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數據] 正負公差與測量工具選擇?

[復制鏈接]
26#
薛偉婷 發表于 2020-12-8 16:30:22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09-9-19 16:41
國家標準GB/T3177《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第5.1條規定,測量設備引起的測量不確定度與工件公差的比值分為3 ...

版主,您好,最近關于計量確認可看了很多的資料:總結出以下幾點,能否在百忙之中幫忙看下是否正確:
(1)首先根據顧客要求或工藝要求,導出測量過程的測量要求;記做:U(測量過程的測量要求)
a. 即為控制限的1/3~1/10,我看GB/T3177-2009中規定一般的線性尺寸要求為控制限的1/10,1/6和1/4,請問這里所提到的1/3~1/10和GBT3177里面規定的1/10~1/4意思是一樣的嗎?1/10~1/3這個系數是不是也是源于GBT3177?

b.我看版主在答疑的時候,根據JJF1094,強調過校準或者檢定的過程這個系數才選擇1/6,對于工廠的測量過程來說是不是最高到1/10也就足夠了?這里可不可以用測量能力指數進行反驗證?
c.關于控制限我還有幾個疑問:雙邊控制限可以計算,直接帶公差的,公差帶即為控制限;單邊控制限如何確認其控制限?比如>或<一數值?這個風險系數如何選擇?有沒有指導性的文件?還有一類是最小值<a<最大值,這個控制限該如何導出?請問是否有相關的文件可以參考?
(2)根據測量過程的測量要求導出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
考慮這個測量過程影響測量結果的主要因素是測量設備,則默認為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為測量要求的90%,U允=U(測量設備的測量要求)*90%,即預期使用的測量設備的最大允許誤差為±U允還是±1/2U允(因為上邊計算的是公差帶,計算最大允許誤差時應該除以2,)請問這樣計算是否可以?
(3)用導出的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和測量設備本身的技術參數(設備本身說明書中的最大允許誤差或者精度要求)相對比?只要是設備本身的最大允許誤差小于導出的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就滿足預期使用的要求;
(4)所謂的計量確認,首先是確認證書本身合格與否;其次我認為是驗證證書中的示值誤差小于設備本身的最大允許誤差即為合格?(上邊三步其實是在設備選型的時候就應該確認完畢的,后續的計量確認也不應該在變動了,而不是校準合格之后再反推的,對不?)
(5)另外關于GBT3177中的計量器具的選擇準則:計量器具的測量不確定度允許值U1為測量不確定度U的90%,(U為工件公差的1/10,6/10,4/10)這里面的導出的計量器具的測量不確定度是否就是計量器具的最大允許誤差±U1還是±1/2U1,請問對嗎?
以上是我的愚見,
還望版主在百忙之中幫我看看我分析的對不對?非常感謝;期待您的回復
27#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2-9 00:03:48 | 只看該作者
薛偉婷 發表于 2020-12-8 16:30
版主,您好,最近關于計量確認可看了很多的資料:總結出以下幾點,能否在百忙之中幫忙看下是否正確:
(1 ...

