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6-6-7 08:09 編輯
- 誤差合成法公式推導中系統誤差恒值的時間要求 - 史錦順 - 誤差是測得值與被測量真值的差距。 誤差元是測得值減真值。 誤差范圍是誤差元絕對值的一定概率(大于99%)意義上的最大可能值。 - 誤差元,有隨機的(在一場測量的N次測量中,大小符號都在變化),也有恒值的。這是誤差量的性質。按性質,誤差被劃分為為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 - 測得值是測量機制中,各種因素共同構成的結果。函數的誤差,取決于各個分項誤差。 推導誤差合成法的公式,要根據各分項誤差的作用機理。誤差合成法必須符合誤差的性質,反映誤差的性質。 現代誤差理論一律地取“方和根”,忽視了誤差性質上的不同。交叉系數理論給出的結果是,合成法取決于誤差的性質或系統誤差的數量,這就反應了誤差性質的不同。 - 測量量值的方式,是測量N次取平均。這個統計平均時間稱“統計時間”。 討論誤差合成公式時,所認定的分項誤差的性質,是指“統計時間”內的性質。 誤差合成法公式推導中系統誤差恒值的時間要求,是統計時間。 - 有人說,系統誤差就長期來說并不是恒值。是的,使用的恰當,物盡其用,系統誤差的變化有接近誤差范圍指標值的。如頻率計準確度指標是5E-8,頻率源是高穩晶振,如果此晶振的老化規律穩定、精確測得其日老化率為+2e-10,,則校頻時,可置晶振的頻率為-4E-8,一年內變化到不超過+4E-8,這樣可使頻率計有5E-8的準確度指標。而計量時把頻率精確地調準到1E-10,而一年內可能達到+7E-8,反而超標了。 這樣的系統誤差變化,是筆者多次面對的。筆者所說的“恒值”,從來沒說過它永久不變。 - 那么在“交叉系數決定合成法”的公式推導中,要求“系統誤差保持恒值”的時段是多大呢?僅僅是統計平均時間,就是一場N次測量所用的時間,大致是幾分鐘到幾小時。在這短短的時段內,“系統誤差保持恒值”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 - 系統誤差的長時間后的變化,不影響關于“交叉系數決定合成法”的道理。因為決定誤差大小的,是統計時間內的誤差量的性質。在統計時間內,隨機誤差大小符號都在變化,20個(或100個)隨機誤差元在交叉項中,相互抵消,隨機誤差間合成,隨機誤差與一項系統誤差合成,交叉系數都近于零,誤差可取方和根。兩項系統誤差合成,在統計時間內,兩個系統誤差都是恒值,由它們決定的交叉系數,是+1或-1。就是說,是絕對和,或者是絕對差。誤差范圍的定義是誤差元絕對值的最大可能值,因此交叉系數要取+1,合成方法應是絕對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