檢單位應該提什么要求毫無關系,不能證明客戶許還是不許提出需求,所以我也從來沒有說過“客戶不許提出”給出不確定度的需求,只是強調檢定機構的檢定證書可以不給不確定度,任何人都不能強迫它在檢定證書上給不確定度。
  JJG146等極少數“實物量具”的檢定規程之所以要求檢定證書給出不確定度是因為有“按等使用”的需求,我多次講過“按等使用”是按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使用,因此必須給出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類似于你提出的JJG22內徑千分尺這種“測量儀器”不是實物量具,因此檢定規程是絕不會提出檢定證書必須給不確定度的要求的,這一點你只要認真看一下其附錄D.2和附錄D.3也就一清二楚了。你提到的JJG146、JJG177、JJG22、JJG182、JJG25、……等等,我就不一一作答,浪費大家的眼球了吧?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應用范圍很廣,的確并“不僅僅是為了機構考評”才需要。但樓主的問題不能“估計”,“如果上級檢定機構出具的檢定證書中沒有測量不確定度,我們實驗室自己能評嗎?”這個問題在那里鐵板釘釘。
  我的回答是:只要檢定規程沒規定必須給不確定度,“檢定證書中沒有測量不確定度”就完全合理合法,就不能強迫檢定機構必須給。只要我們的確需要用測量不確定度證明該檢定證書給出的檢定數據的溯源性和可信性,我們自己就能夠評。評定的方法就是使用該檢定證書提供的及從相關檢定規程查到的信息進行估計。我們必須“死抱著法制計量自上而下量值傳遞的檢定思路”,人家從事計量檢定就是本著“法制計量自上而下量值傳遞的檢定思路”進行的,如果對此“自覺閉嘴”,“少說這些不切實際的沒用的東西”,那就免談“檢定證書”的要求,去討論校準證書的要求好了。“任何人都無權強制客戶不許索要”此話非常正確,但也不能忽略法律賦予檢定機構的權力和義務,同樣“任何人都無權強制檢定機構必須給不確定度”。除了我之外,任何一家機構對客戶的合理要求而并非法律法規的要求都有權同意,也有權不同意而說“不”。這是”法制“計量的要求,“檢定”屬于法制計量層次的活動,受法律法規的約束,這就是”事實“。
65#
路云 發表于 2017-1-25 10:23:35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4 01:15
  我一開始就贊成“CMC明明是對‘最佳儀器’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將被校對象自身因素引入的不確定度 ...

CMC是校準機構在常規條件下能夠提供給客戶的校準和測量能力,是在常規條件下的校準中可獲得的最小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對“最佳儀器”實施校準所獲得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由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分量與“最佳儀器”自身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合成得到。而檢定/校準證書中所給出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對日常儀器實施校準所獲得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同樣是由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分量與日常被校對象自身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合成得到,這個不確定度與CMC沒有任何關系,該大就大該小就小,通常情況下不得小于CMC,除非日常被校對象取代評定CMC時所選用的“最佳儀器”。前者(CMC)是校準實驗室向CNAS申請認可的能力,后者是在檢定/校準證書中給出的對日常的被校對象校準所得到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這一點我在52樓的第3、4項已經列出了CNAS的標準條款。任何一份檢定/校準證書中所給出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都不可能是上級機構“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更不可能是用最大允差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最低技術要求,只有你這位不懂裝懂還不停的犟嘴的人連這種最基本的概念都看不懂拎不清。

JJF10697.3.7.1條說的是《不確定度評定管理程序》嗎?簡直瞎掰。你一個沒有對外提供檢定/校準技術服務資質,也從來沒有涉足過CNAS的人,連檢定證書提供不確定度信息這么一個既簡單又不違法的事情,都能評不評能給不給的牛逼無賴,居然能夠毫無保留的給我提供技術資料?癡人說夢天方夜譚吧。你那點不可能滿足CNAS要求的“寶貝”,還是你自己留著壓箱底吧。

CNAS-CL06:20114.3c款注1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及其溯源性信息是證明計量溯源性的必要內容。你自己去爬樓找一找,我已經說過多少次了,你就是一個選擇性眼瞎,存心攪局,只說“及其”后面的溯源性信息,不談前面的“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哪里規定了檢定/校準證書中給出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機構“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呀?如此理解能力真是狗屎一泡。搬出JJF1002來能證明什么?能證明必須不給不確定度嗎?能證明客戶不許提出需求嗎?附錄G沒有提到不確定度就能證明不能給是不是?附錄G的最后一句話“以上信息,除G.1.7條為可選項,其余均為必備項。”是啥意思?啥叫“可選項”?啥叫“必備項”?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必備項必須有,但不限于(即不得少于必備項)。不確定度信息放在G.1.7里不可以嗎?不合法嗎?違規了嗎?JJF1022對檢定規程附錄部分的內容要求同樣沒有提及不確定度一個字,可為什么JJG146、JJG177、JJG22、JJG182、JJG25、……等等檢定規程卻偏偏不“尊法”,將不確定度評定的內容寫入規程附錄里呢?

