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中國質量(成都)大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9月1日-2日,第五屆中國質量大會將在成都舉辦,主題為“經濟復蘇中的質量變革與合作”。據介紹,本屆大會設置了開閉幕式,主論壇和8個分論壇,以及國家級標準計量質量技術機構與四川企業對接會,參會人員預計將超過2000人。此外,9月1日-3日平行舉辦“質量之光——中國質量管理與質量創新成果展”。目前,大會組織籌備工作扎實、有序推進,已基本準備就緒。
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局長劉三江介紹稱,本屆大會按照“國際視野、中國特色、四川特點、成都韻味”的目標設計,有四個新看點:一是新主題,以“經濟復蘇中的質量變革與合作”為主題,目的就是彰顯中國政府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凝聚以質量提升提振消費信心、促進經濟復蘇等方面的共識。 二是新模式。積極探索會展結合的辦會模式,舉辦“質量之光——中國質量管理與質量創新成果展”,多維度直觀展示中國質量管理與質量創新成果,增強世界對中國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信心。 三是新平臺。大會由多部門聯合舉辦,會議期間設置一系列分論壇,舉辦質量成果展,為質量領域政產學研企各方代表提供交流合作機會。 四是新成果。結合西部大開發、鄉村振興、成渝雙城經濟圈等重大戰略,圍繞四川特別是成都特色產業,組織有關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和在華國際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國家質檢中心、國家檢測認證機構、國家計量技術組織等,與四川相關企業和技術機構對接、洽談、簽約,積極促進當地的質量發展,讓承辦地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劉三江表示,9月1日至3日平行舉辦的“質量之光——中國質量管理與質量創新成果展”,不僅是中國質量大會首次辦展,也是本屆大會的亮點和看點之一。展館為成都世紀城新國際展覽中心1號館、2號館,面積約2.2萬平方米。展覽內容分為序廳和主題展區兩個部分。序廳主要展示中國質量工作成果、中國與有關國際組織和國家(地區)開展質量交流合作情況,以及大會各主辦單位質量工作舉措成效等。主題展區主要展示中國質量管理創新先進企業、部分區域品牌、國家級質量技術機構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和發展等情況。截止目前,參展單位共240余家。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局長陳凱介紹了大會的分論壇主題。 分論壇一:開展質量提升、建設一流企業; 分論壇二:民營企業質量效益型發展暨2023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周四川專場活動; 分論壇三:深化國際質量合作、助力穩定全球供應鏈; 分論壇四:公園城市標準化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實踐探索; 分論壇五:完善質量基礎設施、推動經濟穩定復蘇; 分論壇六:企業首席質量官質量變革創新良好實踐; 分論壇七:數字化質量管理創新與實踐; 分論壇八:質量教育發展與展望。 陳凱還介紹了本屆大會的特色活動——國家級標準計量質量技術機構與四川企業對接會,此次對接會以“強化質量基礎、賦值現代產業”為主題,邀請了近140名國家級標準計量質量技術機構專家學者和近270名四川優秀企業代表,共同商討深化質量基礎設施合作,為構建具有四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的質量支撐。 談到本屆大會為何落戶成都,劉三江表示,過去5年來,四川省消費品質量合格率、公共服務質量總體滿意度、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等一直保持全國前列、中西部領先位置,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營收占比超過20%,地區生產總值達5.67萬億元,著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走出了治蜀興川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成都市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極核”,獲得全國首批質量強市示范城市,也是西部地區唯一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殊榮的城市。”在四川成都舉辦第五屆中國質量大會,有利于成都加快打造帶動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引領帶動西部地區加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劉三江稱。 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葛曉鵬表示,四川省將以此次質量大會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質量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質量提升行動,夯實質量基礎,保障質量安全,鍛造質量品牌,加快建設質量強省,筑牢四川高質量發展的質量支撐。 成都市政府副市長吳皓表示,成都將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持續提升產業、產品、工程、服務質量水平,更高要求、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推進質量強市建設,為建設中國西部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堅實質量支撐。
據悉,中國質量大會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我國質量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國際性質量會議,已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成功舉辦四屆。本屆大會由市場監管總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3家單位主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藥監局、中國貿促會、全國工商聯13家單位聯合主辦,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成都市市場監管局、中國質量報刊社3家單位承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