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4-9 09:22 對于指示表這種零點浮動的可以,按規程進行校準,給出全量程示值誤差和任意段示值誤差即可。 |
長度室量友的觀點是完全正確的。不確定度評定不是盲目的,想到哪就評到哪,一定要根據測量模型來。我們評定的對象是測量模型中輸出量的不確定度,為了評定輸出量的不確定度必須對測量模型中的輸入量各個擊破,有多少個輸入量就必有多少個不確定度分量,一個不能多,一個不能少。 JJG379-2009是《大量程百分表》檢定規程,大量程百分表和一般指示表的使用方法與檢定要求是一模一樣的,其示值誤差的定義是規定的行程范圍內各受檢點中的最大誤差減去最小誤差,因此其測量模型是5樓所說的y=a-b形式。其中a=δmax,b=δmin,即y=δmax-δmin。而δmax是誤差最大點的讀數值減去其標準值,δmin是誤差最小點的讀數值減去其標準值。因此,檢定規程JJG379-2009給出的測量模型(A.2)是違背檢定規程規定的百分表示值誤差定義的,是錯誤的。 式A.2不是百分表示值誤差的測量模型,而是百分表某一個受檢點的誤差的測量模型。由此,A.6條計算的合成標準不確定度uc也是錯誤的,這個uc并非合成標準不確定度,而是輸入量δmax或δmin引入的不確定度兩個分量中的一個。也就是說因為規程測量模型的錯誤,導致錯誤地將兩個不確定度分量中的一個當成了合成標準不確定度全部。從而進一步導致按規定的擴展不確定度計算方法計算結果必然出錯。規程的編制人員發現了評定結果不對,也就不得不違背規定的擴展不確定度的計算方法,人為乘了一個根號2。這樣做的結果答案是對了,但道理上卻說不通了,因為與擴展不確定度計算方法相悖。所以測量模型的正確書寫是不確定度評定的至關重要的一步,我們不能馬虎,更不能隨意,造成現在這個局面,追根溯源還是檢定規程沒有正確寫出測量模型。 |
長度室 發表于 2019-4-9 08:55 這樣子不符合 校準 的要求了吧? |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4-8 09:36 對于指示表來說,就算是校準,也不宜給出每個點的誤差值,而是按規程給出任意段和全量程誤差。因為它的零點是浮動的,在使用中可以任意位置作為零點,客戶使用的是其某一段,而且客戶在使用指示表時使用其標稱值,不使用其修正后的值,因此給出任意段和全程誤差即可,客戶確認合格后直接使用標稱值。 |
長度室 發表于 2019-4-8 09:12 學習了,謝謝! |
長度室 發表于 2019-4-8 09:12 這是 針對 檢定 整個量程段的不確定度 現在 很多 都是 校準的,如果是 單點 誤差的不確定度,乘以根號2 ,我覺得不妥。 |
因為大量程指示表的示值誤差定義為兩點誤差之差(各點誤差中最大值減去最小值),評定過程中兩點誤差的不確定度是相等的,因此合成時是根號2倍的關系。可按y=a-b的測量模型理解,ua=ub=u,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為根號2 u,再擴展乘以2,得到擴展不確定度。 |
我也沒注意這個問題,我等會看看我們做的不確定度評定報告誒,合成記得,擴展的有點不記得了,知識不牢。 |
你也看到了2009年的規程了,當年很多不確定度理念跟現在的都不一樣了。 但是規程卻沒有更新,習慣就好, |
正態分布,兩倍σ |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3 00: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