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內新聞] 高淳老地契揭開“奇葩計量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上帝 發表于 2014-1-13 10:05:3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高淳老地契揭開“奇葩計量法” 清朝“財迷”算錢能精確過納米級




  史先生和他收藏的地契。

  你知道最小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嗎?

  昨天上午,南京高淳區椏溪鎮椏溪村中村一位居民,向揚子晚報記者展示了一張清代地契,里面對土地的描述竟然十分精確。

  這張代代相傳的地契上,除了畝和毫厘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單位,還出現了有“絲”和“忽”。相關歷史資料顯示,清代及以前,有關長度及重量的記錄,竟然精確到了百萬億分之一。專家表示,這些“超細微”單位最早始于漢代,于細到百萬億分之一是因為古人沒有有效數字的概念。 揚子晚報記者 梅建明 文/攝

  百年收藏

  高淳發現清代地契

  藏在梁下保存至今

  今年70歲的史先生,是土生土長的南京高淳椏溪村中村人,正是他收藏了這些地契。

  見到揚子晚報記者,史先生小心翼翼地從木箱里拿出個紙包。打開紙包,是10多張發黃破舊的地契。仔細看,除了一部分因為保存原因出現些許破損,大部分完好。

  史先生表示,由于這些地契用的都是比較好的宣紙,這才能保存到今天。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如果從立地契的年代算起,這些地契已經有百余年的歷史了。這些地契里,最早的可追溯到清光緒十一年,距現今有近130年了。

  史先生說,這些地契反映了爺爺那一輩人家庭生活的歷史。爺爺去世后,父親便將這些地契保存下來,并傳給了自己。據史先生回憶,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告訴他,祖輩們通過辛苦勞作,攢錢買田買地,在當地也是小有名氣的富戶。

  史先生18歲的時候,父親臨終前將這些地契交到他手中,并交待要好好保存,將來也要傳給下一代,主要是讓后代更加了解祖輩辛苦打拼才能擁有田地的歷史,也好讓后代知道創業之艱。

  史先生稱,這些地契在自己手里已經保存了52年,以前家里住的是草房,因怕被雨淋濕地契,他特地用油皮紙緊密包裹起來,并吊在屋梁下,即便有雨淋一點,也被屋梁擋住了。后來搬到樓房里住,他又把地契藏到木箱里,輕易不示人觀看。

  史先生表示,自己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這些地契是祖上傳下來的寶貝,他打算交由兒女們保存,以后也像父親交待的一樣,代代相傳下去。

  千年探秘

  “六毫二絲五忽”的地,到底怎么劃?

  揚子晚報記者在史先生收藏的地契上看到,地契最上方印有“清丈執業印單”字樣,并標有良田的圖形面積。此外,毎張右側都印著“欽加同知銜特授溧陽縣正堂曹”,左下角還有戶業史志創的名字,以及模糊的官府紅印章。

  其中一張地契上,可以看到清晰的“淸光緒二十七年”字跡,并注明了是史志創與蔣許生雙方買賣田地的契約,田地的面積為“壹畝叁分伍厘陸毫貳絲伍忽”。

  據史先生介紹,他們村東有個仁字門村,以前屬溧陽,曾經也劃給高淳,后來又劃歸溧陽。而地契中的史志創,正是他的爺爺,當年他爺爺就住在仁字門,地契中的溧陽縣正堂也是指的溧陽府銜。“這些地契也是當年爺爺與別人買賣田地留下的,經過了當地溧陽府銜的批閱。”史先生說,地契中的厘毫絲忽標得如此詳細,也說明了當時地契買賣顯得公平公正。

  南京市計量監督檢測院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畝三分地”是一句俗語,但也反映在較早的年代里,田地的單位基本是以畝為單位,下面細到分基本就到位了,再細化到厘,只是字面概念。“像這樣精確的地契實屬少見。”

  十萬億分之一的銀子,到底怎么給?

  我們通常聽到“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說法,印象中的“小單位”應該是“毫”。按照現在地契上的記載,“毫”后面更小的單位是“絲”和“忽”,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南京一位研究明清歷史的專家告訴記者,他經常聽到過“細于發絲”的說法,自己也以為這“絲”是一個比喻,形容比頭發絲還細,沒想到這“絲”居然還是一個計量單位,因為沒有接觸到相關的史料,他也沒有聽說過“忽”也是計量單位,甚至是比“絲”還小的單位。“中國古人是聰明而厲害的,考慮得這么細,我疑惑的是,細到這個地步,有用嗎?”這位專家笑著告訴記者,這些有趣的現象屬于偏門,關注的人少之又少。

  揚子晚報記者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了更令人驚奇的現象:從清代山東《招遠縣志》中,有讓人咋舌的精確記錄。在《賦役》篇中,有田畝及人丁賦稅的分配,“盛世滋生增益人丁叁萬伍干貳百捌拾壹丁,欽奉恩詔,永不加賦”,記錄有“該折地伍頃捌拾伍畝叁厘陸毫叁絲伍忽叁微”,比起高淳現存的地契更精進一步,從“忽”到了“微”。從征收賦稅銀兩的記錄來看,“起運地丁銀壹萬肆千肆百貳拾肆兩捌錢伍分柒厘陸毫陸絲貳忽柒微壹纖陸沙柒塵捌渺壹漠伍埃捌溟”,直看得人眼花繚亂。

  此外,在清康熙年間福建的《連城縣志》上也有同樣的記載,讓人嘆為觀止。

  專家解釋 古人刻板認真,算到多少位就寫多少位

  揚子晚報記者發現,古代計量單位,不管是面積還是重量,兩者除在前面的大數上有區別外,后面的小數單位基本相同。

  比如“起運地丁銀壹萬肆千肆百貳拾肆兩捌錢伍分柒厘陸毫陸絲貳忽柒微壹纖陸沙柒塵捌渺壹漠伍埃捌溟”,居然精確到了小數點后14位,改用小數點計數法應該為“14424.85766271678158兩”,等同于十萬億分之一級別。計量這樣的銀兩,現代人都難之又難。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古代計量科學歷史專家關增建教授表示,古代如此記錄,這樣的精度既無必要,也測量不出來。“當時的測量工具根本到不了這樣的精度,造成這種局面有兩個原因。”

  關教授稱,一是中國古代沒有類似現在的小數點方法,古人或者用分數表示很小的數,或者用計量單位來表示很小的數,這個傳統從漢代就有了。此外,古代人沒有有效數字概念,這導致他們計算結果是多少位就寫多少位,從而使記錄結果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至于計量單位重量與面積如何區分,這主要看該單位是用于測重,還是用于測面積,后面的小單位因為無實際意義,所以長度、面積、重量等的小單位名稱上多有重合,是不奇怪的。”關教授告訴記者,從這種意義上說,這可以算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個有趣的現象,記錄如此細致,表明我們先人刻板認真的態度。 (揚子晚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4 00: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芭蕉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日韩大片高清播放器|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91在线| 亚洲人配人种jizz| 极品馒头一线天粉嫩|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 色哟哟在线网站|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亚洲美女色在线欧洲美女| 成人区视频爽爽爽爽爽|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二区高清在线 | 国产h肉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小视频国产|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丁香六月婷婷在线|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小莹的性荡生活37章| 交换年轻夫妇无删减| 91久久另类重口变态| 树林里狠狠地撞击着h| 国产免费牲交视频| 中国体育生gary飞机|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潮喷|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av| 青柠在线观看视频hd| 小仙女np高h|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欧美videossex精品4k| 国产一区二区欧美丝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