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稱,預計2016年底前全國大中型城市將初步實現公共交通“一卡通”的跨市域、跨交通方式使用,到2020年前將基本實現全國范圍內跨市域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全國聯網。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主任馬虹認為,推行“一卡通”的互聯互通應該遵循規劃指導,標準先行,市場協調,政府調節的原則, “一卡通”互聯互通的基礎是各地標準的統一。由住建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制定的《城鎮建設智能卡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 50918-2013)將于2014年6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智能卡領域的首個工程建設國家標準,也是第一個具有強制性的智能卡領域工程建設國家標準。 一直以來,住建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就致力于制定并推行“一卡通”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全國440多個擁有IC系統的城市中,依照住建部制定的標準的共有160多個,發卡量達4.2億,包括北京市民使用的“市政交通一卡通”、鄭州市民使用的“綠城通”以及福州市民使用的“榕城一卡通”均在住建部制定的標準體系之下。這些“一卡通”不僅承擔了公共交通刷卡消費的功能,還能夠在餐館、超市等場所進行小額消費。 在此基礎上,住建部于2008年開始開展了“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工作”,歷經5年發展,于2013年實現了上海、天津、沈陽、福州、蘭州等35個城市互通,并發行了印有“City Union”字樣的城市互聯互通卡。 馬虹表示,“一卡通”互聯互通的工作能夠促進城市信息化發展,使百姓享受到互聯互通所帶來的便利條件。同時,也應當循序漸進地推行該項工作,逐步將各地納入統一的標準體系之下,并避免重復建設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