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是人體或其他哺乳動物中含氮物質代謝的主要最終產物,由氨與二氧化碳通過鳥氨酸循環而縮合生成,主要隨尿排出。據有關文獻報道: 當人體尿素的含量超過了自身的吸收能力之后, 將會對人體的肝、腎、肺泡等造成危害。但是, 現今的社會里, 食品里摻雜尿素的一些食品問題層出不窮, 例如為了提高奶制品和飼料等的蛋白質含量, 一些不法商家會將尿素摻雜進去; 而在我們身處的環境中也同樣存在著尿素超標的問題, 有些游泳池為了方便和節約成本很少更換游泳池水, 一段時間后尿素濃度會偏高從而影響人們健康, 現在有很多游泳池已經實行了GB9667-1996, 該標準中明確規定游泳水的尿素含量小于或等于3.5 mg/L。縱觀這些問題, 尿素的檢測在臨床診斷、水質監控和食品科學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尿素檢測儀是目前檢測尿素含量的一個常用檢測儀器,是基于比色原理,被測溶液中的尿素成分與儀器配套試劑反應顯色,目前市場上的尿素檢測儀的顯色原理分為三種,第一種為二乙酰一肟-安替比林法,在強酸加熱條件下,尿素與二乙酰一肟及安替比林反應呈現黃色,在波長460nm處有最大吸收峰;第二種為二氯異氰脲酸鈉-麝香草酚法,尿素與二氯異氰脲酸鈉、麝香草酚在可溶性淀粉存在下,生成一種黃色化合物,該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長同樣為460nm,在0~70μmol/L范圍內符合郎伯比爾定律;第三種為脲酶靚藍法,脲酶水解尿素時生成的氨態氮在強堿介質中和苯酚鈉及次氯酸鈉反應,形成藍綠色靚酚,最大吸收波長為610nm。 尿素分析儀結構簡單,體積小巧、便攜,相對于龐大的臺式分光光度計,更適合現場檢測,各層級環境衛生監測中心均有配備。由于該儀器應用普遍,有必要立項建立尿素檢測儀計量校準技術依據。 目前,國內外尚無尿素檢測儀的計量校準方法,我國尚未出臺有關尿素檢測儀器的檢定規程或者校準規范,為了提高和保證尿素檢測儀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實現各品牌型號的尿素檢測儀的檢測結果的可比性,有必要根據尿素檢測儀的原理與技術特性,研究其技術指標和校準方法,來公正地評價儀器的各項性能指標,確保尿素檢測儀測量結果的量值具有溯源性、準確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