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隨著電能表功能不斷增加,檢測項目和測試點比較繁雜,結構和元器件不統一,給檢定人員帶來較多工作不便,大大增加了工作強度。如果校驗調試步驟和手法運用合理,可以快速對合格誤差取樣,各項誤差也符合誤差曲線規律的要求。下面以調試比較復雜、應用最多的高壓三相三線兩元件DSF型機電一體表為例,討論其調試的主要方法與步驟。
母表部分通常稱機械部分,它的工作原理為感應式電能表工作原理。分時部分稱電子部分(脈沖采樣邏輯運算、微控處理)。兩部分合成為機電一體式多功能表。
下面我們通過兩部分進行分析。
一、電子部分的校核
因為機電一體式電能表的電子電路部分由微機單片機和晶體振蕩采樣處理,完成時間段的分時分段和預付費計算功能,一般來講,只核算時鐘和脈沖,觀察其他功能是否能正確動作(不做偏流調整和電子曲線分析)。
時鐘校核:峰、谷、平時段的投切校核,此項工作在走字前做比較合適,采用虛校法,即五分鐘校合法,對峰(1分)平(2分)谷(2分)分段定時虛校。注意是否按時段準時切換,這樣可減少時間,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分頻數檢查:應注意發脈沖器件是否準確無誤發脈沖。
分頻數=脈沖常數/100*kWh
例如電能表銘牌脈沖常數為1000/kW,則分頻數為10,調整功能鍵核對提示分頻數是否正確。
其他電子部分的校核,應注意出廠說明書要求。
二、預付費功能檢定
1.帶內部跳閘功能的電能表在檢定前,必須注意繼電器開合位置(一般應在常開位置)。不在時,可以先在回路上加工作電壓,等待幾秒鐘后繼電器自動吸合,方可加工作電流。否則,先加電流會造成檢定裝置燒損。
2.在用微機制作校表卡和清零卡時要準確、可靠。注意保管,并正確使用。檢定完成后注意插入情零卡,做好清零工作。
3.對電工一體老型校表臺和走字臺,要進行改造,安裝單表隔離變壓器,才能完成校驗工作。
三、電子部分常見故障判斷與維修
故障現象 原因 處理方法
總電量記數正確,分電量 1.時段設置出錯 1.重新設時段
峰、谷、平相加不等 2.脈沖采集出錯 2.校核脈沖
母表與電子記數不一致 脈沖常數未設對 1.檢查肪沖數;2.檢查脈沖源
顯示混亂 計數器顯示未總清、復位 總清一復位
停電后數據丟失 后備電池未接好或耗盡 1.接好;2.更換電池
數碼管缺段 數碼管虛焊、短裂 1.補焊;2.更換電池
數碼管不顯示 電源、邏輯電路損壞 1.檢修變壓器或工作電源有
無輸出;2.重新更換芯片
不能紅外抄表 1.電壓太低;2.紅外發射管 1.檢查電源正常否;
損壞;3.缺相 2.更換發射管
四、母表機械部分主要難調部分分析
機電一體式電能表的校驗,強調第一點,當進行誤差檢定時,不能將電子部件電源部分拆除,或將電子部分全部退出工作狀態。因為它對誤差的調整和誤差的真實性有影響。電子部分的各種工作變壓器是否漏磁;由于磁路、溫度影響是否有指標漂移;是否由于采樣不準而影響誤差等現象對電能表的校驗帶來影響。
強調第二點:調整誤差應注意生產廠指出的誤差曲線要求,結合規程控制值來完成誤差調整。如:感應式機械表的誤差曲線一般是勺型曲線,可有的校表員不注意此規律,填寫的成績卡一看就知不合乎曲線規律,沒經復校,誤差值上下波動,此表是不合格表。
1.補償力矩及潛動調整
首先,對被調試表的各電壓元件同時加上對稱的三相額定電壓,斷開各相電流回路。當轉軸上的防潛針(鉤)遠離防潛舌片時,轉盤應能正向蠕動,但不可超過一周。進行補償調整要強調一點,每塊電表在調試前通電必須按規程規定時間進行預熱,然后方可調試。潛動調整好壞決定著補償力矩,故不要過補償,也不要欠補償。下面說明一下調整步驟。
