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領域(PM2.5)計量工作研討咨詢會召開 日前,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主辦,北京市粉體技術協會和中國顆粒學會氣溶膠專業委員會協辦的“環境領域(PM2.5)計量工作研討咨詢會”在中國計量院昌平院區舉行。中國計量院副院長宋淑英,北京粉體技術協會理事長、中國顆粒學會氣溶膠專業委員主任委員張仁健,中國顆粒學會副理事長、鋼研總院教授胡榮澤,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白志鵬,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首席研究員張仁健等領導和專家出席了出席咨詢研討會。
2013073001.jpg (33.97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13-7-30 09:09 上傳
圖1:參會代表合影 可吸入顆粒物是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近年來,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尤其是“PM2.5”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在我國,PM2.5的監測剛剛起步,儀器計量性能參差不齊,PM2.5監測儀沒有統一的技術性能要求,更沒有校準方法和裝置,PM2.5濃度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科學性飽受公眾質疑。為了實現我國PM2.5監測儀器的量值統一,為PM2.5的準確測量和監測提供計量支撐,急需開展對PM2.5的測量溯源性、計量儀器檢定校準方法的研究工作。 中國計量院早已開始關注PM2.5,進行相關技術研究及數據積累工作,并于2012年初,立項開展了《PM2.5測量溯源性研究及方法建立》的課題研究、2013年承擔了科技支撐項目《PM2.5可吸入顆粒物測量儀計量標準裝置的建立》課題和環保部公益項目《PM2.5/PM10顆粒物自動監測溯源方法研究》課題。 目前已經研制成功PM2.5切割頭校準裝置及校準切割特性用系列標準粒子,正在進行PM2.5重量法溯源性研究試驗工作。 在為期兩天的研討會期間,中國計量院納米新材料所所長高思田首先介紹了納米所的人員、科研狀況以及現有服務能力等方面情況。
2013073002.jpg (27.2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2013-7-30 09:09 上傳
圖2:研討會現場 隨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白志鵬、鋼研總院教授胡榮澤、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首席研究員張仁健、美國康塔公司中國區技術總監楊正紅等專家分別以《大氣環境中PM2.5的監測》、《粉體與環?!?、《北京PM2.5化學組分及來源分析》、《PM2.5及其監測儀器》為題,進行專題學術報告。中國計量院納米所副研究員張文閣介紹了中國計量院《PM2.5計量發展規劃及工作進展》。
2013073003.jpg (26.82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13-7-30 09:09 上傳
圖3:專題討論 參會代表還圍繞計量在PM2.5監測中的地位及作用、PM2.5監測計量規劃及實施路徑、目前PM2.5監測中急需解決的計量問題等話題開展了專題討論。 來自計量領域、環境領域、相關儀器研發領域的近百名關注和從事可吸入顆粒物研究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咨詢研討會。(文:劉旭紅 圖:黃德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