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巡不講話 于 2011-6-29 13:54 編輯
針對近期出現的大量業務需求,做了一個方案說明。此方案和待檢測目標我們一并提供,希望能引起你的注意:汽車零部件加工制造行業在中國是一個大產業,全世界汽車零部件百分之八十都是在中國制造的。因為各個品牌的汽車競爭激烈,有召回制度,只要一部汽車有質量問題,就會遭到汽車用戶的炮轟,直至這個汽車品牌信譽產生危機!比如豐田汽車公司在全球之內的召回風波。
汽車工業是一個社會大分工和供應商產業鏈行業。汽車整車廠處了獲得利潤以外,同時也涉及到諸如汽車服務,汽車金融等等,但凡汽車品牌受影響,就會損失很大。為此,各個汽車整車廠除了控制自身的質量問題,還一步又一步的對外協零部件加工廠實施鐵血質量管理制度!比如,某一個零件商,送一批貨到“廣本”或“上海通用”去,一萬個零件只要三個到五個被檢不合格,這一批零件則極有可能會被全部退回,貨款更加是沒有指望了,不但要重做,且還要被罰款。我們由此可以想到:一輛汽車有多少個零件組成?每一個零件制造往往就造就了一家代工工廠,這一個又一個工廠就是品牌汽車的產業鏈。他們為了避免生產制造的產品質量不合格,不被退回就要對該產品實行全檢測。不敢放過一個不合格產品!
但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人工用標準或非標準計量工具檢測如此巨大量的零件,工作量是巨大,容易產生人為判斷的失誤,因為各個制造企業人員流動頻繁,熟手經常跳槽。加之中國人工成本迅速上漲,80后90后的新生代根本不愿意干這種工作,各家企業尤其各零件、部件制造企業痛苦不堪,只能尋找機器和自動化或新技術來解決自己實際問題。
眾所周知,一般計量檢測工具在人工使用狀態下,對質檢及計量人員均會有很高的對工具使用熟練程度要求,不同的人測量出來的結果不同是常有的事情,這里面原因:不規范操作,熟練程度不夠,計量檢測工具本身缺陷等等問題。我們處在一個大工業社會大分工的時代,假若所有的汽車零件或部件質量把控均有手工檢測,一種零件幾十萬個或幾萬個全檢工作量可想而知,同時檢測的可靠度又是何等讓人擔憂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