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20-1-5 15:15 編輯 回避"概率統(tǒng)計"理論,靠人為規(guī)定"測量誤差"的所謂"上限性"是不可能"自洽"的。 你找不到"絕對"的"上限",只能是"概率上限";"概率上限"的"合成",必須考慮"分布"、"相關(guān)性"之類的問題,哪怕是最簡單的"求和";……。 "不確定度"應用至今,可能有若干瑕疵。但如果"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可能會把自己的臺也給拆了--- 您提倡的"測量誤差范圍"本來概念上不難說服別人,但若它的"求取"不服現(xiàn)成的"概率統(tǒng)計",完全靠您總結(jié)的"法則"行事,可能法力不夠? |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20-1-5 15:13 編輯 對非線性"運算"做"線性化近似",確實是行之有效的"實用方法",但終究還是會有差異,無論"變化幅度"多小。 如果沒有較實用的較"精確"求取替代方案(在"高性能數(shù)字仿真工具"可用以前的年代大概如此),實用獨此一方,當然不必再說明它只適用于"線性"情況了。 現(xiàn)今是還有"蒙特卡洛"可選,如果要求更"精確","非線性"情況便可高就。 |
不問"分布"和"運算"的函數(shù)形式,也不管"相關(guān)性"?……如何能得到"隨機量(不確定量)"的"合理""運算"結(jié)果?…做些"假設(shè)",由此"導出"一些"結(jié)果(公式)",總還是在"講理",應該好過"金口玉言"式的"真理"。當然,應用時須"盡力"考察相關(guān)"假定"的適當性。 |
【“線性能測,非線性不能測”】?…… 怎么出來的"結(jié)論"? 現(xiàn)在的所謂"合成不確定度"的"求法",與以前"誤差理論"中"間接測量"的"誤差(其實是"極限誤差",也就是您稱謂的"誤差范圍")"求法"的"理論"依據(jù)是一致的,都是"概率統(tǒng)計",主要涉及"隨機變量(不確定量)"的"運算"。 |
不慌,還有JJF1059.2蒙特卡羅法可以一戰(zhàn) |
********************* |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wǎng)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2 22: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