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440407201.jpg (52.05 KB, 下載次數: 108)
下載附件
2016-3-15 08:07 上傳
3月9日,山西代表團小組會議結束時,《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吳清海,吳清海說話輕松詼諧,三句話不離本行,古今中外、引經據典,向本報記者闡述和剖析了質量強國戰略與計量工作的重要性。
吳清海說,國家提出質量強國戰略,并準確說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第五篇、第四節(第39頁)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全面強化企業質量管理,開展質量品牌提升行動,解決一批影響產品質量提升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加強商標品牌法律保護、打造一批有競爭力的知名品牌。建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支持企業提高質量在線檢測控制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能力。完善質量監管體系,加強國家級檢測與評定中心、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
吳清海強調,計量是信息化和科學研究的“先行官”、軍事上的“戰斗力”、國民活動中的“物化法官”,是國家強化質量管理的第一基礎。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戰國策·秦策三》記載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故秦無敵于天下。吳清海說,“計量在當今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科技要發展,計量要先行。應建設新一代量子計量基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