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四川省計量發展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標志著該省對計量工作的高度重視,為全面夯實全省計量基礎、提升計量整體能力和水平、促進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政策保障。據悉,該《規劃》的出臺在全國也屬領先之舉。 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計量工作,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計量法律法規體系,計量科技基礎研究取得了較好成效,計量基礎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計量監管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強,企業計量工作得到了穩步推進。如頒發了《四川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計量領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2項;建立并保存了國家計量基準、副基準40項(占國家計量基準總數的22.5%);社會公用計量標準2212項,企業最高計量標準934項;培育了誠信計量示范單位6000余家。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將全省計量工作推向深入,四川省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經過廣泛調查、深入研究,制定出臺了《四川省計量發展規劃(2014-2020年)》。 該《規劃》的總體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全省計量科技基礎進一步提升,計量檢測能力全面提高,計量法制建設、監管體系建設更加健全,量傳溯源體系更加完善,為全面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奮力推進“兩個跨越”做好計量基礎保障。 為此,該《規劃》確定了相關具體任務與目標,如強化計量科技、量傳溯源兩個基礎,完善計量法律法規、計量監管、計量誠信三大體系,加強國家級計量中心、省級區域計量中心、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三個中心的建設,并在計量科技基礎研究、標準物質研究和研制、計量測試技術方法研究、量傳溯源能力提升、支撐區域發展計量技術保障能力建設等多方面確定了一系列重點項目。 該《規劃》還將計量發展目標進行了量化:完成《四川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的修訂;量傳溯源體系覆蓋率達到95%以上;國家一級標準物質數量增長100%,國家二級標準物質品種增加100%;國家計量基準實現國際等效比例達到85%以上;得到國際互認的校準測量能力(CMC)增長100%;國家重點管理計量器具受檢率達到95%以上;引導并培育5000家誠信計量示范單位;實現千家重點耗能企業能源計量數據實時在線采集。 為保障該《規劃》的貫徹落實,四川省政府在規劃中要求,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高度重視計量工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加強計量宣傳和計量文化建設,強化評估考核,把計量發展規劃納入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及時研究制定支持計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各部門、各行業、各單位要按照規劃要求,組織編制實施方案,分解細化目標,落實相關責任,確保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