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超聲成像技術和CT、MR及核醫學成像(PET、SPECT)一起被公認為現代四大醫學影像技術,成為現代醫學影像技術中不可替代的支柱。超聲成像技術和其他成像技術相比,具有實時性好、無損傷、無痛苦,以及低成本等獨特的優點。近幾年來,多普勒技術在超聲成像中得到了應用,使超聲成像在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方面有了飛速的發展。 JJG 639-1998《醫用超聲診斷儀超聲源》檢定規程沒有涉及血流成像技術,已不能滿足日常質控的需要,醫院在購買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設備時只能按照廠商提供的技術依據和醫生的臨床工作經驗來驗收。因此,制定一部關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的檢定規程,加強此類設備的質量控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依據國家質監總局下達的國質檢量函《2011》259號文(關于做好國家計量技術法規制、修訂工作計劃項目)TC13中第4項要求,由江蘇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牽頭組織起草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的校準規范。 一.前期調研情況 國內各級醫院在用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主要有TOSHIBA、PHILIPS、GE、ALOKA、SIEMENS、邁瑞等品牌,設備起用時間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設備檔次不一,目前已經基本普及到鄉鎮中心衛生院。由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的臨床應用廣泛且經濟效益可觀,超聲診斷在醫院門診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對設備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從1998年普通超聲診斷儀計量檢定規程頒布到目前為止,大多數醫院對超聲診斷設備的質量控制有了較深的認識。 江蘇省關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的地方規程于2008年頒布實施,在此類設備的檢定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以此為參照,起草校準規范的過程中,起草小組以嚴謹的科學態度,認真分析了省內彩超的使用現狀,在參閱有關國際、國內標準的同時聽取了國內相關專家的意見,形成了規范的征求意見稿。 二.關于計量器具的名稱 在地方規程中使用的名稱是: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Color Doppler Ultrasonic Diagnostic Equipment);行業標準采用的是:超聲彩色血流成像系統(Ultrasonic Color Flow Imaging Systems);GB 10152-2009 《B型超聲診斷設備》中提到的是: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設備。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各級醫療機構習慣使用的名稱是: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簡稱彩超),故本規范以此命名。在規范的概述部分,對此進行了說明:“臨床上常用于對人體血流的成像與測量,也被稱為超聲彩色血流成像系統”。 三.關于適用范圍 本規范適用于標稱頻率不高于15.0 MHz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血流測量部分的校準;本規范不適用于眼科超聲診斷儀、經顱多普勒血液分析儀以及血管內超聲診斷設備。對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的聲輸出、漏電流以及二維圖像部分的評價仍按照JJG 639的要求執行。 四. 關于概述 按照JJF 1071-2010 《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的要求,對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的工作原理及用途進行了簡要說明。 五.編寫依據 規范的主要內容及技術指標參照了: YY 0593-2005 《超聲經顱多普勒血液分析儀》 YY 0767-2009 《超聲彩色血流成像系統》 YY/T 0458-2003 《超聲多普勒仿血流體模的技術要求》 六.關于血液流速測量的條件設置 YY 0676-2009《超聲彩色血流成像系統》中要求:“除有專門規定外,體模中的管道(或試件中的弦線)與探頭聲軸線的角度為30°~60°,平均流速或線速度設為50cm/s,實驗時應注意保持探頭位置的穩定。” 關于測量時多普勒角大小的設置,根據AAPM(美國醫學物理師協會)的相關報道和規范起草小組的大量試驗,多普勒角越大流速測量結果的誤差越大,從計量檢定的角度出發建議設為小于30°為好。通過臨床數據可知,一般血管的流速在50cm/s左右,而動脈狹窄和心臟的流速都在100cm/s以上,所以規范中流速測量點建議設定50cm/s和100cm/s兩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