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乳業專家宋亮表示,讓第三方檢測介入,一方面可以保護奶農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能夠對奶質進行分級管理,值得推廣和嘗試,但目前仍很難大面積實施。 去年開始出現的中國奶價難題讓不少奶農遭遇了損失,在農業部介入后,各地方政府、行業協會也參與到這場"奶價保衛戰"。 本月起開始實施的《青海省穩定奶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青海將利用6年時間,逐步建立起以適度規模養殖為主體、奶牛養殖大戶為補充的奶牛發展模式,在產業化龍頭企業全面建立起生鮮乳第三方檢測定價機制。 記者發現,在生鮮乳價格管理方面,青海、河北、山東等省份均提到了第三方檢測,希望以此來確定生鮮乳的質量,從而確定或調整價格。 但乳業專家宋亮表示,讓第三方檢測介入,一方面可以保護奶農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能夠對奶質進行分級管理,值得推廣和嘗試,但目前仍很難大面積實施。 宋亮告訴記者,現在不少省份生鮮乳的收購價格,都按照政府最低保護價,這是參照了黑龍江省的模式,通過政府指導的最低價格、按照養殖戶的養殖規模等最終確立收購價格。 山東省奶業協會會長張志民認為,"總體來講,現在乳品質量檢測的機構也相對不健全,能力不足,設備跟不上。" 上海市奶業行業協會專職副秘書長曹明是向記者介紹,上海市已經實施第三方檢測定價多年,每天每個牧場交的奶都要抽樣進行第三方檢測,檢測結果作為結算價格的一個重要依據。 "第三方檢測機構與雙方都沒有利益關系,都有國家檢測機制?,F在上海每天都在檢測,每個牧場抽一個樣,上海一共100多個牧場,到實驗室后,檢測一個小時就做完了。"曹明是介紹說,"每10天的指標進入數據庫,方便政府和協會對奶質量進行監控,并根據結果進行業務指導。" 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進行生鮮乳第三方檢測的是上海市乳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在價格方面總體實行的是"按質論價"。檢測中,脂肪、蛋白、體細胞、微生物、冰點等指標都將看作價格依據,此外奶場規模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質量達不到標準的生鮮乳就被拒收。 為何這種定價方式能夠在上海施行?張志民認為,這是因為上海的奶牛飼養相對集中,并且數量較少,而其他地區奶牛養殖相對分散。 "要很好地推廣這種模式,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最重要的是國家出臺關于生鮮乳第三方管理和監督的相關辦法和法律法規,建立檢測評級,并建立起誠信體系,從而使得第三方檢測機構能夠做到公正透明。"宋亮說,"但要從根本改變,奶農需真正建立起家庭牧場,而不是散養,從而才能像上海一樣實施每天檢測。"每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