(1)先把各元件的輕載調整裝置放在略微偏中間旋轉的位置,然后對各電壓鐵芯進行定位調整,調整各電壓元件鐵芯的位置,使鋁盤能正方向蠕動,但不準轉過一周。鐵芯與轉盤之間的間隙,當順時旋轉一側小于逆時旋轉一側時,轉盤正轉。反之轉盤反轉。調整時應注意鐵芯與轉盤之間應水平且間隙不可過小,不能只顧調整一個元件,要同時對稱調整各個電壓鐵芯,盡量用調電壓鐵芯的位置將補償摩擦力矩調整好。
(2)電壓鐵芯調整完后,利用各元件的輕載調整裝置進行細調整。將輕載調整裝置順旋轉方向調節時,轉盤正轉或正轉加快,逆旋轉方向調節時,轉盤反轉或正轉減慢,不可將輕載調整裝置正向或反向調至偏離中心的最大位置,要留有可調余量,以備進行輕載誤差調整。
(3)在摩擦力矩補償調整好后,就可進行潛動調整。為此,將三相額定電壓提高至110%和降低至80%,適當調整防潛針與防潛舌片的距離,觀察潛動是否良好。但距離不可過小,以防靈敏度不好。最好的情況是防潛針略為正向轉過防潛舌片時,轉盤能被反向吸引回來,停電后觀察,最后應不動。這樣即使電壓波動和表受輕微振動,潛動總是良好,但對轉盤上打孔來防止潛動的表,是不能反向吸引回來的。
2.分組平衡調整
(1)分組平衡調整,就是對各組元件分別進行誤差調整,使各組元件的誤差在相同符號下盡可能的小。分組平衡調整不必換用單相標準電能表,也不必改變原三相接線,就是用三相三線標準表進行檢定。
(2)分組調整時,在力率1.0和力率0.5下只需進行全負載的調整,不必各種負載都進行調整。對于各組元件誤差,即使在合格范圍內,如果A元件與C元件誤差相差較大時,如:一個元件是正臨界誤差,另一個元件是負臨界誤差,特別是在力率相差較大時,則合元的三相檢定可能就不好。所以要把A組和C組的誤差調在相同符號下誤差最小。
(3)分組力率1.0的負載調整:先利用調節電流鐵芯的位置進行大變動量粗調,鐵芯與鋁盤的間隙不可調得過小,注意間隙大表速變慢,間隙小表速變快。然后再利用平衡調節螺絲進行細調。螺絲向里調表速變慢,向外調表速變快。
3.合成三相統調
把被檢表與對應分組元件同時加上額定電壓和標定電流。調整步驟如下:
(1)合組力率1.0的全負載調整:經過分組平衡調好再合成,一般不會有根大誤差。如果需要適當調整,只需調永久磁鋼,輕易不要亂動電壓電流鐵芯和平衡螺絲,否則將破壞前面調整誤差。
(2)合元力率的輕負載調整:適當調整輕載調整裝置。調整時要各元件對稱調整,調整的方向不要一個元件正值過大,另一件元件負值較大。調整應使其誤差略為偏正,投入運行才能可靠。
合成調整力率0.5(滯后)與0.5(超前)的全負載與輕負載調整:經過前兩步調好后才進行此項調整。如果只需微量調整,可對稱調兩組元件的電阻線。調整0.5(滯后)時,0.5(超前)隨著做相反的變化,同時全負載與輕負載變化量也不相同,所以,要相互照顧調整。
總之,要想快速校好每塊多功能電能表,還應注意電能表型號中的特性區別,要按每種型號的誤差曲線規律來監督所校表的誤差是否在誤差曲線內變化。啟動和潛動試驗要注意復試,要把每個制動磁鋼對轉盤中心的相對位置調到基本相同,磁鐵端面盡量乎行轉盤平面。對調過的部件要注意固定,蓋好表殼,加額定電壓和標定電流,在cosΦ=1的情況下100%負載通電15~20分鐘。再在同一功率因數值下按負載功率逐次減少的順序,并根據交流電能表檢定規程規定的測試點測定誤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