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21-11-16 11:17
正文摘要:這種三豐大量程的百分表和千分表,根據客戶使用方法,將50.8-0.001數顯高度計安裝在大理石工作臺上,測頭接觸平臺,然后清零,將零件放入平臺與測頭之間,專門測量零件高度,有人說,既然是數顯百分表或千分表,應該 ... |
單獨出就叫表了,一起一般叫高度規或者高度計,百分的我們要么是按高度尺,要么是厚度表或者指示表,千分的30以前厚度表,30以后只有大量程千分表了 |
cxp 發表于 2021-11-19 14:35 如果客戶只送檢表頭,沒有任何說明,那校準機構就只能校準表頭,只是使用方自己不清楚應該送檢什么。如果是整體送檢的,那就需要單檢表頭,檢工作臺的平面度,然后將表頭安裝上臺架上再檢整體示值誤差。 |
q8516549 發表于 2021-11-18 14:29 我用的也是這個規程,以前也都是這么做的,后來人家說實際使用不準,我去現場看的,這種表就是配合小平板測高度用,你單獨拿出數顯千分表的數據沒用,這種配合使用的儀器產生的誤差不僅僅是數顯表,表架安裝,表架下面的平臺平面度,都影響很大,其實就校準來說,你送來什么量具,我們就校準什么儀器,你拿回去怎么使用,我們不管,但就如樓上說的,要保持其工作狀態下校準,那就應該去現場在他的平臺下面放量塊,確定各點示值誤差,滿足工作狀態下需求,,,,, 另外這種50.8-0.001 25.4-0.001 12.7-0.001的表,很少使用在工廠測量同軸度,平行度,絕大部分是測零件高度,因為不僅方便,而且測量速度相當快,,, 校準就很麻煩,他送個數顯表,你測完數據特別好,回去,他安裝后說數不對啊,就好比內徑百分表,有的人覺得,我送個表頭百分表就行,回去安裝在桿上就用, 當然是不對的, 同理,測高用的數顯表,你單獨送個表,回去安裝就用,那不行,因此,我也希望相關部門出個文件,可以叫高度數顯千分表,高度數顯百分表 |
cxp 發表于 2021-11-18 10:37 好的,知道了,謝謝~ |
cy581100 發表于 2021-11-18 11:23 你說的是有道理的,我也是這么操作的。 像論壇有些人說的什么 指示表什么的,那完全是不對的。 這個是組裝在一起的,這個誤差跟單個指示表完全不一樣。 |
這個就是大量程千分表啊~有地方規程合適的~其實和指示表一樣的檢~如果帶平臺的,平臺應該另外單獨檢 |
微信圖片_20211118142822.png (76.96 KB, 下載次數: 376)
cxp 發表于 2021-11-18 10:48 垂直度是一方面,平臺的平面度影響很大,你用量塊當平臺歸零測尺寸,誤差一下就減小很多 |
wleii 發表于 2021-11-18 09:50 謝謝,三豐的表都很準,臺子的平面度基本都符合,但是裝到一起,他們說不那么準,我曾經去看過,唉,都裝斜了,之后安裝數顯表時要求他們用角尺看看,也是沒有辦法,他們的表都是好多人一起用,臺子與表隨時拆,臺子與表的安裝口,不是固定,所以垂直度就不可避免, |
jackeysunks 發表于 2021-11-16 17:16 呵呵,是老機器了,這是德上科技的ds50k,用了很多年,質量可以,可以校準0-50以內百分表,千分表,內徑表,杠桿表 |
很多時候不能只看名字。 這個東西就是個大量程指示表,不能扯上測高儀,和深度指示表也不一樣。 校準的話,指示表單測,再檢查臺架的精度,可以參考JJG(冀)135-2017 數顯式大量程千分表,JJG 39-2004 機械式比較儀,JB/T 10009-2010 測量臺架等等。 |
深度指示表吧, |
horizen99 發表于 2021-11-17 07:58 樓主說的設備本質上還是跟 JJF 1254-2010 數顯測高儀校準規范 里面的測高儀完全不同。 參照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用量塊也沒有問題。 但是依據這個開建標或CNAS的校準證書好像有點 大膽了。 |
參照這個可以做嗎:JJF 1254-2010 數顯測高儀校準規范。直接上量塊。 |
精度高的話,我覺得用光柵測微儀校準規范比較好 |
群主,您好~請問您這臺機器的型號是什么??? |
直接用量塊放在下面測幾個點就行了。 注意 有些這種儀器使用頻率高,在測頭正下面的小平板上會有凹坑,導致測量不準。 |
方法一,不建議使用與實際產品測量方法不一樣。方法2 更能體現實際測量狀態 |
我吧,總覺得這種表,在實際使用時,相鄰誤差,0.1㎜誤差,回程誤差,沒用,他用這個測10毫米零件,你給他10㎜處誤差不是更靠譜嗎 |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2 16: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