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這個評審意見實在太混賬!

[復制鏈接]
51#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16-10-10 11:47:14 | 只看該作者
崔偉群 發表于 2016-10-10 10:41
雖然在VIM中有定義,但就目前的不確定度理論而言, 都不再提準確度、精密度,也避免談誤差,里面只規定A ...

能認識到“期望-真值”和“測得值-期望”是二個偏差,問題就已經清楚了,分類和不分類的討論實際已經不再重要,因為已經突破了傳統的一個偏差一個離散的核心認知。將來編撰教科書的概念邏輯自然得基于新的認知做出相應的調整。
52#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0-12 09:08: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285166790 于 2016-10-12 09:14 編輯
崔偉群 發表于 2016-10-10 10:41
雖然在VIM中有定義,但就目前的不確定度理論而言, 都不再提準確度、精密度,也避免談誤差,里面只規定A ...


我很贊同“不分類早就被不確定度的推廣者實現了”這個說法。不確定度具有溯源性,不存在案例中光求重復性結果可能為零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至少在我們計量領域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不過葉老師提出的這個問題倒是很好的反映了原先的術語“精密度”存在的問題,所以現在我們計量領域不用了,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
53#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16-10-12 10:09: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yeses 于 2016-10-12 10:15 編輯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0-12 09:08
我很贊同“不分類早就被不確定度的推廣者實現了”這個說法。不確定度具有溯源性,不存在案例中光求重復性 ...


所以,讓我們合力把那些不合時宜的概念術語從VIM中抹去,把誤差理論的教科書的撰寫邏輯做出相應的調整,這樣就沒有這么多無謂的爭執了。
54#
njlyx 發表于 2016-10-12 16:30: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6-10-12 16:34 編輯

任何“分類”都是相對的,只要有助于解決實際問題,適當“分類”便是有益的。

所謂“系統誤差”、“隨機誤差”分類,極其對應的“正確度”、“精密度”指標,原本是針對測量器具(系統、方案)的計量性能描述提出的方法與指標,不能因為硬將它們套用于描述所謂“‘測量結果’品質”時的種種“不適”而加以全盤否定!

按當前推行者的思維,描述所謂“‘測量結果’品質”的“指標”是“測量不確定度”,其中包含測量器具(系統、方案)計量性能的影響“分量”與被測量自身“隨機變化”的影響“分量”兩部分,直接套用【所謂“系統誤差”、“隨機誤差”分類,對應“正確度”、“精密度”】去“處理”所謂“測量不確定度”難免“很不適應”!...但這似乎是“欲加之罪”,并非【所謂“系統誤差”、“隨機誤差”分類,對應“正確度”、“精密度”】之“經典誤差理論”方法的錯。

所謂“系統誤差”、“隨機誤差”分類,本質是實用簡化處理“相關性”問題,所謂“測量不確定度”的表達與評估其實應吸納其“思想精髓”(不是照搬其名詞“定義”)。
55#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16-10-12 18:12: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yeses 于 2016-10-12 18:16 編輯
njlyx 發表于 2016-10-12 16:30
任何“分類”都是相對的,只要有助于解決實際問題,適當“分類”便是有益的。

所謂“系統誤差”、“隨機誤 ...


如果VIM認為精密度和正確度是相對的,正確度也可以用標準差定量給出,那就不用再在這里爭論什么了。現在一個是定量指標,一個是定性指標,怎么相對得了?

所謂科學理論無非就是一套邏輯體系。誤差分類學的核心概念邏輯是系統誤差不遵循隨機分布,沒有標準差,所以正確度就不能定量。而我們現在已經證明系統誤差隨機誤差都是偏差、都遵循隨機分布、都有標準差,這不僅理論邏輯嚴謹而且已經更實用,再繼續“分類”怎么還能夠“有益”?