“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并不僅僅是為了機構考評才需要,用于開展校準同樣需要。樓主的問題估計也不是涉及樓主所在機構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考核,本身發帖提問就是在CNAS實驗室專題版塊,你若死抱著法制計量自上而下量值傳遞的檢定思路,而不管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的技術要求,就請自覺閉嘴,少說這些不切實際的沒用的東西。這個“需要”不是送檢者的需要,而是量值溯源的需要。無論是法制計量的技術法規,還是CNAS的標準規定,對測量結果的量值溯源性要求,都無一例外的要求給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因此,給不給不確定度信息并不是檢定機構想不想給的問題,而是應不應該給,什么時候給的問題。客戶提出索要不確定度信息的合理需求,任何人都無權強制客戶不許索要。除了你之外,沒用一家機構對客戶的這一合理要求說“不”,這就是事實。

64#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4 21:15:41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7-1-24 09:36
請問你選個報廢的被檢儀器評價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不確定度不滿足要求是人家檢定機構的能力不行嗎?如果 ...

  我一開始就贊成“CMC明明是對‘最佳儀器’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將被校對象自身因素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降至最低,……”這句話,“日常校準所能獲得的最小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極限的含義,具有唯一性,只有這個趨近于最小極限的不確定度才能作為檢定機構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才能代表檢定機構的測量能力。因此我只反對不管被測對象是不是“最佳”,片面強調被測對象對測量方法不確定度的影響,強調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而不是強調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
  我和你的分歧僅在于檢定證書給不給測量不確定度,不給的時候我門自己能不能評,至于怎么評,我認為在本主題帖沒必要將《不確定度評定管理程序》的寫法和案例和盤托出。如果路兄需要,我可以毫不保留地提供給你。
  《建標報告》中評定的“檢定或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的確就是檢定機構的CMC,這個CMC評得對不對,還必須按C.4條規定選擇一個穩定的被測對象(不一定是最佳被測對象)用傳遞法或比對法加以驗證。
  JJF1069的7.6.2.1條第一句話就點明了7.6.2條的目的,目的是確保檢定機構的檢定、校準和檢測活動“可溯源到國家基準或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并不是講每一個檢定結果應該怎么給出這種具體操作細節。因此,接下來該條講述“溯源性”靠出示機構的“資格、測量能力和溯源性證明”來保證,一兩個具體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不能證明。該條最后一句話則是要求檢定機構的“資格、測量能力和溯源性證明”應出示在檢定證書上。JJF1002附錄G據此要求檢定證書給出的信息應包括“檢定所用的計量基準或計量標準信息”(名稱、測量范圍、證書號、有效期及其計量要求等),被檢儀器的信息只需給出測得值和合格與否的判定即可,給出測得值的不確定度提都不提。除極少數外,所有檢定規程也都依此對檢定證書上給出測得值的不確定度閉口不談。
  以上充分證明對法定計量技術機構要考評的是其溯源性的信息,并不考評每個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而溯源性信息體現在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上,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重點體現在所用計量標準上,所以檢定證書必須給出所用計量標準的信息,而不必給出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
  如果你“從來沒有說過檢定證書‘必須’給出不確定度”,我們的觀點也就早就達到了一致,本主題我們的討論可以到此為止畫句號了。“需要時應當給”不確定度,這個“需要”是送檢者的需要,并非檢定規程等法規的需要,給不給那就看檢定機構的自愿了。愿意給就給,不愿意給,誰也不能強迫它給。
63#
路云 發表于 2017-1-24 09:36: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7-1-23 13:49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3 00:56
  一個人懂不懂CMC和是否胡說八道的曲解CNAS標準,我沒有必要評價,論壇對每個人的發言,哪怕他的觀點 ...

