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計量院毫瓦級和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5月15日,廣東省計量院毫瓦級和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技術改造項目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成果鑒定和驗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毫瓦級和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是省計量院自行研制成功的國家科研項目,1982年通過國家技術鑒定,1986年11月被國家計量局批準為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超聲功率基準裝置由超聲功率測量裝置和標準超聲源兩部分組成,是我國超聲功率量值傳遞的最高源頭。20多年來,該基準裝置在統一全國超聲功率量值傳遞,保證超聲功率計量標準儀器準確可靠和我國超聲功率技術的發展及運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超聲功率計量檢測技術的不斷更新,省計量院超聲功率基準裝置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逐漸顯現,研制該套裝置時使用的原材料和配套設備逐漸陳舊老化,其測量準確度、頻率范圍、測量范圍和測量數據的穩定性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為確保毫瓦級和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的地位、提高其檢測技術能力,縮小與國際水平的差距。2004年,省計量院專門成立超聲功率國家基準技術改造課題組,通過對保存的毫瓦級和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進行技術分析和論證后,向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提出了改造申請。2005年8月,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同意對毫瓦級和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進行技術改造后,省計量院按照提高該基準裝置的計量學特性,擴大該基準裝置的測量范圍等技術改造要求,投入120多萬元,立即著手實施技術改造的具體工作。省計量院通過采取自行研制各頻率點下的鈮酸鋰換能器和阻抗匹配器,更換基準裝置信號源、高頻功放和高頻電壓表等電路系統,加配各頻段下的超聲換能器及阻抗匹配器等措施,于2006年3月份完成了毫瓦級和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硬件改造工作。經過一年多的穩定性試驗,該基準裝置運行正常,測試數據穩定,優于國家質檢總局下達的履行任務,至此,省計量院全面完成了毫瓦級和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技術改造工作,并同時向國家質檢總局申請了技術改造成果鑒定和驗收。
5月14至15日,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和計量司聯合組織7位國內超聲功率計量技術專家組成技術改造成果鑒定和國家計量基準技術改造驗收委員會,對省計量院承擔的毫瓦級和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技術改造項目進行成果鑒定和驗收。鑒定和驗收委員會通過對毫瓦級和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進行為期一天的驗證試驗,聽取并審閱了該項目的研制報告、技術報告、查新報告、測試報告后一致認為,改造后的毫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超聲功率的測量范圍從1mW~500mW擴展到1mW~1000mW,測量不確定度由U=5%、k=2提高到U=3%、k=2;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超聲功率的測量范圍從0.5 W~20W擴展到0.5 W~35W,測量不確定度由U=5%、k=2提高到U=3%、k=2;省計量院采用鈮酸鋰晶體研制的標準超聲換能器,以及阻抗匹配器和介質溫度測量等測量設備,具有創新性;經過18個月的穩定性運行,基準裝置改造后的計量特性優于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關于同意對毫瓦級、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進行技術改造的批復》(質檢量函[2005]34號)改造方案中的技術指標。省計量院承擔的毫瓦級和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技術改造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意通過鑒定和驗收。
改造后的毫瓦級和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不論從原材料和配套設備的使用上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而且其在測量范圍、測量不確定度和穩定性上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其檢測技術能力和技術水平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毫瓦級和瓦級超聲功率國家基準裝置技術改造項目順利通過成果鑒定和驗收,必將為我國超聲功率技術的創新、發展和運用,為我省質監系統實施“科技興檢”戰略,爭當全國質檢系統排頭兵作出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