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解答以教材知識范圍為前提,并不考慮測量數據異常值的剔除。 首先是第2問,填入表格: 0.522℃ 0.663℃ 0.756℃ 0.707℃ 0.863℃ 0.810℃ / 0.141℃ 0.093℃ -0.049℃ 0.156℃ -0.053℃ 然后是第1問: 因為剛完成溯源,第一次測量時溫度計A的校準狀態可信度是最高的,相當于以標準器溫度計A對普通溫度計B進行校準,此時的A示值是800.2 ℃,10次測量差值的平均值是0.522 ℃,則B的示值是800.722℃。 由于A的測量結果需要加修正值使用,所以實際標準值是800.2 ℃-0.2℃=800℃,則B的修正值=B的示值-標準值=800.722℃-800℃=0.722℃。 第3、4問: 由于核查標準必須具有良好的穩定性,那么既然選擇了溫度計B,就說明它是穩定的,期間核查是核查系統效應對核查對象的影響是否有大的變化,類似于穩定性考核,也就是選擇核查標準的時候不關心其“準確性”而只需要“穩定性”,如果核查標準不穩定,那么期間核查也就無從談起,因為我們需要掌握的是核查對象的“不穩定性“,而不穩定的核查標準得出的數據是核查標準和核查對象兩者的“不穩定性”,這種錯誤的數據不僅無法達到風險控制的目的,相反還會因為誤判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那么既然B穩定,那么就是默認它的計量性能在6次期間核查之中都是不變的,因此B和A差值的變化量,就直接反應了A的計量性能變化量。 第1次測量的差值是標準器A檢定后立即測得的,這個差值就可以作為參考值ys賦予核查標準,即ys=0.522℃,以計量標準的擴展不確定度U=0.6℃控制上下限,對應畫出相應期間核查曲線即可。 結論就是因為y2拔、y3拔、y4拔、y5拔、y6拔都在[ys-U,ys+U]這個區間內,所以核查結果是合格的。 |
另外不繪制差值,繪制A的測得值也可以,把握以下要點: 第一次核查時A是已知的,其值為校準值800.2攝氏度,將此作為參考值ys,此時B是未知的,其值通過A測得,為800.722攝氏度,僅有此次的測得值可以作為求B修正值的依據,因為此時A溫度計剛經過校準處于校準狀態,之后的核查都是默認B穩定而A不穩定所進行的,那時不能保證A校準狀態的可信度,或者說用之后用B核查A的目的就是為了確定A是否處于校準狀態。 第一次之后的核查A是未知的,因為A是被核查對象,B是核查標準,核查標準必須穩定否則核查就無從談起,于是B從第二次開始每一次在800攝氏度的值都是固定的800.722攝氏度,這個值減去B-A的差就得到每次核查的A值,繪制成表即可。 |
ddmhtggw 發表于 2018-3-30 11:23 這題我談一下,沒什么復雜的,上面的解答個人感覺概念沒理解明白,800.2是測得值不是校準值,溫度計A沒有采用校準值,用的是示值;溫度計B嚴格來說不是核查標準,是參照物,核查標準是恒溫槽,溫度計b的作用是b-a用來消除恒溫槽的不確定度;第一次(b+x)-a=0.522,x=0.722,修正值=-x=-0.722;第二位已ys=y0+修正值=800,以u作為上下限,沒什么 |
本人 一級注冊計量師 已通過考試, 可聯系QQ1522579191 互相探討考試、交流學習。 |
核查測量,及公式運用和修正值的核心概論幾乎都是考試的重點 |
搞錯了,這個是按月來的 |
第四問答案是不是應該說yi-y(i-1)<0.6 |
求ys時0.522還需要減去0.2嗎,求大神解答 |
ddmhtggw 發表于 2018-3-30 11:23 請問求ys的時候0.522還需要減去0.2嗎?教材上面不是說要減去么 |
學習了,謝謝各位大神解答 |
ddmhtggw 發表于 2018-3-30 11:23 看了這么多網友的回復,我認同你的答案 |
2016的實務題hai'you'ma? |
hkingz 發表于 2018-5-5 10:49 示值-參考值=示值誤差,負的示值誤差=修正值 |
示值-參考值=示值誤差,負的示值誤差=修正值 |
ddmhtggw 發表于 2018-3-30 11:23 “B的修正值=B的示值-標準值”是不是反了 |
ddmhtggw 發表于 2018-3-30 11:38 教材錯誤害死人 |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上期間核查部分存在一個錯誤,就是這句話:“當被核查對象設備經過校準,具有修正因子時,測量核查標準得到y0值,有檢定證書或校準證書找到相應的修正因子σ,用下式確定參考值ys:ys=y0-σ。” 其一,修正因子是只能乘不能加減的。 其二,如果是修正值的話,那么不能減,只能加。 教材習題詳解中對σ的釋義訂正為“檢定或校準給出的系統誤差估計值”,這個是比較合理的。 參考值ys的賦予,如果計量標準直接使用示值或標稱值,則y0=ys,若計量標準需要加修正值使用,那么y0+修正值=ys,這時不僅是ys,以后做所有期間核查得出的測量結果都是在加修正值之后的,也就是數據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才能觀測其穩定性。 |
其實我覺得用Yi-Yi-1來做更符合這道題的題意吧!期間核查其實同計量標準的穩定性考核,都是確認被核查計量器具計量特性隨時間穩定程度的。 |
guojy 發表于 2017-6-6 12:37 也就是說,用那個差值做的圖也對嘍,也給分嘍? |
給出的差值作核查分析與畫圖,其實與教材所講的是一致的。就是考查你當即付值核查測量,及公式運用和修正值的核心概論的靈活性,每年都會考,且作為一道大題,20分,不信6月18日下午發貼驗正吧! |
以上的解答,都存在一個問題,題干中并沒有告訴TB和TA的具體值,而只告訴兩個之間的差值。所以應以兩個的差值作為核查的量值。這以是同教材中所講的,不同的地方或難的地方。 |
DanLovely 發表于 2017-6-5 12:19 我剛才看了,不過一樓一樓的,好像最后也沒有個確定準的答案呀 |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19 13: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