請問你選個報廢的被檢儀器評價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不確定度不滿足要求是人家檢定機構的能力不行嗎?如果你要選擇一個完全理想(重復性和示值誤差為0)的儀器用來評定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當然是再好不過,請問世界上存在這種儀器嗎?你到哪里去找這種理想儀器?因此,標準就只能規定用“最佳儀器”作為被校對像評定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盡可能地排除被校對像對檢定方法不確定度的影響。

純粹是在這里攪局。誰告訴你選個報廢的被檢儀器評價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啦?看看清楚CNAS的標準寫的是什么,是“現有最佳儀器”,即“可獲得的計量性能最佳的儀器”,不是“理想儀器”。60樓一開始我就說了“CMC明明是對‘最佳儀器’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將被校對象自身因素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降至最低,獲得的是日常校準所能獲得的最小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你要么就說“報廢的”,要么就說“理想的”,舉出這兩個極端的例子,講的是什么事實?擺的是什么道理?你這不是睜眼瞎是什么?不是胡說八道是什么?存心故意在這里攪局。盡可能排除但不能完全排除被校對象自身因素對測量不確定度(注:不是“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的影響,那么被校對象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就一定對測量不確定度有所貢獻。既然有所貢獻,那就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只不過CMC是校準機構可獲得的最小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代表了校準機構的校準能力。

誰只強調“和”字忽略“或”字啦?自己爬上52樓和57樓去看看清楚,對比一下看看是你只強調“或”忽略“和”,還是我只強調“和”忽略“或”,再請你爬山60樓倒數第二段,看看我是怎么解讀的。如果按照你的理解,條文中的這個“和”字完全可以去掉,表述成“檢定證書和校準證書應包含包括了測量結果及其不確定度一個是否符合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中規定要求的結論”。如此栽贓你還要臉不要臉啊?你所說的“絕大多數檢定證書和檢定合格證也是只給出‘一個是否符合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中規定要求的結論’,不給出測量不確定度。”我從來沒有否認過,你的這個結論是基于客戶都沒有在送檢前向承檢機構提出需要不確定度信息這個前提,是法制計量自上而下量值傳遞的通行做法,而不是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要求。對于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無論是法制計量還是非法制計量,“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都是證明“量值計量溯源性”的必要內容。除了你這位牛逼無賴以外,所有機構對客戶提出索要不確定度信息的要求都能滿足,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你參加過計量標準考評,你一定會知道實驗室提供的“建標報告”中必須有使用擬建標準開展檢定活動的不確定度評定報告,沒有這個報告,或報告不滿足要求,計量標準考核不予通過。這個評定報告其實是實驗室的CMC評定,并不是要求檢定證書上必須給出測量不確定度。這種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問題,難道說還需要我回答嗎?

以上是你59樓最后一段的部分原文摘錄,難道不是你針對JJF1069-2012《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核規范》第7.3.7.1條的辯解嗎?我冤枉你了嗎?你言下之意不就是將《建標報告》中“檢定或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章節當成是“評定測量不確定度程序”嗎?否則說這些是啥意思?《建標報告》中評定的“檢定或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是檢定機構的CMC嗎?狗屁!JJF1033什么時候說了是選用“現有最佳儀器”來進行評定呀?

我只提醒一點,JJF1069-2012是對“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進行考核的規范,到底應該考核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檢測能力,還是應該考核該機構某一個檢測結果的能力,代表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測能力的是檢測方法的不確定度還是某個檢測結果的不確定度,請你三思。

請你去看看7.6.2.1條原文,看看到底說的是“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還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到底是《建標報告》中評定的不確定度還是檢定/校準證書中所包含的不確定度。你認為樓主的問題與不確定度無關,那你就不要參與本主題的討論。

檢定證書必須給出不確定度,絕大多數檢定規程“沒有規定”,這也是鐵板釘釘的事實,不僅僅是檢定規程,連計量法、JJF1002,即便你提到的JJF1069、GJB2749也都沒有規定檢定證書必須給不確定度。因此,要求檢定機構必須給不確定度沒有任何法律依據,檢定機構拒絕檢定證書給不確定度完全站得住腳,談不上檢定機構“給臉不要臉,自己招罵”。

我已經說過不知道多少次了,我從來沒有說過檢定證書“必須”給出不確定度,都是說“需要時應當給”,只有你這個牛逼無賴一直在表達堅決不給的意思,現在又搬出這些陳年爛谷子出來說事。你的意思不就是想表達沒有規定給就是不能給的意思嗎,要求給不確定度信息沒有法律依據嗎?你強行拒絕給不確定度有法律依據嗎?什么法律依據說出來呀。我告訴你,你說一次“必須給出”的意思,我就要罵你一次不要臉,你厚顏無恥能代表檢定機構嗎?你一個沒有資格向社會提供檢定資質的人有什么資格代表機構呀?說這話的目的,是不是想挑撥我與檢定機構的關系呀?說你“給臉不要臉,自己招罵”,居然異想天開的想把矛頭往檢定機構身上轉,妄想把自己身上的臟水往檢定機構身上潑,嫁禍于人。

62#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3 20:56: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7-1-23 20:57 編輯
路云 發表于 2017-1-23 00:05
一個完全不懂CNAS,完全不懂CMC的人,居然在此胡說八道的曲解CNAS標準,嚴重誤導廣大量友。CMC明明是對“ ...


