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不要笑,這可是我親身經歷。
“有廢舊報紙嗎?”小販挨個在辦公室門口詢問。
“這兒有,多少錢一斤呀?”
“報紙六毛一斤,大姐”小販答道。
小販熟練地將大姐整出來的舊報紙和廢紙捆扎成包,然后,從口袋里掏出一把彈簧稱。
“七斤,大姐,您看。”
“七斤,這么大一捆呀,你不會忽悠我吧?”
“怎么會呢?大姐,那我不是魯班門前弄大斧嗎?”小販答道。
“那倒是,稱是在我們這兒檢測的。小王,去衡器部借把電子臺秤來稱一下。”
過了一會,那捆舊報紙放在電子臺秤上了,在電子臺秤的重量窗口顯示 "7.00"
"沒錯吧,大姐"小販問道.
大姐用手拎了一下那捆報紙,還是有點疑惑.
又過了一會,"咦,我們臺稱上稱出的單位是kg呀."小王自言自語說.
"那不7kg不就是14斤嗎?你這收報紙的,這么奸滑,不賣你了."大姐說道.
"大姐,我是說七公斤呀,你不是也看了秤嗎?"小貶急忙辯解道.
"你剛才說的是七斤."
"我剛才是說7公斤呀,你聽錯了,大姐."
雖然小販沒有在稱上做手腳,但是刻度單位,一不留神就讓人疏忽了.
這里,我們可以怪小販耍奸,但是計量雖能校準那些稱量實物的秤,卻無法計量人們心中的那桿稱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