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6-1-17 14:23
正文摘要:本帖最后由 劉彥剛 于 2016-1-17 14:27 編輯 cnas-GL06《化學分析中不確定度的評估指南》對于不確定度評估重要性說得太好了! 這個“強度”一詞,用得太極了!還有“從事同類測量的實驗室 ... |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1-17 20:20 編輯 是的,“強度”一詞用得恰到好處,溯源性的強度越高,溯源的結果就越可信,就越可靠,失去強度的溯源是不值得采信的溯源,測量結果是不值得相信的測量結果,“強度”的高低是溯源可信性的高低,這是CNAS-GL06對不確定度是量化評判測量結果“可疑度”的“非負參數”的形象描述。 不確定度描述“從事同類測量的實驗室間所期望的一致性”,說的也非常到位。此處使用了“一致性”而拒絕使用“準確性”,因為準確性是測得值偏離被測量真值的程度,而不確定度卻不是。不確定度同樣大小的測得值,偏離被測量真值的距離可能小,可能大,甚至可能非常大。所以說,不確定度很小的測得值誤差也許很大,不確定度很大的測得值誤差也許很小,測得值的不確定度與自身誤差大小沒有絲毫關系。 由以上兩個特性的描述我們可以得出: 只要不確定度小到可信性滿足要求,即溯源性的“強度”滿足要求,無論該測得值偏離被測量真值多近,多遠,這個測得值就是可采信的,就可以被用來評判被測對象的符合性,偏離夠小(在允差之內)被測對象判為合格,偏離過大(超出允差)被測對象就判為不合格。不確定度過大的測得值無論如何準確,無論誤差多么小都不可采信,不能用于被測對象符合性的判定。這種測量結果或測量方案必須廢除,必須要求測量單位或測量者重新設計可信性足夠(溯源性強度足夠)的測量方案重新測量。不確定度用于測得值或測量方案可信性的判定,最大誤差或誤差范圍用于被測對象的符合性判定,這就是不確定度與誤差或誤差范圍(的半寬)最本質的區別。 |
如果沒有明確的“責任主體”,任何“重要性”都只會停留在形式上,不能怪別人不拿它當干糧。 |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19 15: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