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29# 規矩灣錦苑
謝謝您的回復。我看了,您把七個分量的靈敏系數算了一下,過程較為詳細,只是最后兩個(C(a0)、C(δt))數值計算出現了點差錯。算完靈敏系數了,咱想一下分量評定。您看,規范里對于δa的分量評定如下:被校π尺與標準鋼卷尺的線膨脹系數均為(11.5±1)×10-6℃-1,則被校π尺與標準鋼卷尺的線膨脹系數差為2×10-6℃-1,校準時,實驗室溫度偏離標準溫度最大為5℃,在該范圍內為三角分布,k= 根號6,則:u5=2×10-6/根號6。 可以看出,式中2×10-6為δa。C(δa)=?Δ/?δa=(h+Φ)△t,因此,C(δa)u(δa)=δa(h+Φ)△t/根號6 。 那么△t分量如何評定呢?按照規范要求校準環境溫度為(20±5)℃,取△t=5℃,認為服從什么分布,還是按照δa敘述的那樣,認為服從三角分布?由C(△t)=?Δ/?Δt=(h+Φ)δa,因此C(△t)u(△t)=δa(h+Φ))△t/根號6,如果是按照三角分布考慮,則C(△t)u(△t)與C(δa)u(δa)將完全一樣,均為δa(h+Φ)△t/根號6。這如何解釋呢,還是說本身就應該一樣。 另外,我總覺得影響測量結果的分量應該與測量結果在單位上能對應起來,比如說,測量結果為誤差mm,那么由線脹系數差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也應該是長度單位mm,我用我的方法(用β代替,綜合考慮△t與δa)能得到mm單位,而按7個分量評,分量得不到mm單位(如δa分量、△t分量),必須與靈敏系數相乘才能得到。可能是我理解上不到位,靈敏系數不僅僅是系數作用,還能決定單位啊。 評定示例沒有給出方法可行的結論,我想起草人可能考慮到校準不給出合格與否的結論,就沒說明。檢定規程的不確定度評定示例后面都有這個說明性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