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偽造機動車檢測單等手段,向驗車司機謊稱其機動車存在尾氣不達標等問題,再以代辦驗車過關為名,騙取車主錢款。
通過偽造機動車檢測單等手段,向驗車司機謊稱其機動車存在尾氣不達標等問題,再以代辦驗車過關為名,騙取車主錢款。宋某、王某等7人,因涉嫌詐騙,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8月15日下午,通州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案情
驗車、修車一條龍
聲稱代辦驗車無需排隊,宋某、王某等7人在通州區(qū)機動車檢測場附近做起了自己的“生意”。
據(jù)王某交代,他們一般在檢測場門口拉人做生意。利用不需要排隊等“優(yōu)勢”,吸引車主將車輛交給他們。但實際上,他們并沒有將車開去上線驗車,“就是停在檢測場里一塊空地上,等20多分鐘,再由我們的人把車開出去。”
此時,王某等人已經(jīng)準備好了假的機動車檢測單。檢測單顯示,所檢車輛存在尾氣不達標等問題。于是,王某等人再向車主收取第二筆費用,稱可以通過關系讓車輛檢測合格。但此后,王某等人又聲稱車輛被發(fā)現(xiàn)其他問題,于是他們又帶司機去順義某修車廠修車,借此再收一筆錢。
為了方便彼此聯(lián)系,幾個人還專門建了一個微信群,名叫“一起干活”。群成員共9個人,除此次受審的7人外,還有“老板劉強”“劉飛”,被另行處理。
公訴
騙取10人共計一萬余元
公訴機關指控,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間,被告人宋某、王某、陳某等7人,伙同“劉強”“劉飛”(另行處理),在本市通州區(qū)機動車檢測場附近,通過偽造機動車檢測單等手段,向驗車司機謊稱其機動車存在尾氣不達標等問題,后以代辦驗車過關等名義,騙取10名被害車主12890元。
經(jīng)調(diào)查,宋某等人提供給車主的尾氣不達標檢測單,系其在打印店自制。案發(fā)前,一名車主發(fā)現(xiàn)檢測單上車主姓名欄錯將“萬”寫成了“方”,這才意識到被騙。公訴機關認為,宋某、王某等7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多人錢款,數(shù)額較大,應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其中兩名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在刑罰執(zhí)行完畢以后五年內(nèi)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之罪,系累犯,應當從重處罰。
庭審
7人彼此分工不同
8月15日下午,通州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庭審現(xiàn)場,幾名被告人分別介紹了自己在該團伙中扮演的角色。有人負責攬活,有人負責開車去空地上等待,還有人負責和車主聊天,避免車主發(fā)現(xiàn)車輛沒去驗車的事實。每天,他們能“代驗”兩輛車左右。
所用機動車檢測報告,是在附近一家打印店打印的,上面有偽造的車輛檢測相關信息,一般都將尾氣檢測一項的數(shù)據(jù)偽造成超過正常值。車主如果表示出想去其他檢測場檢測的意圖,他們就會威脅稱,已經(jīng)有了檢測不合格記錄,如果不當天在通州檢測場重驗通過,此后就不能再驗車。所收錢款由“老板”統(tǒng)一管理,幾名成員每天“工資”150元到200元不等,有人還被拖欠了十幾天的“工資”。
該案未當庭宣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