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樓主用心了,感謝分享 |
抱走 感謝樓主分享抱走 感謝樓主分享抱走 感謝樓主分享 |
感謝樓主分享 |
感謝樓主分享! |
多謝樓主分享,正在學習 |
多謝樓主分享。 |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21-12-1 08:31 編輯 (上接5#) 第二部分 在計量中怎樣正確運用微分法 測量計量是普通而又古老的學科。 測量要求測量儀器準確。測量儀器的準確由計量來監督保證。 測量是認識、確定量值。計量是認識、確定測量儀器的誤差。 1 計量的誤差分析 A 差分法 必須認清:求什么,用什么,靠什么,得什么。要明確:分析計量的誤差,是分析計量活動的影響,自變量必須是計量的因素,而被測量的測量值函數在計量中是常量。 測量是用測量儀器測量被測量,以求得被測量的值。而檢定是用被檢儀器來測量已知量值的標準,以求得測量儀器的誤差,看是否合格。檢定是測量的逆操作。測量儀器的誤差,是檢定的認識對象。檢定的目的是求得儀器的誤差,而得到的是儀器示值與標準標稱值之差;對計量本身的誤差分析,就是求這二者的差別。 記測量值為M,計量標準的標稱值為B,標準的實際值為S;儀器的誤差元(以實際值為參考)為r儀,檢定得到的儀器測量值與標準的標稱值之差值為r視,標準的偏差元為r標。 1)被檢測量儀器的誤差元(定義值)為: r儀 = M – S (1.1) 2)檢定得到儀器的視在誤差元(以計量標準的標稱值為參考): r視 = M – B (1.2) 3)標準的偏差元為 r標 = S - B 4)(1.2)與(1.1)之差是計量誤差元: r計 = r視 – r儀 =(M-B)-(M-S) = S–B = r標 (1.3) 誤差范圍是誤差元的絕對值的最大可能值。誤差范圍關系為: |r計|max = |r標|max 即有 R計 = R標 (1.4) 小r表示誤差元,大R表示誤差范圍。(1.4)式是計量誤差的基本關系式,計量誤差由標準的誤差決定。計量誤差與被檢儀器的誤差因素無關。 B 微分法 注意:測量的認識對象是被測量;而計量的認識對象是被檢儀器的誤差。微分必須對應因果關系:自變量的變化引起函數的變化,這個變化必須是“著眼點”的因果關系。 1)計量中的物理公式 r儀 = M – S (1.5) 2)計量中的計值公式 r視 = M – B (1.6) 3)計量中的測量方程 r視 –r儀 = S - B (1.7) 4)計量中的測量值函數 r視 = S – B + r儀 (1.8) 5)計量中的微分 請注意,B是計量標準的標稱值,是常量。S是計量標準的實際值,是變量。r儀是儀器誤差的定義值,是常量。(r視是r儀的測量值。r視是測量值,是變量;與其對應的r儀是常量)。 dr視 = dS Δr視 = ΔS (1.9) 比較一下即知,(1.9)式就是(1.3)式: r視–r儀 = S–B 6)計量的誤差范圍 R計 = |Δr視|max = |ΔS|max = |S - B|max = R標 (1.10) 7)計量的合格性判別公式為 |Δ|max ≤ R儀指標 - R標 (1.11) 2 不確定的度體系在對計量的分析中,微分錯誤 不確定度體系的基本模型不當,混淆對象與手段的關系,得出的計量誤差公式錯誤,導致計量的合格性判別公式錯誤。這關系到計量界每時每刻的具體業務工作;應盡快更正。“合格性判別公式”的正誤,是計量界必須弄清楚的。 2.1 不確定度體系的計量的誤差公式錯誤 不確定度體系的基本模型不當,微分看錯變量,導致計量誤差公式錯誤。 計量中,不確定度評定的測量模型是 EM= M―B (2.1) M是測量值,B是標準的標稱值。EM是誤差元。對(2.1)式微分,或做泰勒展開,用大寫字母表示偏微商與自變量的乘積,有 EMo+ ΔEM= Mo + ΔM分辨+ ΔM重復+ΔM溫度+ΔM其他―(Bo+ΔB標) ΔEM =ΔM分辨+ ΔM重復+ΔM溫度+ ΔM其他―ΔB標 (2.2) (2.2)中各項表成標準不確定度形式,認為各項不相關,取“方和根” uC =√ (u分辨2+ u重復2+u溫度2+ u其他2 + u標準2 ) 擴展不確定度U95為: U95 = 2uC = 2 √ (u分辨2+ u重復2+u溫度2+ u其他2 + u標準2 ) (2.3) (2.3)式是當前不確定度評定最基本的公式。u分辨表示被檢儀器分辨力的作用(包括了偏微商因子,下同),u重復表示“用測量儀器測量計量標準”時讀數的重復性,u溫度是環境溫度的影響,u其他是其他因素的影響;u標是標準的誤差范圍化成的不確定度。 依據(2.3)式進行不確定度評定,是當前計量不確定度評定的常規。中國的評定如此,歐洲的評定也是如此。又稱GUM的泰勒展開法。 公式(2.3)是錯誤的。分析如下。 1)混淆對象與手段 計量場合,對象是測量儀器。對象的變化,是它自身的性能,必然體現在測量值中,應該當作對象的問題處理,不能把它混入手段的性能中。 2)混淆對象的自變量與手段的自變量 對測量值M微分,錯誤;根源是混淆了兩類不同的自變量。 被測儀器的誤差因素,包括ΔM分辨,ΔM重復,ΔM溫度,ΔM其他都是對象的自變量,必然體現在測量儀器的示值M與標準的標稱值B的差值之中。再微分是重計、多計。 