  一個人懂不懂CMC和是否胡說八道的曲解CNAS標準,我沒有必要評價,論壇對每個人的發言,哪怕他的觀點完全錯誤,也是歡迎的,大家在一起討論問題,發言權一律平等,誰也不能攻擊與自己持不同意見的人“胡說八道”,各人講各人的道理,擺自己的證據。
  “排除了為什么還要選‘最佳儀器’來校準呀?不選‘最佳儀器’不就徹底排除了嗎?”,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請問你選個報廢的被檢儀器評價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不確定度不滿足要求是人家檢定機構的能力不行嗎?如果你要選擇一個完全理想(重復性和示值誤差為0)的儀器用來評定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當然是再好不過,請問世界上存在這種儀器嗎?你到哪里去找這種理想儀器?因此,標準就只能規定用“最佳儀器”作為被校對像評定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盡可能地排除被校對像對檢定方法不確定度的影響。
  你可以強調“和”字,忽略“或”字,但標準的“或”字白紙黑字擺在那里無法擦除,“或一個是否符合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中規定要求的結論”客觀存在。事實上,絕大多數檢定證書和檢定合格證也是只給出“一個是否符合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中規定要求的結論”,不給出測量不確定度。如果你否認這個“或”字,否定當前的檢定合格證和證書并不存在只給檢定合格與否的結論現實,我們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見即可,我不會說你“胡說八道”,請你也不要說別人“胡說八道”。
  說話要有證據,我在哪里說過“JJF1069-2012《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核規范》第7.3.7.1條僅指撰寫《建標報告》時所評定的不確定度程序”,一個不確定度評定結果就“能代表所有的有關法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型式評價大綱和檢測規則”?請指出樓層,不要栽贓后再加以批駁。因此,對于莫須有的問題,我無法回答,請不要因為我不回答而又罵“眼×”。
  我只提醒一點,JJF1069-2012是對“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進行考核的規范,到底應該考核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檢測能力,還是應該考核該機構某一個檢測結果的能力,代表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測能力的是檢測方法的不確定度還是某個檢測結果的不確定度,請你三思。
  檢定證書必須給出不確定度,絕大多數檢定規程“沒有規定”,這也是鐵板釘釘的事實,不僅僅是檢定規程,連計量法、JJF1002,即便你提到的JJF1069、GJB2749也都沒有規定檢定證書必須給不確定度。因此,要求檢定機構必須給不確定度沒有任何法律依據,檢定機構拒絕檢定證書給不確定度完全站得住腳,談不上檢定機構“給臉不要臉,自己招罵”。反而是強迫檢定機構必須給不確定度,不給就爆粗罵人的人違法,罵人在道德上也該受到譴責,“過街老鼠”正是那些違法違規違反道德品質底線的人。
61#
285166790 發表于 2017-1-23 11:35:11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1 23:42
  CMC是對“最佳儀器”校準所得到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說得很對,因此CMC是排除了被校對像影響的 ...

用CMC代替平時的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肯定是不正確的。我們這CNAS剛來復查過,評審員也剛說過這個問題,這沒什么好爭論的吧。
60#
路云 發表于 2017-1-23 00:05: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7-1-22 04:11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1 03:42
  CMC是對“最佳儀器”校準所得到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說得很對,因此CMC是排除了被校對像影響的 ...

一個完全不懂CNAS,完全不懂CMC的人,居然在此胡說八道的曲解CNAS標準,嚴重誤導廣大量友。CMC明明是對“最佳儀器”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將被校對象自身因素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將至最低,獲得的是日常校準所能獲得的最小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可到你嘴里卻變成了“CMC是排除了被校對象影響的不確定度”。排除了為什么還要選“最佳儀器”來校準呀?不選“最佳儀器”不就徹底排除了嗎,不就是實實在在的“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了嗎。CNAS的標準連看都看不懂,我估計連看都沒有看,就在這里胡扯淡。居然會說出“某一個含有被校對像嚴重影響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不能代表實驗室的CMC”之類的外行話。含有被校對象嚴重影響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那個被校對象還是“最佳儀器”嗎?誰說了用日常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代替CMC啦?52樓第3、4兩條CNAS標準條款(粉色字體)說得清清楚楚,我記得這兩段條款我已不止一次的表述,只有你這個不懂裝懂不學無術的人,才會將“校準和測量能力CMC”當成所有同類被校對象日常校準結果結果的不確定度在校準證書中給出。干了幾十年計量,連什么是“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什么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的基本概念都弄不清楚。更為可惡的是討論到現在,包括在其它主題的幾百樓的爭論,從來不拿出任何證據,還要不停的插嘴對CNAS的標準條文胡編瞎解。可以取代那CNAS-GL05:2011還要規定第3.6.3條干什么?

