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標準(測量設備)期間核查---------常用方法及判定原則
期間核查:也稱為“運行檢查”,或“中間核查”。 測量設備在兩次校準或檢定之間的時間間隔內,多次使用適當技術校核方法進行檢查,以確保測量設備在“服役”期間一直維持良好狀態(tài)的活動。
常用的方法入判定原則如下:
1、傳遞比較法
(1)用被考核的計量標準(測量設備)測量一穩(wěn)定的被測對象,其可以是工作標準或其它核查標準。然后將該被測對象送到具有更高一級計量標準的部門進行測量。若用被考核計量標準(測量設備)和高一級計量標準進行測量時的擴展不確定度(k=2,下同)分別為U和U0,它們的測量結果分別為y和y0,則應滿足:
當U0≤U/3,可以忽略U0的影響,此時上式成為:
(2)當具備高一等的計量標準(測量設備,則可方便地用其對被核查的計量標準(測量設備)的參數(shù)進行檢查,當結果表明被核查的相關特性符合其技術指標時,可認為核查通過。
2、多臺對比法
若無法得到更高一級的計量標準(測量設備)時,可以用3臺以上相同準確度等級的計量標準(測量設備),對同一穩(wěn)定的被測對象進行測量,它們的測量不確定度均為U 。若取這些測量結果的平均值 作為參考值,則由被考核計量標準(測量設備)得到的測量結果y應滿足:
上式中,系數(shù) 是考慮到被考核測量結果y和多臺測量結果的平均值 之間的相關性而引入的。
3、兩臺比對法
如果無法找到多臺具有相同準確度等級的計量標準(測量設備),也可以采用同等級的兩臺計量標準進行比對。若用兩臺計量標準得到的測量結果分別為y1和y2,兩者的擴展不確定度分別為U1和U2,則應滿足:
比較而言,傳遞比較法得到的結果比較可靠,并且所得的結果具有溯源性,因此應盡可能采用傳遞比較法,而多臺或兩臺比對法則往往可靠性差。因此在進行測量不確定度驗證時,上述三種方法并不是任選的,史有漢無法采用第一種方法時才可以考慮第二種方法。只有第二種也無法實現(xiàn)時才可以采用第三種方法或第四種方法。
4、留樣測量法
選擇計量標準(測量設備)的被測件作為核查標準。該核查標準是測量設備或實物樣品,所選核查標準其性能需穩(wěn)定,可長期保存,在測量設備校準或檢定后立即測量其參數(shù),作為核查的參與值y0,用該核查標準在現(xiàn)場測量得測量值y,它們的擴展不確定度均為U (k=2),在扣除由系統(tǒng)效應應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后的擴展不確定度 (k=2),則應滿足:
比較而言,傳遞比較法得到的結果比較可靠,并且所得的結果具有溯源性,因此應盡可能采用傳遞比較法,而多臺或兩臺比對法則往往可靠性差。因此在進行測量設備期間核查時,上述四種方法并不是任選的,若無法采用第一種方法時才可以考慮第二種方法。只有第二種也無法實現(xiàn)時才可以采用第三種方法或第四種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