3)混淆對象的層次 (2.2)式等式左端的Δ是差值再求差,是測量值的二級差;等式右端的前四個Δ都是對測量值的求差,是一級差,與等式左端的求差是不搭配的。(如果是一級差之差,那就相當于二級差,是可以的;但這里是一級差的各項疊加。) 4)錯誤地拆分測得值函數 在測量計量理論中,測量儀器的測量值函數,是非常重要的。測量值函數的最主要的應用場合是測量儀器的研究與制造。研制測量儀器,必須依據并給出測量值函數;制造測量儀器,必須對測量值函數作泰勒展開,知道各項誤差因素,以便在生產中控制,以達到總指標的要求,生產出合格的產品來。除極個別測量儀器給出分項指標外,一般測量儀器都以總指標作為性能的標志。 測量儀器一經成為產品后,其標志性能就是其誤差范圍指標值。計量中,計量人員檢驗、公證測量儀器誤差范圍指標;測量中,測量人員相信誤差范圍指標,根據指標選用測量儀器,根據測量儀器指標,分析與給出測量值的誤差范圍。 在測量儀器的計量與測量應用中,沒必要、一般也不可能拆分測得值函數。 應用電壓表測量,要選用性能指標合乎要求的儀器,要知道使用方法,要滿足其應用條件;而無論測量與計量,著眼點都是其整體指標,沒必要對其測量值函數作泰勒展開。 測量儀器的誤差因素的作用,體現于其總指標中,總體計量不該拆分測量值函數。如果測量儀器的指標是分項給出的(數量極少,如波導測量線),計量可按分項指標,做分項計量。分項指標的“分項”與大小,是生產廠按國家技術規范標志的,指標的規定與給出,不是計量人員的職權。計量的職責是用實測判別各分項誤差性能是否符合指標。而凡標有總指標的測量儀器,必須用計量標準進行整體計量。 不確定度論普遍地拆分測量值函數,結果是形成多種錯誤。 這里要重點說明一點,測量儀器(包括計量標準),都是給人用的,其指標都是正常工作條件下的性能指標。“正常工作條件”,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也有國際規范。例如工作溫度,上世紀通用儀器是20℃±20℃(如今,空調、暖氣普及,也有規定為20℃±10℃的),例如,著名的銫原子頻標5061A,其標準管的準確度指標是1×10-11,而其工作溫度條件是0℃到40℃。就是說,在0℃到40℃的環境溫度下,都保證指標。現在的不確定度評定,在室內應用,要加溫度效應量,那是畫蛇添足,是錯誤的。 2.2 不確定度體系合格性判別公式錯誤 經典測量學給出:計量的誤差范圍等于所用計量標準的誤差范圍。 R計 = R標 (1.4) 在不確定度體系中,所謂計量的不確定度U95,就是指計量的誤差范圍。由于混淆對象和手段,錯把被檢儀器的部分性能納入U95中。于是由此而確定的待定區半寬以及合格性判別公式,就都錯了。 將(2.3)式與(1.4)式相比較,得知不確定度評定重計(多計)了有關被檢儀器的四項誤差。這括號中的前四項,屬于被檢儀器的性能,已體現在儀器的示值中。這四項是對象的問題,算在手段上,是錯誤的。 合格性判別公式的正確式為 |Δ|max ≤ R儀指標 - R標 (1.11) 在不確定度體系中,合格性判別公式(例如JJF1094-2002)為 |Δ|max ≤ R儀指標 – U95 (2.4) U95的內容,包含被檢儀器的部分性能。這部分內容是對象的性能,已體現在|Δ|max中。U95取代R標是錯誤的。U95部分乃至全部堵塞合格性通道,是不確定度體系的一項嚴重錯誤。 歐洲合格性組織對游標卡尺的不確定度評定(我國CNAS引為標準之實例),結果竟是:誤差范圍指標0.05mm的卡尺,用一等量塊校準,校準之不確定度是0.06mm,如是,合格性通道被堵死,則全世界的此類卡尺都不合格。多么荒唐! 【測量儀器誤差分布的一般規律】 筆者最近發現:單個應用、單個計量的精密測量儀器(包括通用測量儀器),儀器的誤差分布都是偏倚正態分布。 此點很重要,值得深入研究。筆者年老體衰,僅此寄希望于后來者。 (全文完。歡迎批評)- |
這才是真正有用的東西,感謝分享! |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21-11-29 07:46 編輯 例5 測速誤差分析 引言 一 多普勒測速公式的推導 二 求多卜勒測速誤差的準備程序 1 多卜勒測速的物理公式 2 多卜勒測速的計值公式 3 測量方程 4 測量值函數 三 基于測量值函數的誤差分析 1 求誤差元 2 求誤差范圍 自變偏差統計的定義與公式 定義1 自變偏差元 定義2 自変偏差范圍 【表征精密度的標準偏差】 【 阿侖方差的揚棄】 —————————————————————————————————————————————— 這部分內容詳見本欄目“速度測量的誤差分析—《史法測量計量學》應用1 ”一文 http://www.bkd20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4372&extra=page%3D1 -------------------------------------------------------------------------------------------------------------- (待續) |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1 0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