 ?。?)答:由顧客要求或工藝要求,導出測量過程的測量要求U后
  a. U為控制限T的1/3~1/10,即U≤T/3為常說的“三分之一原則”。GB/T3177-2009中規定一般的線性尺寸要求為控制限的1/10,1/6和1/4,這里1/10,1/6和1/4均在1/3~1/10之間,且均≤1/3,所以說GBT3177的規定是1/3原則在線性尺寸測量領域中的具體應用,應該說GBT3177的規定源于“三分之一原則”,源于三分之一原則一般情況下U的大小取控制限T的1/10~1/4。
  b.三分之一原則是“U≤T/3,根據測量的風險大小一般取比值k=U/T在(1/3~1/10)之間”。1/3是顧客的最低要求,1/10是測量機構的成本承受力,因此兼顧顧客要求和測量成本,風險小k向1/3傾斜,風險大k向1/10傾斜。JJF1094是針對檢定、校準、型式評價這三個測量過程的規定,顯然測量設備的檢定、校準、型式評價的風險大于一般產品質量檢驗的風險,根據這個原則,JJF1094在1/3~1/10之間選擇了(1/6)T,將T=2MPEV代人,可得U≤(1/3)MPEV。所以說U≤(1/3)MPEV是JJF1094在測量設備檢定、校準、型式評價等測量領域中的具體應用。對于工廠的測量過程來說選擇1/3也就足夠了,但對風險較大的產品的測量過程,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k,例如量具和儀器制造業的關鍵參數測量應該選擇1/6,比較重要的機械產品關鍵幾何量參數選擇1/6甚至1/10,軍工產品的重要參數測量選擇1/10甚至更小,風險特別大的產品關鍵參數測量應不計測量成本選擇更小的比值k,甚至選擇k<1/20。測量能力指數Mcp是1/3原則的另一種說法,兩者是一回事,這里完全可以用測量能力指數進行驗證和反驗證。
  c.關于控制限,雙邊控制限的確可以計算,公差帶寬度即為控制限。單邊控制限是只允許不大于某個值(a≤Δ),或只允許不小于某個值(a≥Δ),只有允許的最大極限值或最小極限值,另一個允許的極限值不受限制,可以小到-∞或大到+∞。此時控制限T的確定用上下兩個極限值相減無法求得,只能用限定的那個最大值或最小值確定??烧J為控制限T為允許的極限值Δ的10%~1%,同樣是風險小向10%傾斜,風險大向1%傾斜。
28#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2-9 00:19:00 | 只看該作者
  (2)答:根據測量過程的測量要求導出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考慮這個測量過程影響測量結果的主要因素是測量設備,則默認為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為測量要求的90%,U允=U(測量設備的測量要求)×90%。不確定度U沒有正負號,因此所用測量設備的最大允許誤差Δ給測量結果引入的不確定度為U允,不是±(1/2)U允。因為所用測量設備的最大允差Δ給測量結果引入的不確定度為U允概念上完全不同,數量級上近似相等,而最大允差Δ有正負號,所以計算最大允許誤差時最大允差Δ≈U允,或±Δ≈±U允。
2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2-9 01:12:03 | 只看該作者
  (4)答:
  “所謂的計量確認,首先是確認證書本身合格與否,其次是驗證證書中的示值誤差小于設備本身的最大允許誤差即為合格”的說法基本上錯誤,這種驗證屬于計量檢定的要求,這是驗證滿足檢定規程的要求。“計量確認”不管該測量設備自身是否滿足檢定規程要求(是否檢定合格),看檢定或校準證書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得到該測量設備的“身體健康各項參數體檢狀況”?!皺z定合格”的信息也只是得知該測量設備的“示值誤差”體檢結果沒超過檢定規程的最大允差Δ。計量確認是將通過檢定/校準證書得知的“身體狀況”(是否超過了最大允差,實際情況到底多大),然后將實際“體檢結果”與“崗位標準”(即前述導出的測量過程對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相比較,判定測量設備的實際“身體狀況”是否滿足測量過程對其“預期使用要求”。滿足預期使用要求的無論是否檢定合格,即便檢定不合格,仍簽發計量確認合格標識,允許使用,不滿足預期使用要求的,即便檢定合格,也仍然要簽發計量確認“禁用”標識,禁止在該測量過程中使用該測量設備。
  “設備選型”屬于“測量過程設計”過程的一部分工作,不屬于“計量確認”過程。測量過程設計是產品開發、工藝設計等工程技術人員的職責。計量確認員的職責僅僅是將測量設備“體檢”(即檢定或校準)結果與測量過程設計者給出的“崗位標準”(計量要求)相比較,判定其實際“身體狀況”是否滿足測量過程設計給出的預期使用要求。測量過程設計好比是制定“崗位標準”,計量確認好比是對測量設備的招聘。測量過程設計在前,測量過程實施在后。然后才輪到測量設備的檢定/校準,最后才輪到測量設備的計量確認。經計量確認合格的測量設備才能“被聘上崗”,才允許該測量設備到指定的測量過程崗位工作。
30#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2-9 01:45:35 | 只看該作者
  (5)答:關于GBT3177中的計量器具的選擇準則:計量器具的測量不確定度允許值U1為測量不確定度U的90%,U為工件公差的1/10,6/10,4/10。這里面的90%是考慮到了“安全裕度”。U應該是測量過程的不確定度,U1是測量設備給測量過程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
  在計量要求導出時,常說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占測量過程的計量要求的90%,就是基于這個道理。但千萬不能教條到一律如此處理。在大尺寸測量或環境條件變化劇烈、被測件與測量設備材質線膨脹系數差異很大時,就不能估計為占90%,有可能要估計占80%甚至占50%。日常工作中因為U1占了U的絕大部分,也常常省略那個10%,認為U≈U1,這種情況最常用于工藝紀律檢查人員、管理體系內審人員、質量管理員等現場巡查時使用,非常容易并快速判定生產人員使用的工藝是否設計錯誤,質量檢驗員選用測量設備是否錯誤,從而及時發現測量過程設計和測量過程實施中的不符合項。許許多多的檢定規程、校準規范設計檢定/校準方法時,常常規定計量標準的最大允差是被檢對象的最大允差的1/3以下,這種規定就是基于認為U≈U1。
  導出的計量器具的測量不確定度是否就是計量器具的最大允許誤差±U1還是±1/2U1,在你的第一個問題中我已經回答,就不重復了。
31#
薛偉婷 發表于 2020-12-9 11:13:19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2-9 01:45
 ?。?)答:關于GBT3177中的計量器具的選擇準則:計量器具的測量不確定度允許值U1為測量不確定度U的90%, ...

