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按照數字溫度計來做啊。 |
JJF(蘇) 95-2010 數字溫度計校準規范 |
個人意見JJG617-1996 靠譜 |
溫度這塊分類和客戶需求存在問題,標準一直跟不上產品的發展 一個測溫儀,帶傳感器,不帶傳感器,高溫低溫,弄太多規范了 |
大佬們太較真了,這個東西,還值當來一貼? |
本帖最后由 五路車 于 2023-8-30 10:33 編輯 一般來說參考下面的校準規范的比較多點: JJF 1366-2012 溫度數據采集儀校準規范 JJF 1076-2020 數字式溫濕度計校準規范 JJF 1183-2007 溫度變送器校準規范 樓主這種傳感器可以插入液體介質的溫度計,最優方案是用二等鉑電阻溫度計+電測設備+恒溫槽來進行校準?(準確度比用空氣介質高),至于用什么技術規范,反而不重要,類似的技術規范一大堆,然而標準器是一樣的。 很多技術規范大同小異,實際上可以合成一本,然而為了職稱需要,分開來發布,真的妙 |
可以看看JJF(川)139-2017 |
zhoujidai 發表于 2023-8-29 10:57 ![]() |
一體化的,可以參考 JJG 874-2007 溫度指示控制儀檢定規程 |
237358527 發表于 2023-8-29 07:15 工業記錄儀、溫度記錄儀、溫濕度記錄儀(外置傳感器型)、溫度巡檢儀、溫控儀、溫度開關、溫度變送器等,都有較多互相重疊交叉的。整個混亂。 |
醉臥疆場 發表于 2023-8-28 17:26 JJF 1183-2007 其他計量技術規范 溫度變送器校準規范 現行 2007-11-21 2008-05-21 這本規范包含了 數顯部分,不單單只是 信號輸出,也可以直接顯示。 同理,JJG 617-1996 數字溫度指示調節儀 應該注重 “調節 ”,而樓主說的 溫度顯示儀 顯然 不是 “調節” 為主 。 其實 不管 什么 ,都是 換湯不換藥,就應該一本規程規范搞定,現在非得弄這么多出來,搞得根本說不清楚到底應該參照 哪本? |
可以參照數字溫度計校準規范JJF(蘇)95-2010或JJG(浙)76-2004等地方的 |
數字溫度計校準規范JJF(蘇)95.jpg (45.73 KB, 下載次數: 702)
237358527 發表于 2023-8-28 15:54 這個也不是變送。如果一定要用國家規范,可以參照JJG 617-1996 數字溫度指示調節儀 ![]() 早先在計量所的時候,也是參照這個來的。 |
本帖最后由 237358527 于 2023-8-28 15:56 編輯 commandospro 發表于 2023-8-28 11:09 弄錯了。你說的對. JJF 1183-2007 其他計量技術規范 溫度變送器校準規范 現行 2007-11-21 2008-05-21 |
可以適用用數字溫度計校準規范 |
zymfly 發表于 2023-8-28 14:32 溫度巡回檢測儀重點突出的是有巡檢功能,對于一臺沒有這個功能的普通數字顯示溫度計,并不合適。 |
依據數字溫度計的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目前只有地方有。 |
浙江用的是數字溫度計的地方規程 |
溫度顯示儀校準規范 JJF 1664-2017校準的是顯示儀器,從規范的使用的標準器可看出,如果連傳感器一起校準,則不合適。好象目前只有JJF1171-2007溫度巡回檢測儀校準規范適合。 |
溫度顯示儀校準規范 JJF 1664-2017 |
237358527 發表于 2023-8-28 11:00 1076是好幾年了,可是1076是溫濕度,樓主的圖片沒有濕度參數。 而且1076的4.2條款里,也沒有恒溫槽之類可以提供高溫溫場的標準器。 如果人家需要校準幾百度,1076不太合適。 1076的1.范圍里也是說適用于溫濕度計。 |
commandospro 發表于 2023-8-28 10:31 JJF 1076-2020 其他計量技術規范 數字式溫濕度計校準規范 現行 2020-11-26 2021-05-26 都實施好幾年了,還只有地方規范呢? |
個人感覺可以參照數字溫度計校準規范,不過只有地方規范,福建,江蘇,四川,安徽都有。 |
溫度專業,規程規范太過繁多,明明很簡單的溯源問題,弄得這規程套不上,那規范不適應。。。。 好不容易來個全能規范,又寫的不明不白。。。。 JJF 1076-2020 其他計量技術規范 數字式溫濕度計校準規范 現行 2020-11-26 2021-05-26 |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16 18: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