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公告] 濟南落實計量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升計量服務水平的實施意見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新聞專員 發表于 2016-10-26 16:49: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認真落實計量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升計量服務水平的實施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升計量服務水平,有力促進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有關文件精神,經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手段,以法制計量、民生計量、能源計量、科技計量、產業計量為重點,建立完善與省會城市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相適應的計量技術支撐、計量監督管理和誠信計量體系,大力提升計量基礎保障和服務水平,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1.計量基礎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圍繞我市交通裝備、電子信息、冶金鋼鐵、石化化纖、機械裝備、食品藥品等6大支柱產業的計量需求,建立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水平量值傳遞和量值溯源(以下簡稱量傳溯源)體系及計量檢測技術服務平臺。到2016年和2020年,市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分別達到135項和160項,縣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平均分別達到20項和30項。全市計量檢定、校準項目數量逐年增長,到2020年總數達到800項以上,量傳溯源體系覆蓋率達到95%以上。
  2.民生計量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計量監管體制。到2020年,國家重點管理計量器具受檢率達到95%以上,全市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達到國家規定要求,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抽檢合格率達到90%以上,城鎮及社區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計量器具檢定率達到95%以上,引導并培育誠信計量示范單位300家以上。
  3.計量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高。圍繞推進計量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和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提升全市科學計量水平。到2020年,全市完成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2項,主導或參與制(修)訂計量技術規范5項以上,重點在能源資源、環境監測、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等領域加強計量檢測技術研究,提高檢測能力。
  4.計量人才隊伍建設長足發展。建立滿足計量能力提升和計量科研需求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到2020年,力爭市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具備高級工程技術人員資格的比例達到20%;縣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具備中級以上工程技術人員資格的比例達到20%。工業企業和重點用能企業配備滿足需求的專職計量人員。
  二、主要任務
  (一)夯實基礎,服務社會發展。
  1.科學規劃全市量傳溯源體系。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統籌社會計量資源,科學規劃計量量傳網絡建設,合理布局量傳溯源能力建設項目,確定量值傳遞和法制計量檢定范圍。
  市級計量技術機構:立足重點、特色項目,建立全市最高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服務于地方產業發展、大宗能源計量、工業企業生產和產品檢測、安全防護等量傳溯源需求,重點滿足食品安全、安全生產以及特種設備安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發展需要。
  縣級計量技術機構:立足量大面廣的強制檢定項目,兼顧當地工業企業量傳溯源需求,建立本縣(市)區最高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服務于農業生產、城鎮化建設、小微企業發展等領域工作計量器具的量傳溯源需求,重點滿足食品安全、安全生產、貿易結算、醫療衛生等領域發展需要。
  專項授權計量機構:對專業性強、行業特點突出、數量大的計量器具,授權有關機構開展量傳溯源工作。
  2.完善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利用省會城市科教資源優勢,調動相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等社會計量資源,依托我市計量檢定機構,加強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為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提供產業鏈需要的全面計量檢定、校準及測試服務,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計量體系。圍繞我市材料試驗機、氣體檢測報警器、汽車制造等產業,加強省計量重點實驗室建設,增加產業專用測量測試裝備,為構建我市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3.強化全市能源資源計量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動能源計量專業實驗室建設,打造能源計量研發平臺,增強能源計量技術與標準的研發能力,提高能源計量測試服務水平,滿足高精度、大量程等項目要求。推動建設覆蓋全市重點用能單位的能耗數據在線采集、實時監測系統,為我市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提供有效技術支持。積極推進碳計量、能源資源計量檢測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有效開展能源計量檢測、大宗物料貿易公正計量、能源計量審查等服務活動。