非常感謝版主的回復,我終于弄明白了,非常感謝
32#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2-10 00:09:52 | 只看該作者
薛偉婷 發表于 2020-12-9 11:13
非常感謝版主的回復,我終于弄明白了,非常感謝

  對不起,你的第(3)問被漏掉了,現補充回答如下:
  問:(3)用導出的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和測量設備本身的技術參數(設備本身說明書中的最大允許誤差或者精度要求)相對比?只要是設備本身的最大允許誤差小于導出的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就滿足預期使用的要求?
  答:話沒有錯。不過要注意,導出的測量設備計量要求是測量設備給測量過程(或測量結果)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1,測量設備“本身的技術參數”是設備說明書或檢定規程與校準規范中給出的最大允許誤差Δ。
  因測量設備給測量過程(或測量結果)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1占測量過程不確定度U的絕大部分,人們常常視U1≈U。而U1主要由測量設備的示值誤差Δ引起,Δ≈U1,所以也就把導出的測量設備計量要求U1視為其最大允許誤差Δ了。正因如此,你說的“只要設備本身的最大允許誤差Δ小于導出的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U1,該測量設備就滿足測量過程的預期使用要求”這句話才有了合理性。但,話雖合理,卻千萬不能因此而混淆“測量不確定度”與“最大允許誤差”兩個概念。測量不確定度是用于評判測量過程是否值得信賴的參數,最大允許誤差是用來評判被測對象是否合格的參數?!坝嬃看_認”的目的是確認測量設備用在測量過程中是否可信(可靠),因此要使用“測量不確定度”U1。這種計量確認就是把設備的最大允許誤差Δ(近似)當成U1來使用,確認該測量設備用于指定測量過程是否可信,并非使用“最大允差”Δ的真實含義。
33#
路云 發表于 2020-12-12 23:33:15 | 只看該作者
薛偉婷 發表于 2020-12-8 16:30
版主,您好,最近關于計量確認可看了很多的資料:總結出以下幾點,能否在百忙之中幫忙看下是否正確:
(1 ...

a. 即為控制限的1/31/10,我看GB/T31772009中規定一般的線性尺寸要求為控制限的1/10,1/61/4,請問這里所提到的1/31/10GBT3177里面規定的1/101/4意思是一樣的嗎?1/101/3這個系數是不是也是源于GBT3177?

您這里所說的“即為控制限的1/31/10”的說法,出處源自哪里?

5)另外關于GBT3177中的計量器具的選擇準則:計量器具的測量不確定度允許值U1為測量不確定度U90%,(U為工件公差的1/10,6/10,4/10)這里面的導出的計量器具的測量不確定度是否就是計量器具的最大允許誤差±U1還是±1/2U1,請問對嗎?

