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9-1-6 20:05
正文摘要:八旬老人許求鑫和一款熱水器杠上了。 他先后用了81天測試自己買的一款艾歐史密斯儲水式電熱水器產品CEWH-60KD6C(以下簡稱“史密斯熱水器”),確認該產品宣稱的兩項功能無法實現;還請來艾歐史密斯檢測員,確定自 ... |
本帖最后由 fjfh 于 2019-1-8 11:33 編輯 “生產企業”知道水并不深,不會出什么大事,于是站在岸邊聽著廣告說:冰面是“鋼化冰”的,“絕對”不會破。所有的孩子都信了,交了錢在很薄的冰上玩。 有好奇的人開始質疑冰面的強度,找商家理論,回答是非常經典的:“廣告你能都信嗎?!” 一些執著的人要求必須給出“鋼化冰”報告,于是商家找“正規小三”出了個“鋼化玻璃”的報告,報告說“絕對”不會破,并按了手印。 部分更執著的人發現報告不對,要求一定得出具商家所說“鋼化冰”的報告才行。于是還是那個“正規小三”,又出了個“鋼化冰“的報告,并說"絕對”不會破,但卻不愿按手印了。 只有一個最執著的人還是說報告不對,又找來“行政部門”咨詢,“行政部門”說:沒按手印不算數。那又該怎么辦呢?“行政部門”只說沒按手印不算數,只說沒按手印不算數,只說沒按手印不算數,不算數,不算數...... 然后呢? “鋼化冰”到底是不是“絕對”不會破似乎并不重要了。執著的人花費了很大的精力,財力,最終也沒能得到結果。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誰來幫助那些執著的人找出個答案? 誰該幫? 誰能幫? 誰愿幫? 試著回答這未解之迷吧,你將創造“第九大奇跡”! |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8 07:43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條例》規定,在中國境內,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實驗室必須經過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行政部門的計量認證。也是就說,在中國,檢測機構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必須通過計量認證(CMA),這是國家強制性的。 檢測機構只是給出一份他不敢蓋CMA章的報告,希望客戶不懂行,而誤認為報告是有效的,如果客戶懂行深究的話,他就會說,我這份報告只是我自己的一份檢測數據,并沒有要證明什么,你認為是證明熱水器沒問題的報告,只是你自己腦補的,并不是我說的,你看我連章都沒蓋。 南京市監局也說了,不蓋章的報告沒用。 我認為并不是一個檢測機構“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就代表他出具的所有報告,都默認自帶“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效果,還是要看他蓋不蓋章,其實你看他自己心里也有數。 |
許求鑫收到的未加蓋cma計量認證標志的檢測報告。 是否應該追究 檢測單位 的責任? |
許老先生好樣的,支持你 |
坐等后續報道,希望可以堅持到底,加油 |
新司機上路 發表于 2019-1-11 11:40 重點就是 , 檢測單位可以出具 不帶CMA的檢測報告,前提是 不是用于 社會上公正作用的數據與結果。 根據新聞上情況,很明顯,該檢測單位是知道 該報告是用于 產品企業給客戶證明自己的產品符合說明書或廣告上的數據 看不懂 中文字 嗎 ? |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11 11:10 報告的使用不規范是企業的事情,和檢驗機構有屁個關系,為什么要追檢驗機構的責任? |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條例》規定,在中國境內,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實驗室必須經過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行政部門的計量認證。也是就說,在中國,檢測機構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必須通過計量認證(CMA),這是國家強制性的。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條例》 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其第二十九條規定“為社會提供公正數據的產品質量檢驗結構,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計量認證。” 《計量法》 第二十二條“為社會提供公正數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經省級以上計量行政部門對其計量檢定、測試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條例》規定,在中國境內,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實驗室必須經過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行政部門的計量認證。也是就說,在中國,檢測機構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必須通過計量認證(CMA),這是國家強制性的。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條例》 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其第二十九條規定“為社會提供公正數據的產品質量檢驗結構,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計量認證。” 《計量法》 第二十二條“為社會提供公正數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經省級以上計量行政部門對其計量檢定、測試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
新司機上路 發表于 2019-1-11 11:03 那我就不知道你所謂 的測試報告 是指什么 ? 什么叫測試報告包含 檢驗檢測報告,而檢驗檢測報告又不能用 測試報告 。。。 邏輯混亂。 重點就是 , 檢測單位可以出具 不帶CMA的檢測報告,前提是 不是用于 社會上公正作用的數據與結果。 根據新聞上情況,很明顯,該檢測單位是知道 該報告是用于 產品企業給客戶證明自己的產品符合說明書或廣告上的數據 |
新司機上路 發表于 2019-1-11 10:44 還有你舉的例子與 這新聞 完全是 兩碼事 。 新聞中 的 檢測單位,出具的明顯是 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 原因1.為什么 第一次出具的是帶 CMA的檢測證書 ? 原因2.明知道 老人與生產企業有糾紛的情形下,屬于 還出具 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 該檢測單位狡辯稱:該報告是用于企業內部的性質,不具有公正作用,那為什么第一次出具的是帶 CMA ?難道他不知道第二次重新檢測的情況? 只不過被老人揭穿而已,如果是企業內部,為什么該證書會讓老人看到?不存在誤導消費者嗎? 而你的例子是 企業明知 檢測單位出具CMA的情況下,要求檢測單位出具 檢測報告,而該報告也不存在 公正作用 。 |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11 10:58 我是說我說的測試報告包括 檢驗檢測報告 我沒有說書面上的測試報告包括檢驗檢測報告 而且我們討論的重點也不是報告類型 而是不加蓋CMA的檢驗檢測報告是否違規! |