  4.加強企業計量檢測能力和管理體系建設。鼓勵企業建立符合要求的計量實驗室和計量控制中心,在生產加工、工藝控制、產品檢驗等關鍵環節合理配置計量器具,實現對生產過程的精確控制和計量檢測數據的有效應用,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新建企業、新上項目等計量檢測能力要與其他基礎建設一起設計、施工和投入使用。按照分類指導原則,引導企業推廣先進計量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企業計量管理水平和檢測能力,有效發揮計量在創建品牌、節能降耗、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中的作用。
  5.提升全市計量器具制造產業發展水平。大力扶持我市具有產業優勢的計量儀器儀表企業發展,力爭建立材料試驗機、氣體檢測報警器全國研發和生產基地。加強新型傳感器及高端儀器儀表設計、制造、仿真、驗證技術自主創新和專用設備研發,改進工程方法和技術,完善制造裝備,提升工藝水平,提高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和一致性,促進自主研發產品在重大工程項目中的推廣應用。圍繞工業轉型升級需要,積極培育高性能、高適用、數字化、智能化儀器儀表和在線檢測技術研發能力,著力推動計量器具制造企業發展。
  (二)加強監管,規范計量秩序。
  1.加強計量監管體系建設。進一步明確生產者、經營者、使用者的計量管理責任,科學確定監管職責范圍。全面推進“數字計量”建設,建設計量信息化管理系統,完善強制檢定計量器具檔案和計量制造許可證數據庫;建立對計量技術機構和計量器具生產制造、銷售、使用等環節的監管措施,健全計量器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制度;加強計量社會監督,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社會團體、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不斷拓寬計量監督渠道。
  2.強化能源資源計量監管。強化用能單位的能源資源計量主體責任,引導用能單位合理配備和正確使用能源資源計量器具,建立能源資源計量管理體系,實現實時監測。加強能源資源計量數據分析、使用和管理,對各類能源資源消費實行分類計量。對用能單位能源資源計量器具配備和強制檢定加大監管力度,依法實施能源資源計量審查,組織開展能源計量示范、能效對標計量診斷等活動,推行計量精細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推進能效標識計量監管,為用能單位實現節能減排增效目標提供有效服務。
  3.實施民生計量和安全計量監管。加大對食品安全、貿易結算、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計量器具的監督檢查,強化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監管,完善定量包裝商品企業計量保證能力監管模式。對涉及安全防護用計量器具的制造、使用環節加大監管力度,形成長效監管機制,為生產安全、環境安全、交通安全等提供量值準確可靠的計量器具。
  4.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誠信計量分類監管、誠信計量信用信息收集發布、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計量失信“黑名單”等制度。開展經營者誠信計量自我承諾活動,完善誠信計量檔案,培育誠信計量示范單位。在集貿市場、加油站、餐飲業、商店超市、醫院、制鏡行業等建立以經營者自我承諾為基本框架的誠信計量體系,并將誠信計量擴展到公用事業、道路交通等領域。創建行業誠信計量承諾聯盟,引導推動行業組織制定行業誠信計量守則規范,構建行業誠信計量體系。加強計量技術機構誠信建設,增強計量檢測數據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5.嚴厲打擊計量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計量作弊防控、查處技術研究,提高依法快速查處能力。加大計量器具制造、銷售、使用環節監管力度,依法嚴厲查處制造、銷售、使用帶有作弊功能計量器具行為。加強執法協作,建立健全查處重大計量違法案件快速反應和執法聯動機制。加強行業性、區域性計量違法問題專項治理,開展食品和化妝品包裝計量監督檢查,依法整治過度包裝行為;實施房間空氣調節器、平板電視、家用電冰箱、電動洗衣機、家用熱水器等高效節能產品專項檢查,依法打擊虛標能效行為。
  (三)科技引領,提升支撐能力。
  1.推進計量標準技術研究。圍繞我市傳統優勢產業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強長度、熱工、力學、電磁學、化學等專業計量標準技術研究。針對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計量檢測難題,積極研究計量標準的新技術,滿足在線動態測量、多參數綜合類儀器的計量校準服務需求。加強非標準、非常規儀器設備量值溯源手段和技術研究,不斷提升專業計量測試水平。
  2.推動計量科技成果轉化。以市場為導向,加強產學研結合,依托計量技術機構的高等級精密測量設備和計量專家隊伍,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產企業開展科研合作和科技交流,實施重點領域計量檢測技術和校準方法研究,大力推進計量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為我市經濟發展提供計量保障。組織開展計量科研成果展示、科研人員技術交流等活動,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3.完善計量科研工作機制。積極優化計量科研創新環境,建立科技經費保障、計量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機制,健全科研獎勵制度,不斷提升計量科研開發能力和水平。完善計量科研交流合作制度,學習和引進國內外先進計量技術和管理理念,鼓勵我市計量技術機構參與國家、省級重大計量科技合作項目,推動高層次人才交流和學術研究。推進市內外技術交流與合作,選派技術骨干、計量監管人員等參與重大計量課題和防作弊技術研究。
