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認可檢測司司長董樂群在2020年“世界認可日”主題活動上通報2019年度全國認可與檢驗檢測服務業行業發展情況和認可檢測服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有關工作情況。
640.jpg (1.11 MB, 下載次數: 313)
下載附件
2020-6-11 10:53 上傳
在產業規模方面,截至2019年底,我國共有檢驗檢測機構44,007家、從業人員128.47萬人,分別較上年增長11.49%、9.4%;對社會出具各類檢驗檢測報告5.27億份、實現營業收入3,225.09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23.13%、14.75%。我國檢驗檢測行業持續快速增長的勢頭得到保持。
在產業結構方面,截至2019年底,我國共有事業單位制檢驗檢測機構11071家,占機構總量的25.16%,比重較上年下降2.52個百分點;共有企業制檢驗檢測機構29905家,占機構總量的67.96%,比重較上年增長2.09個百分點。民營檢驗檢測機構在2019年繼續得到快速發展,全國共有民營檢驗檢測機構22,958家,實現營業收入1175.22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9.38%和26.47%。
“無論是機構數量還是營業收入,都高于全行業的平均增長水平。近5年,民營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占機構總量的比重持續上升,分別為40.16%、42.92%、45.86%,48.72%和52.17%,已經超過行業總數的半數,標志著我國檢驗檢測市場格局已發生結構性改變。” 董樂群表示。
在集約化發展方面,截至2019年底,全國規模以上(年收入1000萬元以上)檢驗檢測機構數量5795家,營業收入達到2478.86億元。規模以上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僅占全行業的13.17%,但營業收入占比達到76.86%,規模效應顯著。
據董樂群介紹,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415家外資機構取得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實現營業收入238.25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23.51%、18.71%。中國蘊藏的巨大經濟潛力,以及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將為全世界的優秀檢驗檢測機構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和空間。
“同時,統計數據也表明,盡管我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但‘小散弱’面貌還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董樂群指出,從人數規模來看,就業人數在100人以下的小微型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占比達到96.49%,承受風險能力薄弱;從服務半徑來看,74.44%的檢驗檢測機構僅在本省區域內提供檢驗檢測服務,“本地化”色彩仍占主流。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國家認可中心累計認可各類合格評定機構11409家,較上年增長7.5%。其中,認可各類認證機構188家、認可實驗室10615家、認可檢驗機構606家,分別較上年增長9.94%、7.46%和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