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3-3-20 07:31 編輯
區間必須定位 史錦順- 規矩灣錦苑先生說:不確定度是區間的半寬,此區間無特定位置,也就是說區間與測得值大小無關,與真值大小無關。 這個觀念是不確定度論錯誤思路影響下的錯誤觀念。討論測量計量問題,回避不了真值,更回避不了測得值。沒有測得值,就不是測量,沒有真值就沒有被測量。說測得值,就是說測得值的大小;說真值,就是說真值的大小。 誤差是測得值與真值的差距。一根繩連著人和狗。真值比做人,測得值比做狗,狗與人的距離是誤差,繩子的長度就是誤差范圍。人與狗都在一條窄道上,左右都是泥潭,人與狗就只能一前一后,或立或行,或相距較近,或相距較遠;但最遠距離不能超過繩長。以繩長為半寬的區間,就是人狗距離的區間。這個區間,離不開人,也離不開狗。也就是說誤差范圍的區間,離不開測得值,也離不開真值。 - 0.5級的電壓表,誤差范圍是0.5%FS, 一臺量程為100伏的0.5級電壓表,誤差范圍是0.5伏,對量程內任何點都有效。但這可不能說誤差范圍與真值大小無關,因為誤差范圍就是測得值減真值的差值的絕對值的最大可能值,誤差范圍是不能脫離真值而單獨存在的。當然,也不能脫離測得值。沒有測得值,也就沒有誤差范圍。 計量時,是考核這臺電壓表的實際性能。用此電壓表測量電壓標準。設電壓標準自身的誤差范圍可略,測量標準的幾個輸出電壓,設其值為VBi,合格電壓表的示值的區間為: [(VBi-0.5伏), (VBi+0.5伏)] (1) 標準的值視為真值,(1)是以真值為中心的測得值的區間。測得值都在區間中,則儀器合格,有測得值落在區間外,則儀器不合格。 測量時,用的儀器是經過計量的儀器,因而誤差范圍是已知的。用上述電壓表測量被測量,測得值是Vm,則測量結果就是: V = Vm±0.5伏 (2) 區間是 [(Vm-0.5伏),(Vm+0.5伏)] (3) (3)是被測量的真值的區間。若測得值是86.4伏,則被測電壓的真值可能小,但不小于85.9伏;被測電壓的真值可能大,但大不過86.9伏。 - 上例說明,成功的測量理論,區間必須包含真值與測得值。不確定度論提出時,只著眼于測得值,而拋開真值,怎么弄也不行。 說是可信性,你脫離真值,有什么可信性? 分散性,是可以構成區間的。但不能表達測量的最重要的問題,即測得值對真值的偏離性。 - 擴展不確定度U,我們暫不談評定的合理性,就不確定度理論本身,U也必須與測得值M結合才有用。必須寫成: L=M±U (4) 也就是: [(M-U),(M+U)] (5) 區間(5)明明以測得值M為中心,怎能說區間不定位? VIM3 進一步說不確定度是包含真值的區間的半寬。區間既已包含真值,區間必然是定位的,而不可能隨意游動或漂浮。 區間必然或包括測得值,或包括真值,或既包括測得值也包括真值,也就是說區間必須定位。無定位的區間與測量理論無關。 總之測量理論的區間,必須定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