相關性問題本身是傳統的隨機誤差理論的內容,系統誤差連標準差都沒有,哪來協方差和相關系數?恰恰只有在認為所有誤差都遵循隨機分布--沒有類別的邏輯前提下才能討論任何誤差之間的相關性。
56#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16-10-13 09:01:22 | 只看該作者
當然,誤差源的影響性質是需要區分的,但這不是對誤差類別的區分。就如同水具有汽化性質、液化性質、固化性質的區分,這種區分實際是對外界條件的區分。水還是那個水,是因為條件變了,性質表現才不同。

仍就卡尺測量案例而言。本次采用了固定量程的靜態重復讀數測量方法,分度誤差不會發生改變,自然產生系統性影響,不貢獻離散,甚至出現了標準差0.00mm的現象;但如果換一種重復測量方法,用差分法測量且每次隨機地改變量程,分度誤差就要貢獻離散了。這個說明的道理是,誤差的影響性質是測量方法條件決定的,同一誤差具有多種影響性質。誤差還是那種誤差,是因為測量方法變了才表現不同特性。

現有理論的一個邏輯敗筆就是:因為某誤差在重復測量條件下產生了系統影響,所以它就是系統誤差,所以它就不遵循隨機分布,所以它沒有標準差。。。。把影響性質和遵循隨機分布扯混了。
57#
njlyx 發表于 2016-10-13 14:30: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6-10-13 14:32 編輯
yeses 發表于 2016-10-13 09:01
當然,誤差源的影響性質是需要區分的,但這不是對誤差類別的區分。就如同水具有汽化性質、液化性質、固化性 ...


仍就卡尺測量案例而言。本次采用了固定量程的靜態重復讀數測量方法,分度誤差不會發生改變,自然產生系統性影響,不貢獻離散,甚至出現了標準差0.00mm的現象;但如果換一種重復測量方法,用差分法測量且每次隨機地改變量程,分度誤差就要貢獻離散了。這個說明的道理是,誤差的影響性質是測量方法條件決定的,同一誤差具有多種影響性質。誤差還是那種誤差,是因為測量方法變了才表現不同特性。】-------

       “測量”誤差分量的“性質”必定是與“測量”方法密切關聯的,此處“分度誤差”在不同“測量”方法下表現出不同的“性質”很正常!...對測量器具(系統)之“測量誤差”分量的所謂“性質”劃分,自然也依賴于某種“確定”的使用方法(如果有不同使用方法的話),這似乎并沒有什么難以理解的問題?... 將某個影響因素按名稱貼上永久“性質”標簽并不是專業人士以為然的做法。
58#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16-10-13 14:50:0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yeses 于 2016-10-13 14:59 編輯
njlyx 發表于 2016-10-13 14:30
【仍就卡尺測量案例而言。本次采用了固定量程的靜態重復讀數測量方法,分度誤差不會發生改變,自然產生系 ...


現有理論的一個邏輯敗筆就是:因為某誤差在重復測量條件下產生了系統影響,所以它就是系統誤差,所以它就不遵循隨機分布,所以它沒有標準差。。。。

這就是您說的永久標簽的做法。

舉一個例子:光電測距儀的加、乘常數誤差,JJG703檢定規程30多年來從未給這二誤差規定限差,多大都可以。就因為它們被認定是系統誤差(永久標簽),可以被改正,不影響精密度(精度)。

二個學派為此還一直爭執不休,互不買賬:一個認為系統誤差可以被改正,誤差大和誤差小在改正上是一樣的工作量,沒有理由要限差;另外一派則認為,系統誤差是儀器的正確度指標,應該限差。
59#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0-13 15:04: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285166790 于 2016-10-13 15:11 編輯
yeses 發表于 2016-10-12 18:12
如果VIM認為精密度和正確度是相對的,正確度也可以用標準差定量給出,那就不用再在這里爭論什么了。現在 ...


        如果所有誤差都遵循隨機誤差就沒有相關性了,相關性正是由于誤差的變化存在某種規律(不一定是周期性的)。
        在現有概念中系統誤差并不一定是恒定誤差:系統誤差又叫做規律誤差。它是在一定的測量條件下,對同一個被測尺寸進行多次重復測量時,誤差值的大小和符號(正值或負值)保持不變;或者在條件變化時,按一定規律變化的誤差。前者稱為定值系統誤差,后者稱為變值系統誤差。
       我認為按規律變化的系統誤差和大小方向完全沒有規律的隨機誤差還是有本質區別的。要說不分類我認為所有的誤差應該都歸為變值系統誤差,隨機誤差只是它的變化規律過于復雜從而暫時沒有被人認識而已,恒定系統誤差只是觀測時間不夠長而已,時間長了,沒有什么恒定不變的誤差。
60#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16-10-13 15:50:10 | 只看該作者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0-13 15:04
如果所有誤差都遵循隨機誤差就沒有相關性了,相關性正是由于誤差的變化存在某種規律(不一定是周 ...