請問,您這里所說的“U為工件公差的1/10,6/10,4/10”出自GB/T3177的哪一條哪一款?我沒有看到“6/10”和“4/10”的比例。

34#
薛偉婷 發表于 2020-12-17 09:57:53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0-12-12 23:33
a. 即為控制限的1/3~1/10,我看GB/T3177-2009中規定一般的線性尺寸要求為控制限的1/10,1/6和1/4,請問 ...

您好,前輩,不好意思,好幾天沒來論壇了,才來回答:
a. 即為控制限的1/3~1/10,我看GB/T3177-2009中規定一般的線性尺寸要求為控制限的1/10,1/6和1/4,請問這里所提到的1/3~1/10和GBT3177里面規定的1/10~1/4意思是一樣的嗎?1/10~1/3這個系數是不是也是源于GBT3177?

您這里所說的“即為控制限的1/3~1/10”的說法,出處源自哪里?
答曰:1/3我是逛了好多論壇,看到的,具體出自哪里,當真不清楚;我也一直想找這個理論依據,可是都說是計量通用的規則,具體的出處不詳;

(5)另外關于GBT3177中的計量器具的選擇準則:計量器具的測量不確定度允許值U1為測量不確定度U的90%,(U為工件公差的1/10,6/10,4/10)這里面的導出的計量器具的測量不確定度是否就是計量器具的最大允許誤差±U1還是±1/2U1,請問對嗎?

請問,您這里所說的“U為工件公差的1/10,6/10,4/10”出自GB/T3177的哪一條哪一款?我沒有看到“6/10”和“4/10”的比例。
答曰:我剛才看了以下,是我寫錯了,是1/10,1/6,1/4,不好意思。
35#
路云 發表于 2020-12-17 22:58:50 | 只看該作者
薛偉婷 發表于 2020-12-17 09:57
您好,前輩,不好意思,好幾天沒來論壇了,才來回答:
a. 即為控制限的1/3~1/10,我看GB/T3177-2009中 ...

1/3我是逛了好多論壇,看到的,具體出自哪里,當真不清楚;我也一直想找這個理論依據,可是都說是計量通用的規則,具體的出處不詳;

JJF 11042003《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編寫規則》有關“量傳比”有如下規定:

國防軍工領域的“量傳比”要求更嚴:

但無論是不確定度U1與不確定度U2之比,還是不確定度U與最大允許誤差絕對值MPEV之比,都是兩個“半區間寬度”之比

U(不確定度)/T(公差)之比則是“半區間寬度”與“全區間寬度”之比,比值1/10、1/61/4轉換成“半區間寬度”之比的比值,就應該是1/51/3、1/2。

36#
薛偉婷 發表于 2020-12-18 13:08:30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0-12-17 22:58
1/3我是逛了好多論壇,看到的,具體出自哪里,當真不清楚;我也一直想找這個理論依據,可是都說是計量通用 ...

前輩,
   您好,那我還有些問題,請教您一下,
關于GB/T 3177-2009中關于計量器具的選擇,U1為T的1/4,1/6,1/10,針對這個U1,我們如何選擇計量器具呢?因為計量器具的說明說里面并沒有給U1值,更多的而是最大允許誤差。
37#
路云 發表于 2020-12-18 15:07: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0-12-18 15:11 編輯
薛偉婷 發表于 2020-12-18 13:08
前輩,
   您好,那我還有些問題,請教您一下,
關于GB/T 3177-2009中關于計量器具的選擇,U1為T的1/4,1 ...

