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4# wyzant
同意:校準通過計量器具與計量標準的比較,確定示值誤差,適用范圍比檢定廣的多。 檢定中也包括校準過程。
檢定規程進行合格與否的判斷,是基于被檢儀器與計量標準比較,獲得被檢儀器示值誤差等計量特性的參數后,與允許誤差比較,全部在允許誤差范圍內,才給出的結論。這個比較過程與校準是一樣的。我愿意稱這個過程是校準,檢定過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校準。
對于非法制管理的計量器具,同樣是用于量值統一的工具,只是其最大允許誤差不是由政府依法規定,而是由企業根據生產需要自行規定。企業規定的最大允許誤差往往比政府在檢定規程中的規定還要嚴格。企業在完成計量器具的校準后,將校準結果與最大允許誤差比較,以確定是否可以滿足預期的使用要求——標準的術語是“計量確認”,是企業自己進行的“檢定”。
所以,檢定,依法管理計量器具是政府服務人民大眾的活動。沒有人希望市場上每個買菜的人都拿著一桿秤。政府幫大家管好稱,管好加油機……
產品的質量是其生存的命脈,不用政府操心。這方面,政府操心太多了,會使質量下降。校準更多的是為企業服務的。計量技術機構開展校準工作,使社會資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幫助企業保證質量,降低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