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做好計量器具管理工作 計量器具管理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最原始的以人工為主的紙質臺賬管理;二是采用計算機管理;三是利用網絡技術對計量器具實行網絡化管理。
利用信息技術、采用網絡化實現對計量器具管理是目前企業計量器具管理發展的趨勢,其優點是實現了以計量管理部門為管理中心,基層單位和計量主管部門的人機互動,極大地提高了計量器具臺賬的準確性、完整性以及更新的及時性。
采用網絡化管理。計量器具新增流程、量值傳遞工作流程以及計量檢定相關流程(如器具收發、計量器具檢定、校準結果的確認、計量證書的出據等業務),均可以通過網絡實現管理,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從計量檢定源頭上對計量器具臺賬進行確認,可以確保計量器具臺賬的準確性。 二、計量器具分級管理要與企業的生產實際相結合 計量器具分級管理(即計量器具實行ABC三級管理)模式,現已使用多年,該管理方式的科學性在于對計量器具按照使用條件、使用運行環境等進行分級,避免了以偏概全式管理,但在對計量器具實行ABC管理中還應遵循以下原則:
1.計量器具分級管理應當堅持國家計量法律法規和企業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原則,同時需要用發展的眼光合理地確定計量器具管理級別
由于《計量法》1985年實施至今已有20多年,而強制檢定管理目錄從1985年至今只作了少量更改,現行《計量法》和相關法規很多條款已經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因此,在貫徹執行《計量法》的同時,應科學合理地制定計量器具管理級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自動化儀器儀表逐步取代傳統計量儀表,其先進性和準確性遠遠高于原有計量器具。如對于煉化企業而言,用于化驗分析的石油密度儀,用于貿易交接的質量流量計以及多功能量油尺、電子天平等近幾年發展起來的計量器具,還有很多的國外進口計量器具,都未列入國家規定的強檢范圍。但對于企業而言,由于其所處地位的重要性,應該將其納入企業強檢進行管理。
2.非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分級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而定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曾于1999年發布公告,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由企業本著經濟實用的原則自定周期、自主管理。按照公告精神,對不屬于A級強制管理的計量器具全部納入非強檢計量器具管理。根據計量器具使用條件,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屬于B級、C級管理,而B、C級劃分主要依據以下原則:
(1)B級計量器具劃分的原則
①用于企業最高計量標準配套的計量器具。
②用于量值傳遞的工作標準計量器具。
③用于精密測試中的計量器具。
④用于產品質量檢驗中關鍵參數檢定的計量器具。
(2)C級計量器具的劃分原則
①對準確度嚴格要求的工具類計量器具。
②一般監視或過程控制的計量器具。
③非關鍵項目低值易損的計量器具。 三、合理確定計量器具檢定周期 從企業生產的角度看,由于計量器具檢定周期確定不合理(周期偏長),將導致計量器具在檢定周期內難以保證合格狀態。當然,檢定周期過短,因檢定次數和費用的增加,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對計量器具的壽命、準確度及生產和人力也將帶來不利影響。
從計量管理的角度來看,因檢定周期不合理,對其進行頻繁的調整,也有礙于計量器具管理向程序化、規范化、科學化發展。
根據計量器具質量,安裝、使用的環境條件,使用頻次,所要求的測量準確度及其生產的重要性和影響,按照經多年實踐并證明是科學可行的A、B、C分類管理辦法,對同種類的計量器具評定出不同的檢定周期,具體如下:
1.A級計量器具檢定周期不超過國家計量檢定規程規定的最長周期,實行強制檢定。
2.B級計量器具檢定周期可以在國家計量檢定規程規定的檢定周期進行適當延長,一般控制在1~2個周期以內。
3.C級計量器具檢定周期,一般控制在2~3個周期或更長時間,有的可以定為一次性檢定、檢修期檢定,日常用玻璃器具可定為一次性檢定。作為一般指示用的壓力表可采用入廠首次檢定,使用中維修檢定。
計量器具的檢定周期確定后,一般應先試用若干周期,然后進行考核。考核的辦法是根據計量器具周檢、抽檢合格率考核周期確定是否合理。 四、強化計量器具使用中的管理 做好計量器具使用中的管理,其難度更大,主要原因:一是計量器具數量繁多,無法掌握其使用狀況、工作狀況。二是計量器具更新頻繁,計量部門難以掌握更全面、更詳細的器具更新情況。雖然計量器具日常管理難度大,但計量主管部門必須下工夫做好計量器具日常各項管理工作。
企業計量器具使用中的管理主要采用如下方式:
1.建立計量器具管理網絡,由計量主管部門作為計量網絡管理中心,設立量傳計劃員,各基層單位設立專兼職計量員,負責本單位計量器具日常管理,執行計量主管部門業務指令。
2.基層單位是做好計量器具管理的主體,計量器具日常維修保養、新增、報廢由基層單位負責,以確保在用的計量器具完好無損以及使用已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
3.計量主管部門要強化對計量器具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其采取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加強對計量器具的抽查檢定力度,每季度應按照對在用計量器具不低于10%的抽查比例進行抽查檢定。二是加強對在用計量器具的現場監督檢查,可以采用日常巡檢方式或者派計量專業組進行檢查,將檢查結果納入經濟責任制考核,以督促基層單位對在用計量器具的日常管理。 五、對失準計量器具的追溯管理 對于失準的計量器具是否對原始數據進行追溯要視計量器具使用情況而定。一般按以下原則條件而定:一是影響產品質量出廠的重要化驗數據出現問題時,需要對其使用的計量器具進行追溯。二是用于貿易交接的計量器具。發生失準時需要對原始數據進行追溯。對失準計量器具進行追溯,需要填寫追溯記錄,建立追溯檔案,并對失準的計量器具進行重點跟蹤檢查。 六、強化企業計量器具檢定或校準 做好企業計量器具的檢定工作,徹底解決計量檢定中存在的問題,減少和杜絕計量器具超周期檢定、漏檢甚至不檢現象的發生,當前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計量經費投入,保證量值準確可靠。計量檢定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良好的技術裝備是保證量值準確可靠的前提。
第二,抓好計量檢定業務建設,提高檢定質量。計量檢定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有關計量法律、法規,正確理解計量檢定、校準、比對的基本概念;熟練掌握計量檢定方法,提高對開展計量檢定工作應具備的基本條件的認識;要多學習電子、工程力學、機械維修等方面的知識,掌握計算機的應用,拓寬自身的知識面,爭取成為一個復合型人才,以適應復雜的工作環境;認真對待計量檢定人員資格考試,做到持證上崗,計量檢定資格合格化。
第三,增強計量檢定工作的有效性。在企業計量器具檢定業務執行方面,企業計量人員應當本著為生產服務的思想,解決計量器具方面遇到的技術難題。與此同時,計量部門要加大對基層的計量監管力度,提高企業的計量器具管理水平。 七、結束語 企業計量器具管理工作是復雜而系統的工作,做好計量器具管理工作才能為企業生產提供準確可靠的計量數據,才能在企業的生產和經營中發揮計量的“眼睛”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