關于計量器具的主要計量技術指標,有用不確定度U表示的(如:福祿克生產的數表),但多數都是用“最大允許誤差MPE”(有的是以最大相對允許誤差的形式)給出。盡管生產商給出的“擴展不確定度U的最大允許值”與“最大允許誤差絕對值MPEV”的定義概念不同,但兩者的量值大小基本上是相當的。即:計量器具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區間允許寬度,與允許的誤差限區間寬度大致相等(即:UMPEV)。計量器具生產廠家通常都是將產品按照準確度等級,將規定的UMPEV系列化了。按照GB/T31776.1條和第6.2條的要求,你只要將1中給出的u1(u10.9×T×(1/10、1/6、1/4))作為計量器具的選型依據,選擇U(或MPEV)最接近但又不大于u1的計量器具作為該使用場合的測量設備就OK了。

38#
薛偉婷 發表于 2020-12-18 15:32: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薛偉婷 于 2020-12-18 15:35 編輯
路云 發表于 2020-12-18 15:07
關于計量器具的主要計量技術指標,有用不確定度U表示的(如:福祿克生產的數表),但多數都是用“最大允許誤 ...


前輩,首先感謝您的回復,對此我有以下疑問,那么可以根據最大允許誤差進行計量器具的選擇了,那么計量確認的時候,首先計量確認定義為:計量確認是為確保測量設備符合預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組操作。通過定期對測量器具的性能評價,與使用要求進行對比驗證,保證測量器具符合測量管理體系的要求‘’我是否可以簡單理解為校準證書中的該檢測點的示值誤差(這個檢測點就是平時產品檢測的檢測點)在導出的計量器具的最大允許誤差之內即可?

更確定的應該說示值誤差+證書中的擴展不確定度在導出的計量器具的最大允許誤差范圍即可?
39#
路云 發表于 2020-12-18 22:29: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0-12-18 22:39 編輯
薛偉婷 發表于 2020-12-18 15:32
前輩,首先感謝您的回復,對此我有以下疑問,那么可以根據最大允許誤差進行計量器具的選擇了,那么計量確 ...

“計量確認”應該只是針對“校準”,“檢定”屬于法制計量范疇的活動,它的合格判據是測量設備的法定計量要求,合格就能用,不合格就禁用,這是計量法的規定,不得違之?!靶省眲t屬于用戶自主溯源的市場行為,其合格判據是測量設備使用場合對測量設備的預期使用的計量要求,所以“校準”通常不作符合性判定,用戶取回后必須做“計量確認”進行合格判定。

測量設備經校準后,校準機構通常都會依據校準規范的要求,在出具的《校準證書》中給出覆蓋全量程有效測量范圍內各校準點的“示值誤差”(或“修正值”)和“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有的證書只給出最大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在進行“計量確認”時,如果測量過程是進行不修正測量,那么就要看《校準證書》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U”(即測量設備“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是否>1/3“被測對象的測量要求”(即:是否U1/T/2成立)。如果等式不成立,那么用測量設備的“實際示值誤差”進行合格判定時,就可以不考慮U對符合性判定的影響。如果等式成立,則應考慮U對符合性判定的影響,即:除了用“實際示值誤差”判定是否合格外,還要用“實際示值誤差的絕對值+U”來進行符合性判定。

如果測量過程是進行修正測量,那么就只需考慮U是否滿足“U1/T/2”,滿足則“計量確認合格”,不滿足就“不合格”(禁用)。

1:以上第二段所說的1/3原則,不是測量設備選型的1/3原則,而是進行符合性判定時是否需要考慮不確定度影響的1/3原則。

注2:以上第三段所說的1/3原則,是測量設備選型的1/3原則。但這種操作只是通常的常規做法(即:測量設備的不確定度優于被測對象公差T區間半寬度的1/3)。對于GB/T317720096.1條而言,上述公式中的“1/T/2”,應對應的、檔分別為0.9×T/10、0.9×T/6、0.9×T/4(標準用的是uT全寬度的比值1/101/61/4)。

40#
薛偉婷 發表于 2020-12-21 16:54:36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0-12-18 22:29
“計量確認”應該只是針對“校準”,“檢定”屬于法制計量范疇的活動,它的合格判據是測量設備的法定計量 ...