“一般情況下,不確定度應包含評估CMC時相同的分量,除非評估的‘現有的最佳儀器’的不確定度分量被客戶儀器的不確定度分量取代,因此,報告的不確定度往往比CMC大。”說得再清楚不過了,這是指某個具體測得值的不確定度,而不是指測得值的校準機構校準方法的“溯源性”能力。

何謂“報告的不確定度”?不就是“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嗎,不就是《校準證書》中報告的不確定度嗎,樓主所說的上級機構出具的檢定證書中給出的不確定度難道不是上級機構“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與“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屬同一量)嗎。證書中所報告的不確定度只與該證書的測量結果(量值)關聯綁定,是“測量結果計量溯源性”的必要內容之一(見CNAS-CL06:2014第4.3條c)款注1)。我在49樓第三段就已經說了,上級機構的檢定/校準能力是否滿足溯源性要求,無需等到客戶送檢/校儀器檢完后才知曉,送檢之前就能上官網查詢,或向承檢機構索取。CNAS難道不知道嗎?你一個不懂CNAS的人,自然就悟不懂CNAS的審核的目的和意義。CNAS-CL06:2014本就是對測量結果的溯源性要求(第1條“范圍”的第一段末已經說得很清楚了),4.3條a、b款,以及c款的前半部分說的都是上級機構檢定/校準服務的溯源性要求,c款的后半部分:“‘檢定證書’通常包含溯源性信息,如果未包含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信息,合格評定機構應索取或評估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以及注1:“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及其溯源性信息是證明計量溯源性的必要內容”說的就是測量結果的計量溯源性要求。看看清楚“及其”前后是兩個內容,并不是像你所說的“量值的溯源性”就是“測量活動的溯源性”。你說泛指就泛指啦?

“和”、“或”是并列的兩個連接詞,可以進行“拆句”,拆成兩句。一句是“應包含包括了測量結果及其不確定度和一個是否符合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中規定要求的結論”,另一句是“應包含包括了測量結果及其不確定度或一個是否符合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中規定要求的結論”,第一句顯然是指校準證書,校準證書有時候可以應顧客書面請求給出合格與否的結論。第二句主要是指檢定證書,測量結果必須給出,檢定規程要求給不確定度的應該給出不確定度,不要求給不確定度的,至少要給出合格與否的結論,“或”字也是可以選擇的意思,而不能千遍一律地要求檢定證書“必須”給不確定度。

斷章取義,憑什么說第一句示值校準證書啊?校準證書必須(“和”的意思)要下結論嗎?故意將前面的“檢定證書和校準證書”幾個字隱去。JJF1069-20127.6.2.1條“……檢定證書和校準證書應包含包括了測量結果及其不確定度和(或)一個是否符合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中規定要求的結論。”將其關鍵詞提取出來就是“檢定證書和校準證書應包含A(測量結果)及其B(不確定度)和(或)C(結論)。”所有的人都看得懂,檢定證書與校準證書是“和”的關系,“A”與“B”是“及其”的關系,“及其”是不是“和”、“與”的意思?再進一步提煉就是“證書應包含A及其B和(或)C。”如此簡單的邏輯結構,清清楚楚的表明,不管是什么證書,都應包含A(測量結果)和B(不確定度)。至于C(結論),什么證書適用于“和”,什么證書適用于“或”,不需要我再解釋了吧。

誰告訴你JJF1069-2012《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核規范》第7.3.7.1條僅指撰寫《建標報告》時所評定的不確定度程序啦?那個不確定度能代表所有的有關法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型式評價大綱和檢測規則嗎?僅編寫《建標報告》一次性應用還需要用得著編寫如此詳細的“不確定度評定程序”嗎?將該條款的后半句話寫進某程序文件里足矣。標準寫得再清楚不過了,是指“各種類型的檢定、校準、檢測”都應該有不確定度的評定程序,相當于校準規范附錄部分的“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評定示例”(模板),便于日后評定時按此程序實施。我再一次聲明,對于法制計量自上而下的量值傳遞的檢定來說,不要求必須在檢定證書中提供不確定度信息。但對于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來說,無論是以檢定方式溯源還是以校準方式溯源,不確定度是測量結果計量溯源性的必要內容。樓主所說的問題顯然是指后者,沒有不確定度信息,那就是量值傳遞的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是方法的不確定度,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沒有任何標準說可以用“方法的不確定度”代替“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也沒有一部法律法規說檢定證書就是鐵板一塊,不能提供不確定度信息。你一個牛逼無賴自始至終都在說“法律法規沒有規定”,并將法規沒有規定作為強行拒絕的理由,卻從來不說哪部法哪條規。讓廣大量友看看,其技術討論的文風是何等惡劣。如今我已經列出了法規條款,恰恰是JJF1069、GJB2749都規定了檢定證書可以,而且在需要時也應該給出不確定度的信息。你到現在仍然是不提供任何證據的插嘴攪局,是給臉不要臉,自己招罵還要說別人“罵街”。你是“始作俑者”,你怎么不向史老先生學習呀?史老先生若要像你學習那就槽了,遲早有一天也會挨罵。整個論壇參與討論的量友除你之外,那是空前絕后,你不就像一只過街的老鼠嗎,難道還要“以禮相待”不成?