關于誤差的規律性議題,最近有一篇論文正在審稿之中,待錄用后即拿出跟您分享。
61#
周友剛 發表于 2016-10-28 07:39:59 | 只看該作者
我是新手,不過看了報告,感覺有點認同作者。
62#
njlyx 發表于 2016-10-28 14:40:18 | 只看該作者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0-13 15:04
如果所有誤差都遵循隨機誤差就沒有相關性了,相關性正是由于誤差的變化存在某種規律(不一定是周 ...


對于單個孤立的事件(如某個因素在某次具體測量中引起的“測量誤差”值)而言,"隨機"的“含義”可能是確切的?

但對于一個“過程”(一連串的事件,如某個因素引起的“測量誤差”值序列)而言,"隨機"的“含義”也許就不那么確切了?——可能要用“隨機過程”的相關概念來加以“分類”描述:

某個因素在某次具體測量中引起的、人們尚不能“確定”的“測量誤差”值,都是一個“隨機量”(不確定量)。

某個因素在若干次具體測量中引起的、人們尚不能“確定”的若干個“測量誤差”值【都是一個“隨機量”(不確定量)】形成的“序列”便構成一個所謂的“隨機過程”:這個“隨機過程”的各個“元素”之間可能“完全無關”——是所謂“白噪聲”型的“隨機過程”,這是一種“理想化”的“隨機過程”; 這個“隨機過程”的各個“元素”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便是所謂“有色”的“隨機過程”,這是“隨機過程”的一般情形,可由“自相關函數”、“功率譜”之類的參量表達它們的“特性”(如與“白噪聲”之間的差異之類)。

經典“誤差理論”中所謂的“隨機(測量)誤差”與“系統(測量)誤差”之分,應該是對此“隨機過程”的實用分類。
63#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0-28 16:12:23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16-10-28 14:40
對于單個孤立的事件(如某個因素在某次具體測量中引起的“測量誤差”值)而言,"隨機"的“含義”可能是確 ...

總的來說我認為目前的分類方式,對于問題分析還是能起到正面作用的。對誤差不分類是葉老師的提議,請跟他探討此問題。
64#
jiliangmingong 發表于 2016-11-1 15:52:26 | 只看該作者
循規蹈矩,固化思維,不允許不同聲音的出現,這就是我們國家的教育,所以千百年來很難出一位諾貝爾科學家
65#
417120690 發表于 2016-11-2 10:43:06 | 只看該作者
老師的研究精神,這點是很令我佩服的
66#
kumar_wxf 發表于 2016-11-2 12:34:22 | 只看該作者
對于一個已經完成的測量,確實不存在還要隨機分布的誤差,但其中確實存在無法統計的誤差
67#
大俠 發表于 2016-11-2 16:08:02 | 只看該作者
我大學的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的教材是合肥工業大學的費業泰教授編寫的,樓主懂我的意思?
68#
羅曼 發表于 2016-12-1 16:22:34 | 只看該作者
您的理論在專家看來是顛覆性的,是對他們學識水平的挑戰,人家心里當然不爽了!看開點吧!
69#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16-12-2 22:24:42 | 只看該作者
多日沒來,一并謝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3 19: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首页 | www.人人干| 男女高潮又爽又黄又无遮挡| 扒开双腿猛进湿润18p| 国产凸凹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 黑人巨鞭大战丰满老妇| 日韩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45分钟|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视频网| 丰满岳乱妇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成年网站在线看| 公交车忘穿内裤被挺进小说白 |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色yeye香蕉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护士又湿又紧我要进去了|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jjizz全部免费看片|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 理论片高清免费理论片|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互换|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 青青草国产免费|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一个人看的片免费高清大全| 波多野结衣绝顶大高潮|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老子影院午夜理伦手机| 大香伊蕉国产av|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视频二区好吊色永久视频|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