引用老師的回答:
“計量確認”應該只是針對“校準”,“檢定”屬于法制計量范疇的活動,它的合格判據是測量設備的法定計量要求,合格就能用,不合格就禁用,這是計量法的規定,不得違之?!靶省眲t屬于用戶自主溯源的市場行為,其合格判據是測量設備使用場合對測量設備的預期使用的計量要求,所以“校準”通常不作符合性判定,用戶取回后必須做“計量確認”進行合格判定。

測量設備經校準后,校準機構通常都會依據校準規范的要求,在出具的《校準證書》中給出覆蓋全量程有效測量范圍內各校準點的“示值誤差”(或“修正值”)和“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有的證書只給出最大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在進行“計量確認”時,如果測量過程是進行不修正測量,那么就要看《校準證書》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U”(即測量設備“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是否>1/3“被測對象的測量要求”(即:是否U>1/3×T/2成立)。如果等式不成立,那么用測量設備的“實際示值誤差”進行合格判定時,就可以不考慮U對符合性判定的影響。如果等式成立,則應考慮U對符合性判定的影響,即:除了用“實際示值誤差”判定是否合格外,還要用“實際示值誤差的絕對值+U”來進行符合性判定。

關于這條:我理解的是:首先確定校準結果的符合性,也就是校準證書是否合理(即U95<1/3丨MPEV丨);其次判定是就是證書中示值誤差在導出來最大允許誤差范圍之內即可(這么比較是因為三個原因:之前我們討論的導出來的不確定度和△近似相等,其次是因為我們買的長度類設備都是只有最大允許誤差,而沒有不確定度;最后是因為證書中的計量特性只有示值誤差,沒別的),老師,不知道這樣理解是否對?

41#
路云 發表于 2020-12-22 09:25: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0-12-22 09:44 編輯
薛偉婷 發表于 2020-12-21 16:54
引用老師的回答:
“計量確認”應該只是針對“校準”,“檢定”屬于法制計量范疇的活動,它的合格判據 ...

我理解的是:首先確定校準結果的符合性,也就是校準證書是否合理(即U951/3MPEV丨);其次判定是就是證書中示值誤差在導出來最大允許誤差范圍之內即可(這么比較是因為三個原因:之前我們討論的導出來的不確定度和△近似相等,其次是因為我們買的長度類設備都是只有最大允許誤差,而沒有不確定度;最后是因為證書中的計量特性只有示值誤差,沒別的)

對于每一臺測量設備而言,并不一定都是U951/3MPEV。“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U”與“示值重復性R”的功能相當,都是測量結果離散程度的定量表征。有許多測量設備的“最大允許誤差的絕對值MPEV”與“示值重復性R”的技術要求是一致的。你不能說U951/3MPEV,校準結果才是合理的。U95無論多大,都是測量設備實際計量特性的真實寫照。我覺得這里的“MPEV”應該是用該測量設備進行測量時的被測對象的“MPEV”(即:被測對象的測量要求),而不是該測量設備本身的“MPEV”。U95大于被測對象的MPEV,只表明該測量場合使用該測量設備,所獲得的測量結果的可靠性降低。

你們購買的長度類設備都是只有最大允許誤差,而沒有不確定度,這是測量設備生產廠家給出的技術要求,你完全可以以“校準”方式溯源,承校機構也一定會在《校準證書》中給出“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如果你以“非強制檢定”的方式溯源,也可以要求承檢機構在《檢定證書》或《檢定結果通知書》中給出“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注:以“非強制檢定”方式溯源,只宜在測量設備使用場合預期使用的計量要求,與測量設備的法定計量要求一致時實施)。

42#
pirlor 發表于 2020-12-22 11:46: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pirlor 于 2020-12-22 12:14 編輯

各位老師的回復很受啟發,借用此圖探討一下:






兩側為上下公差限,當測量過程uc≤1/3*T/2時,可以得出測量結果落在公差范圍內的概率≥0.9973,也就是說,誤判概率≤0.0027。

問題是:對于實際工作中的測量過程,我們手里的往往是一個測量設備的MPE,對于MPE和測量uc的關系,能否給出一個嚴格、準確的指導性的規范,而不是去定性的描述?否則,就要對測量過程進行不確定度評定,以驗證uc和T。

當前產業計量飛速發展,用戶對計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貼的問題很典型,是測量過程的基本問題,計量不應局限于檢定和校準,也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工作
43#
路云 發表于 2020-12-22 15:40: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0-12-22 15:43 編輯
pirlor 發表于 2020-12-22 11:46
各位老師的回復很受啟發,借用此圖探討一下:

您這里所說的uc,應該是指用測量設備進行測量,所得“測量結果的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由“測量過程”的人、機、料、法、環五因素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合成得到),而不是所使用的測量設備“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即“測量過程”的“機”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這個原則可以作為對測量結果進行符合性判定的原則,但不是對測量設備是否適用于該測量過程的符合性判定(即“計量確認”)的原則。對于一個測量過程來說,通常都要求“測量過程的擴展不確定度U95”(理論上應該是“測量過程”的人、機、法、環四因素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合成擴展得到,唯獨不包括被測對象“料”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優于被測對象誤差限(或“公差”)區間半寬度的三分之一,即:U951/3(T/2)。正是由于絕大部分的測量過程無法將被測對象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分離出來進行單獨的評定,所以才引入了“校準和測量能力CMC”(也是用U95表示)的概念,將其視為“測量過程的擴展不確定度”。在對人、法、環三因素進行了嚴格限定的情況下,這個U95中,測量設備“機”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就成了主要貢獻分量,所以在“測量過程”的識別、設計過程中,測量設備的選型就成了關重點。通常的原則就是要求所選測量設備的“最大允差絕對值MPEV”<1/3(T/2),或“測量設備的不確定度U”<1/3(T/2),兩者通常都是作為對校準后的測量設備進行“計量確認”的合格判據。

44#
維尼熊 發表于 2021-9-6 16:09:46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9-9 06:45
  符號T表示控制限的概念,表示允許的上下極限之差的絕對值,屬于全寬,因此在幾何量計量的國際標準《 ...

cnas GL015有類似表述,測量不確定度為U,2T為上下限之差。
45#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1-9-7 06:16:18 | 只看該作者
維尼熊 發表于 2021-9-6 16:09
cnas GL015有類似表述,測量不確定度為U,2T為上下限之差。

  因為cnas GL015的4.1.6 條的注1說:“測量不確定度為U,上下限的區間為2T,其中T=(上限-下限)/2”,這意味著該標準設定了T為控制限的“半寬”,而不是“全寬”的“控制限”。代號所代表的含義可以任意設定,要注意看文中對代號的含義說明。
  國際上,符號T均代表“全寬”,代表最大值減去最小值,因此國際標準常常用T代表“公差”,代表“控制限寬度”,常常用IT代表“國際公差”。對于誤差、偏差等“半寬”的概念,常常用δ、Δ、a等符號代表。cnas GL015偏偏使用了國際上常常代表“全寬”的符號T代表“半寬”的概念,這種用法在國際上并不常見。
  但符號就是符號,符號代表的含義可以由作者自行設定,除非強行規定某符號只能代表什么含義,例如JJF1059.1就強制規定u和U就只能分別代表標準不確定度和擴展不確定度,只能代表半寬,不能代表全寬。因此要仔細看作者的具體解說。
46#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1-9-7 06:37:28 | 只看該作者
另外,符號e也常常用來代表“半寬”,在國家六大基礎標準的“極限與配合”標準中,符號e代表“偏差”,上偏差用es,下偏差用ei。上偏差減去下偏差為公差T,即es-ei=T。不管es和ei的正負號是什么,也不管它們的絕對值是否相等,es-ei永遠是寬度,永遠為正,因此符號T所代表的公差永遠是“全寬”,永遠為正。
47#
BJSHZC 發表于 2021-11-13 22:33:52 | 只看該作者
關于1/3的出處,應該出自JJF1094-2002《測量儀器特性評定》U95<1/3MPEV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1 09: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人与zxxxx与另类| 8x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达达兔午夜起神影院在线观看麻烦| 稚嫩进出嗯啊湿透公交车漫画|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中文| 国产在线色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影视| 欧美影院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无内裤护士|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色伊人|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放孕妇|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 成年女人免费碰碰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 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对白| 日本丰满www色| 国产精品哟哟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电影院| 99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香|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 婷婷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免费99热在线观看| 丝袜交kingfootjob| 香港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无吗高清免费视频| 国产超碰人人做人人爽av|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黄色三级电影网址|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五月婷婷在线视频| 野花社区在线观看www| 宅男lu66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