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在論壇上看到一些計量同仁想建立校準實驗室,現就按我個人對檢測實驗室的理解談一下看法,錯誤的地方希望批評指正: 1、作為獨立的個人建立校準機構,那么你就要靠對外出具公正數據賺錢,因此你的機構本身要屬于“法定計量檢定機構”,你所建立的計量標準要獲得當地計量行政部門的授權,即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 1.1 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建立條件非常簡單,參閱《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監督管理辦法》第五條。 1.2 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考核由所在地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并指派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評員和特邀專家承擔。 1.3 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應符合《JJF1069-2007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核規范》之要求。 現在機構的問題談完了,現在談計量標準的問題 1.4 申請建立計量標準。如果你的標準是本地區最高標準那么需要向上一級計量行政部門申請考核,如果你的標準屬于次級標準,你可以向本級計量行政部門申請。 1.5 通過考核后,會發給你相關項目的《計量標準考核申請書》,現在你需要像所在地計量行政部門申請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 1.6 通過后,會發給你一張相關項目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證書》,所有事情搞定后,你現在可以像省局申請授權檢定、校準、測試了。 1.7 一切順利,你將獲得《計量授權證書》,會授權你開展相關項目的檢定、校準、測試工作。 1.8 恭喜你。你可以提起設備出去賺錢了。 1.9 干了三、五年,如果你的公司還沒倒閉,新計量法還沒出臺的話,你可以借高利貸去申請擴項,方法同上。 1.10 再過三、五年,新計量法還沒出臺,你的資金鏈已經斷裂,你可以選擇通過上吊,吃農藥等方式去天堂了。 2、計量機構生存狀況分析 現行狀況 2.1 現行的民營計量檢定機構真的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現行《計量法》規定,強檢計量器具必須通過指定,換句話說你必須關系要硬,否則你只能在計量所的牙縫里找點吃的,因為計量所收的錢是全部上繳計量局。現在由于計量所有些業務不想做,還有計量局人手不夠,所以很多地方都沒有實行指定,所以大家也還相安無事。 2.2 非強檢計量器具實行的是檢定方式、檢定周期由企業自行確定。換句話說企業對于非強檢計量器具,人家只要檢過一次,以后都可以不檢,既然強檢都由計量局指定機構檢定,那么人家企業為什么要重新請你去檢非強檢的呢?現在的民營計量機構能生存,很大程度在于企業對非強檢計量器具理解不透徹。 以后狀況 2.3 涉及貿易結算和醫療衛生以及涉及民生的強檢取消收費已是大勢所趨,以后強檢還會逐步取消收費。 2.4 國家質檢總局02年發的機改方案明確要求質檢內部的計量檢定機構要按公益性事業單位改革,既然是公益,那么以后強檢取消收費,非強檢降低收費是板上定釘的事。另外我可以明確告訴你,現在的計量所全部全額撥款按參公工資國家統一發放。 2.5 以后如果強檢收費降低了,企業對內部計量器具開展檢定工作它就愿意自己建標了,所以以后校準市場會很慘淡。 3、關于cnas
CNAS是國家認可委員會對實驗室的一種認可,獲得了該認可的實驗室出具的證書可以與簽約國家進行互認,每年通過CNAS認可后交的費用都是幾十萬。
4、如果你沒有關系,勸你最好別搞這個,建一個計量技術機構最少200萬以上,有200萬建議你去買幾套房子住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