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規范衡器檢定工作 衡器檢定實施“五統一”模式
統一管理、統一檢定、統一出證、統一收費、統一備案,利用現有的檢定資源,并輔以合理的替代方法,有計劃、有步驟、科學地完成衡器的檢定。山西省質監局在11月12日召開的全省規范衡器檢定工作現場會上,全面推廣了太原市質監局在規范衡器檢定工作方面實施的“五統一”模式,以期在較短的時間內理順全省衡器的管理機制,規范衡器的檢定工作。
近年來,隨著山西省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衡器的需求越來越大,衡器的數量也不斷增加,僅2006年以來,高速公路和二級公路計重收費系統、煤礦產量監測系統的建設就新增衡器達4000余臺。鑒于全省衡器檢定資源嚴重不足,檢定能力遠遠跟不上衡器發展的需求,難以完成大衡器的檢定等問題,山西省質監局用2006年技改經費650余萬元為11個地市和省計量監督檢定測試所配置了檢衡車12臺。要求大衡器檢定集中統一管理,依據授權的范圍開展檢定工作,嚴格按照計量檢定規程實施檢定,以形成共同管理、各負其責的衡器管理新模式。
太原質監局按照省局要求,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模式,率先成立了市衡器檢定中心,對分布在4縣1所的檢定資源進行專業化重組,進行了合理的調配。探索出基本適應太原市實際情況的衡器檢定“一、三、五”改革模式:“一”是以規范技術機構衡器檢定行為為目標;“三”是達到三個百分之百,即衡器受檢率達到100%、合格率達到100%、備案率達到100%;“五”是五個統一,即統一管理、統一檢定、統一出證、統一收費、統一備案。尤其是成立了快速反應小分隊,為及時解決因衡器稱量失準而引發的計量糾紛起到了積極作用。
山西省質監局王正喜局長參加會議并做了重要講話,他在充分肯定太原市質監局創新衡器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能、服務太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經驗的基礎上,要求各市質監局進一步提高對規范衡器檢定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提高全省各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檢定能力;要狠抓思想教育和工作落實,以衡器檢定的規范帶動全省計量工作水平的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