新司機上路 發表于 2019-1-11 10:44 開什么國際玩笑, 測試報告什么時候包含 檢驗報告與檢測報告 了 ? 請你找出出處 我不知道你這什么老師, 檢驗報告與檢測報告 都是 跟檢定證書 校準證書都是 一樣正規證書類型。 特種設備檢測院與產品質量檢測院 都是 出具的 檢驗報告與檢測報告 。 而 計量院 會 出具 不具備 檢定或校準 能力的 ,測試報告,包括 國家院 。 這相當于 鉆法律的空子 ,而確實可以解決 客戶的實際情況, 所以 測試報告在 計量這塊也是受 歡迎的原因之一。 |
本帖最后由 新司機上路 于 2019-1-11 10:50 編輯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11 10:34 我剛剛說的測試報告,包括檢驗檢測報告 我給你舉一個實實在在的例子,本地一家食品加工作坊超范圍添加食品添加劑,省食藥檢院使用國標方法檢出。由于該國標方法不適用該種食材,屬于超出CMA授權范圍檢測,不能加蓋CMA章。最后處理辦法,是出具檢測報告。聲明為風險監測項目,不加蓋CMA章。 之后案件移交公安部門調查,檢察部門起訴,法院判決。這是法院都認可的證據。 這份報告沒有加蓋CMA,只能說明該報告沒有社會公證作用。并不能這份報告是無效的,或者是非法的。是可以作為輔助材料的。 檢驗機構內審員培訓的時候,老師多次強調超出CMA范圍或者方法偏離的時候,不能加蓋CMA章,但是可以加蓋公章,出具檢驗檢測報告!!! |
新司機上路 發表于 2019-1-11 10:24 不好意思,測試報告 ,目前沒有 出處 ,所以沒有法律法規可以約束, 但是 檢驗報告與檢測報告 可是 正規的證書。 |
本帖最后由 新司機上路 于 2019-1-11 10:25 編輯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11 10:16 我有說是計量校準和檢定證書么?我說的是測試報告,看清楚!我單位作為省質監CMA授權的食品檢驗檢測單位和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法律和評審準則我會不清楚? |
本帖最后由 237358527 于 2019-1-11 10:19 編輯 新司機上路 發表于 2019-1-11 09:12 可笑,自己跟個文盲一樣看不懂法律,看不懂 這報道 。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條例》規定,在中國境內,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實驗室必須經過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行政部門的計量認證。也是就說,在中國,檢測機構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必須通過計量認證(CMA),這是國家強制性的。 這指的是 檢驗檢測 這塊,跟 計量上的檢定,校準 有什么關系? CNAS只是 一種實驗室認證,能代表法定嗎? 省院出具的校準證書,是包含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條例》規定,在中國境內,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實驗室必須經過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行政部門的計量認證 這里面嗎? 你再看看這新聞, 檢測機構 為什么 先出具的是 帶 CMA的檢驗報告,而后又出具的 不帶 CMA的檢測報告 ? 當地質監部門不作為,就代表 這檢測機構 不違規違法 嗎? 你覺得 , 校準證書,檢定證書 , 與檢驗報告,檢測報告 是一回事嗎? 前2種針對的是 計量器具 范疇,后2種 也是 針對 計量器具 嗎? |
CMA是用來約束檢測機構的,校準機構本來就不出CMA的。 測試報告如果是針對設備計量,用的方法就不屬于規程范疇,也就無法對應CNAS能力。 檢測報告與校準證書針對產品檢測,適用國標,就有對應的CNAS是否通過。 老人的狀告訴求有失偏頗,不該糾纏著有沒有報告,而應該將廣告軟文是否是邀約合同條款具有法律效應來甄別。 一旦要扯報告糾纏檢測機構,就如醫院里的血常規化驗一樣,你質疑這家醫院,那你就換一家試試唄,都是儀器測出來的,差別也不大的。 只能說老人不太了解檢測行業,企業能道歉賠償,就已經很好了,也就折騰外企;換民企試試,人家賠的不如雇傭些……腦補吧。 |
本帖最后由 新司機上路 于 2019-1-11 09:20 編輯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8 07:43 如果所有的報告都要加蓋CMA章,請問CNAS有什么用?我這里還有好幾份省院和國家院出具的測試報告,沒有CMA/CNAS的章,你去把省院告了啊! 明明對計量法一知半解,非得揪著不適用的條款死磕。 CMA只針對檢測機構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情況 |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8 07:43 你仔細看看法律條款,證書沒有加蓋CMA就代表沒有社會公正作用而已。如果測試報告作為內部使用數據,或者質控材料沒有一點關系! |
美劇看的多了,感覺對大企業的這種官司比現在多點就好了,多少能約束一下大企業。 |
南京市工商局抽檢熱水器,是由哪家檢測機構做的,是否具有資質? |
tplink 發表于 2019-1-8 09:28 這就是 純粹 欺騙 消費者 , 這明顯 是 檢測單位 在知道 是用于 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的情況下,因為 之前 就出具過 證書 , 出具 沒有 法律效力 的 報告 給 消費者 ,明顯就是 欺騙 行為 。 |
新司機上路 發表于 2019-1-7 17:38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條例》規定,在中國境內,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實驗室必須經過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行政部門的計量認證。也是就說,在中國,檢測機構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必須通過計量認證(CMA),這是國家強制性的。 你懂不懂法?法定計量機構人員? |
237358527 發表于 2019-1-7 09:54 質監部門已經聲明:“未加蓋CMA蓋沒有社會公正作用”。除非證書作假,不然和檢驗機構是沒啥關系的。除非是超范圍加蓋CMA章才有事。 |
計量不是沒有事做,相反需要做的太多了.......希望計量事業蒸蒸日上 |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4 00: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