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我國結合認證認可國際國內發展實際,相繼成立了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B)、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中國認證人員與培訓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T)等三個認可委員會,實現了我國國家認可工作的初步統一。隨著認證認可工作的發展,近年來國際認證認可界發生了新的變化。人員注冊工作被明確為認證活動范疇,按照國際組織的要求,需從認可實體中分離出來。國家設立一個認可機構實體,成立一個覆蓋認證機構、實驗室、檢查機構等全部認可制度的委員會,以一個認可機構的名稱和標徽開展國家認可工作已經成為大趨勢。根據國際國內認證認可形勢的發展,國家認監委決定對我國認可組織體系進行調整,成立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英文名稱為: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英文縮寫為:cnas)在原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和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的基礎上整合而成,作為國家認監委批準設立并授權的國家認可機構,統一負責對認證機構、實驗室和檢查機構等相關機構的認可工作。其宗旨是推進我國合格評定機構按照相關的標準和規范等要求加強建設,促進合格評定機構以公正的行為、科學的手段、準確的結果有效地為社會提供服務。
國際認可組織在賀信中都對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并認為認可委員會的工作將更加高度與國際認可界的發展趨勢相一致,同時表示,自從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以來,在認證認可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高效的發展,令國際認證認可界非常欽佩。并相信,中國認可體系結構的發展將會給國際認可論壇和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的未來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
孫大偉主任向與會代表介紹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成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強調認可委員會的成立是我國集中管理認可工作的需要,也是適應認可工作國際發展的需要,此舉將有助于認可工作的統一、規范和高效,有助于更好地發揮認可工作對認證市場的監督和保障機制。
王鳳清同志在當選為認可委員會首任主任后,向與會代表致詞,并主持了全體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她分析了我國認證認可工作的形勢,介紹認證認可工作狀況,特別是對認可工作進行了深刻剖析,希望新成立的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要繼承和發揚原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和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的優勢,在盡短時間內整合機構,形成合力,爭取做到1+1大于2,以提高我國認可機構在國內、國際的形象和地位。同時,也代表首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各位委員向原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主任委員鄧楠、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主任委員陸燕蓀、中國認證人員與培訓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主任委員舒惠國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的業務主管部門為國家認監委。在成立大會上,審議通過了認可委員會章程,確定了全體委員會組成,選舉了全體委員會主任、常務副主任、副主任。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首屆委員由來自政府部門、合格評定機構、合格評定服務對象、合格評定使用方、專業機構與技術專家等利益方的63名委員組成。首屆主任委員王鳳清,常務副主任孫大偉,副主任郎志正、李懷林、李科浚、童光球、林樹青、南存輝,秘書長肖建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