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4-1-4 14:02 編輯
“表示程度的實際上就相當于MPEV”,“平面度、均勻度等,應該不是表征偏移程度的參量”,這都是長期概念不清的錯誤說法。“平面度”等也并不相當于“模”的概念。 “平面度”等的定義分為平面度誤差和平面度公差,平面度公差是“允許”的“誤差”,平面度誤差是實際表面的誤差。無論“誤差”還是“公差”,都是最小包容區的“全寬”。作為“全寬度”,一定沒有限定詞“絕對值”。平面度誤差和平面度公差,均為偏離最小包容區平面的“偏移程度”,而并不“相當于模的概念”。
a.png (648.37 KB, 下載次數: 665)
下載附件
2024-1-4 13:46 上傳
人家說“平面度”,某人偏要出來故弄玄虛地搬出“平面度誤差”和“平面度公差”出來閑扯。兩者的完整定義是怎么說的?曬出來給大家看看。既然兩者都是最小包容區的“全寬”,那兩者的區別何在?有能耐把實際檢測的案例數據曬出來,看看與“平面度”的檢測結果有何不同。 規程都已經將概念予以了規范,將“平面度允許限”取代了原“平面度最大允許誤差”的錯誤概念,規某人還有什么好狡辯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不就是定量表征空間的距離嗎,會出現負值嗎?這不是相當于“模”的概念是什么? MPEV是“最大允許誤差的絕對值”英文縮寫,MPEV一定是 “允許”的“誤差”,而這個“誤差”一定有正負號。MPEV是“半寬”的概念,因此一定不能少了限定詞“絕對值”。 MPEV一定是“允許”的“誤差”嗎?這明明是允許的“誤差絕對值的極限”,你概念清楚什么?除了會魚目混珠,還會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