  (四)完善機制,促進隊伍建設。建立完善計量人才培養機制,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技術開發中心,打造計量技術人才培養基地,逐步引進培養一批高層次計量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建立市計量專家庫,培養學科帶頭人,鼓勵中青年科技人員參與國家或地方重大計量科技項目,推進計量領域“泉城學者”建設。加快推進實施注冊計量師制度,不斷提升計量從業人員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大對青少年計量科技知識普及力度,積極為中小學生科技發明和科學實驗提供必要的計量實驗條件。充分利用計量學(協)會等行業協會和中介服務組織的人力資源,進一步壯大我市計量服務人才隊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要高度重視計量工作,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由質監部門牽頭,發改、經濟和信息化、教育、科技、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交通運輸、商務、衛生計生、工商、市政公用等部門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困難和問題,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和實施方案,切實保障各項工作落實。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職責任務,強化工作措施,互相支持配合,形成推進合力。
  (二)加大投入力度。認真落實推進公益計量發展有關政策,重點支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更新計量技術裝備等;鼓勵開展計量惠民活動,將提高鄉鎮、社區醫療服務和市場公平交易計量保障能力作為政府民生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大財政資金投入,保障與廣大群眾生活、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關的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定量包裝商品計量凈含量監督抽查所需費用支出;優先支持符合科技政策的計量科研項目,促進計量科研成果轉化;在專家選拔以及高層次和優秀科技人才培養引進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三)推進計量科普和文化建設。加大計量基礎知識普及力度,積極宣傳計量在社會生活、工農業、國防、科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結合開展“世界計量日”、計量惠民等活動,采取計量進社區、學校和開放計量實驗室等方式,充分利用現代媒體,全方位、多角度開展計量宣傳教育。加強計量文化研究,打造計量核心價值理念,用計量文化團結隊伍、振奮精神,不斷增強服務社會能力。
  (四)強化檢查評估。市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對計量工作的監督檢查,分析工作形勢,及時解決問題,確保取得實效。2016年,市質監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對貫徹落實本意見情況、各項指標落實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及時公布評估結果,并根據評估結果提出調整完善相關工作的意見建議;2020年將對本意見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并向社會公布。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7月15日

2#
zwr 發表于 2016-10-27 18:36:19 | 只看該作者
已閱,請局領導批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2 15: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瑟瑟网站免费网站入口| 日韩aⅴ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午夜伦伦影理论片大片|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仑精品|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 日本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视频| 久久99国产精品视频|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手机| 欧美人与性动交另类| 国产精品另类激情久久久免费|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五月婷婷色综合| 日韩内射美女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20| 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免费视频网站 | 欧美性bbbwbbbw|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香蕉啪视频在线观看视频久|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公司| 午夜网站在线观看免费网址免费| yellow日本动漫高清小说| 波多野结衣作品大全|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址入口|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免费看曰批女人爽的视频网址 | 日本乱人伦aⅴ精品|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aa级女人大片喷水视频免费| 美女邪恶色动图gig27报|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你懂的|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