5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1 23:42:05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7-1-21 09:10
眾所周知,CMC是對“最佳儀器”校準所得到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相當于成績最穩定的那位學生成績的 ...

  CMC是對“最佳儀器”校準所得到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說得很對,因此CMC是排除了被校對像影響的不確定度,排除了被校對像的影響后,剩下來的正是“校準方法的不確定度”,只有校準方法的不確定度才是實驗室的校準能力CMC,某一個含有被校對像嚴重影響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不能代表實驗室的CMC。
  “一般情況下,不確定度應包含評估CMC時相同的分量,除非評估的‘現有的最佳儀器’的不確定度分量被客戶儀器的不確定度分量取代,因此,報告的不確定度往往比CMC大。”說得再清楚不過了,這是指某個具體測得值的不確定度,而不是指測得值的校準機構校準方法的“溯源性”能力。實驗室認可是認可其檢測結果所用測量設備向上溯源的“溯源性”是否滿足要求,不是認證某一個具體檢測結果的不確定度有多大。只要實驗室能夠拿出證據證明承擔送檢測量設備校準任務的上級機構校準方法CMC滿足溯源性要求即可。為什么非要糾結于某一個校準值的不確定度呢?
  我再次提醒路兄,“選擇性眼瞎”、“裝憨賣傻”、“縮頭烏龜”等等之類的語言從你這種文化水平和身份、地位的人口中冒出,實在是損傷你的聲譽和形象,建議你向史老先生學習大家風度,那么多人與史老先生觀點不一致,你看看他老先生使用過你這些粗俗低級的語言嗎?技術討論中“正人君子”你不喜歡,你認為應該“招罵”,你認為這樣你的形象不受傷害,反而會“高大上”,那你就繼續使用更粗俗的罵街式語言吧。
  “7.6大條明明說的是‘量值’的溯源性”,這個“量值”是泛指的,真正的含義仍然是“溯源性”,因此“量值的溯源性”就是“測量活動的溯源性”。“和”、“或”是并列的兩個連接詞,可以進行“拆句”,拆成兩句。一句是“應包含包括了測量結果及其不確定度和一個是否符合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中規定要求的結論”,另一句是“應包含包括了測量結果及其不確定度或一個是否符合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中規定要求的結論”,第一句顯然是指校準證書,校準證書有時候可以應顧客書面請求給出合格與否的結論。第二句主要是指檢定證書,測量結果必須給出,檢定規程要求給不確定度的應該給出不確定度,不要求給不確定度的,至少要給出合格與否的結論,“或”字也是可以選擇的意思,而不能千遍一律地要求檢定證書“必須”給不確定度。
  JJF1069-2012《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核規范》第7.3.7.1條“機構應有評定測量不確定度的程序,并對開展的各種類型的檢定、校準和檢測都應按有關法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形式評價大綱和檢測規則所規定的要求進行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說得就更清楚了,這個條款是講受評審方應該有“不確定度評定程序”,檢定、校準、型式評價都應該按程序評定不確定度,因此我們的考評員在考核“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時,應該檢查該機構有沒有《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程序》,檢查其開展的項目不確定度評定報告,看看其評定結果是否能夠證明其所開展的項目“溯源性”要求。如果你參加過計量標準考評,你一定會知道實驗室提供的“建標報告”中必須有使用擬建標準開展檢定活動的不確定度評定報告,沒有這個報告,或報告不滿足要求,計量標準考核不予通過。這個評定報告其實是實驗室的CMC評定,并不是要求檢定證書上必須給出測量不確定度。這種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問題,難道說還需要我回答嗎?因為有人相信你的理解能力而不回答,就該罵人“選擇性眼瞎”,“裝憨賣傻的‘看不見’”嗎?天下難道竟有這種可以罵人的理由?
58#
路云 發表于 2017-1-21 09:10:49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0 04:33
  “等于”難道不符合“不得小于”的要求?小學生都懂得這個道理,這和“死皮賴臉”、“牛逼”扯得上嗎 ...

眾所周知,CMC是對“最佳儀器”校準所得到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相當于成績最穩定的那位學生成績的不確定度。你卻將它當成全世界同類儀器“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相當于將成績最穩定的同學成績的不確定度當成全班任何一位同學成績的不確定度。這個道理是不是連大學博士都不懂啊?你不是死皮賴臉牛逼是什么。CNAS-CL07:2011《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第5.5條寫得清清楚楚:“一般情況下,不確定度應包含評估CMC時相同的分量,除非評估的“現有的最佳儀器”的不確定度分量被客戶儀器的不確定度分量取代,因此,報告的不確定度往往比CMC大。”這句話除了你以外,恐怕沒有人看不懂。評定CMC和評定日常客戶儀器的不確定度的測量模型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被校對象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值大小,其它分量的值都相同。前者(最佳儀器)的不確定度分量值是最小的(即示值最穩定的),日常客戶儀器的不確定度分量99%以上都不可能小于它,所以才有5.6條的進一步強調。你卻硬要說前者可以代替后者,卻又拿不出任何依據,這與墨索里尼有什么兩樣?別人不會像你一樣不懂裝懂,別人不會像你一樣既不舉證又要插嘴,別人不會像你一樣東扯西繞答非所問,別人不會像你一樣選擇性眼瞎,別人不會像你一樣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你以學風之惡劣聞名于壇已是大家的共識,招罵成癮也是你的獨享專利。

選擇性眼瞎在被逼無奈之下才勉強回答,而且還是一番曲解。7.6大條明明說的是“量值”的溯源性,卻偏偏要正經歪念成“測量活動”的溯源性要求。與樓主問題至關重要的“和”字該作何解釋在此卻只字不提,7.3.7.1條的內容也裝憨賣傻的“看不見”。我52樓倒數第二段的有關學生成績波動性的回復,問你如何評估,讓你評給大家看,你卻不接招當起了縮頭烏龜。如此惡劣之文風還要將自己打扮成正人君子,招罵也就是很自然的原因了。

57#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1 00:33:20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7-1-20 23:26
說了跟沒說一樣,1、2、兩點你回答了哪個是“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哪個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了嗎? ...


  “等于”難道不符合“不得小于”的要求?小學生都懂得這個道理,這和“死皮賴臉”、“牛逼”扯得上嗎?
  讀標準、規范、規程,的確要“眼睛大”,要“看得一清二楚”,特別是搞計量工作,必須養成嚴謹、嚴密、嚴格的讀文件作風,講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可張冠李戴。
  你所說的JJF1069-2012第7.3.7.1條和第7.6.2.1條沒有人“瞎了眼連窟窿都沒有,裝著看不見”,一邊說“抱著想吵架的目的來論壇”,一邊卻說出連三歲孩童都罵不出口的如此辱罵人的語言,能夠自圓其說嗎?即便別人避而不答,作為有知識的成年人難道就該張嘴就罵嗎?
  該規范說“機構應有評定測量不確定度的程序,并對開展的各種類型的檢定、校準和檢測都應按有關法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形式評價大綱和檢測規則所規定的要求進行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既然你知道“說明沒有要求評定,并不代表一定不能評定”,還需要我回答嗎?非要我回答,那我就回答一下吧:
  第7.6.2.1條說的是“機構應編制和執行設備的周期檢定或校準計劃,以確保由本機構進行的檢定、校準和檢測可溯源到國家基準或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內容全文是
  “測量的溯源性是由能出示其資格、測量能力和溯源性證明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或授權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檢定或校準服務來保證的。由這些機構出具的檢定/校準證書應表明通過一個不間斷的校準鏈與國家基準相聯系。檢定證書和校準證書應包含包括了測量結果及其不確定度和(一個是否符合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中規定要求的結論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條重點強調的是檢定機構進行的檢定、校準和檢測可溯源到國家基準或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強調檢定機構的“溯源性”。規范使用的一個法語“或”字,告訴了我們并非要求“檢定證書一定要給出測量不確定度”,“或”給出一個是否符合檢定規程中“規定要求的結論”足矣。
56#
路云 發表于 2017-1-20 23:26:13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0 03:01
  好吧,既然路兄仍然還有興趣,不希望我“理屈詞窮”,“一躲了之”,我就回復一下你提出的四個問題: ...

說了跟沒說一樣,1、2、兩點你回答了哪個是“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哪個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了嗎?第3點那更是無稽之談,標準條款寫到清清楚楚“不得小于”,卻死皮賴臉的硬要說成“等于”,你們家的“規氏法”如此牛逼呀,你曬幾份校準證書出來給大家看看。CNAS-CL05:2011不是對檢定證書的要求你比誰都眼睛大,看得是一清二楚。我在最后一段粉色字部分的JJF1069-2012的要求,你卻是瞎了眼連窟窿都沒有,裝著看不見,避而不答。

55#
路云 發表于 2017-1-20 23:05:13 | 只看該作者
量院老生滬 發表于 2017-1-19 21:05
學習了。實在搞不懂,有些人討論問題就討論問題,為什么說些不文明的言詞,是表現你的文采好嗎?不要有針對 ...

論壇量友這么多,沒有誰是抱著想吵架的目的來論壇的,也沒有誰一開始討論就開吵的。技術討論本就應該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允許有不同的意見與觀點,但討論就免不了有爭論,爭論的焦點就免不了要舉證。唯獨只有規矩先生,身為一版之主,技術討論處處以“墨索里尼”自居,施展答非所問、偷換概念、重三倒四、東扯西繞的伎倆,讓對方圍著他轉。他讓你舉證時你舉證,你若引伸到其他相關方面他就以“偏離主題”為由拒絕回答。反之你讓它舉證時他就節外生枝的轉移話題避而不談(他不會承認他是在偏離主題),你要再三追問他索要證據,他就會說你是在逼迫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你是在“違法違規”。如此技術討論,已經給對方造成了事實上的不尊重和不平等。這種情況換了你,你會作何反應?忍讓?承認理虧?還是甘拜下風式的回避?俗不知軟刀傷人更險惡。你去光顧一下規版主參與的討論主題或回復,看看他招怒了多少量友,其中就不乏一些資深的量友,我也不是言辭如此激烈的第一人。難道這么多人都是不懂文明禮貌,唯有他是“五講四美三熱愛”的忠誠衛士?不是沒有原因的吧。史錦順先生在不確定度方面也持不同的觀點,但史先生參與技術討論的風格與規先生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人家是在擺事實、講道理、列見證材料、作理論上的詳細推導。盡管我不完全贊同史先生的觀點,但我也沒有看見他與那么多量友爭論出現過不文明的言語。在史先生發起的那么多主題帖,包括其他量友發起的主題帖,凡是出現所謂“不文明”的帖子,幾乎都離不開規版的身影。這些量友為什么不罵史先生?為什么不相互之間對罵?卻偏偏針對規版呢?這些量友不可能是有約而至吧。盡管規版自稱是不使用過激語言(其實也偶爾用之),這究竟是因何所致呢?答案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不知。

54#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20 23:01:58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7-1-20 21:06
“第三是承檢機構的檢定/校準能力”,其實與第四是一回事,即保證“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滿足溯源性要求 ...

  好吧,既然路兄仍然還有興趣,不希望我“理屈詞窮”,“一躲了之”,我就回復一下你提出的四個問題:
  1、GJB2749A-2009第5.2.10條“測量標準的不確定度”是第5.2.12條“測量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的一個來源。
  2、GJB2749A-2009第5.2.12.3條“測量標準的不確定度只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的一個分量,一般不應直接引用作為測量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以及該條的注:“測量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不僅與測量標準、測量原理和測量方法等有關,還與實際被測件有關。”,正是回答問題1的標準答案。
  3、CNAS-CL07:2011第5.6條“獲認可的校準實驗室在證書中報告的測量不確定度,不得小于(優于)認可的CMC”,并不反對等于認可的CMC,因此可以用CMC的不確定度作為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預評估結果給出。
  4、CNAS-GL05:2011第3.6.3條“一般在校準證書中應給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而在實驗室的認可申請書中的‘申請認可的校準能力范圍中’應提供校準和測量能力(CMC)”,這是對校準證書應該給出的信息的規定,不是對檢定證書的規定,檢定證書應該按檢定規程規定給出該給出的全部信息,檢定規程沒要求給出的信息(包括不確定度),可不必給出。
  順帶向好心維護論壇語言環境衛生的量友們提一句,那個罵人專家的帖子不值得回復。好了,其它多余的話,恕我回避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19 23: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vat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第7页|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欧美一级特黄乱妇高清视频| 啊灬啊灬啊灬快好深在线观看 | 亚洲Av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 |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第272章推倒孕妇秦|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一本色综合久久|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 欧美成在线播放|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视频| 欧美在线视频免费看| 午夜电影免费观看| 亚洲网站www| 天天爱天天做色综合|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app| 波多野结衣系列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91精品国产一区| 成人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免费A级毛片无码A∨男男| 97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大学生高清一级毛片免费|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欧美色aⅴ欧美综合色| 台湾swag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疯狂ⅹbbbb另类| 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视频|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xxxxx| 国产乱子伦真实china| www.色人阁.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