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7-3-18 08:55
正文摘要:M6-6H螺紋環規中徑公差是多少?計量所今年校準證環規的T:5.315+0.023 /-0 Z:5.198+0.017/-0 , 去年的校準證為T:5.315+0.023 /-0 Z:5.198+0.019/-0 ,怎么今年與去 ... |
這么復雜啊! |
逍遙游子 發表于 2017-3-21 08:44 請注意以下規律:幾何量計量規定“上偏差減去下偏差為公差”,±TR/2的公差是TR,TR=14(單位微米)就是我說的上下偏差之差14,也就是“公差”。 同一個量規的中徑公差必是同一個,不管用什么方法計算,最終得到的中徑最大極限值和最小極限值也必分別相同,如果用不同的中徑名義值(公稱值)計算上下偏差,得到的結果不相同完全正常。因此需要把握的是同一個量規公差和上下極限尺寸相同,不必追求名義值和上下偏差相不相同。 |
大俠,如果是日本M6 P1.0(GRⅡ,IRⅡ)呢?是不是他們計量所弄成日本的M6*P1.0環規了呢 |
M6-6H不是螺紋環規,而是螺紋塞規,其中徑公差是:通端塞規T:5.3675,上偏差0,下偏差-0.011,磨損極限-0.023。止端塞規 Z:5.511,上偏差0,下偏差-0.011,磨損極限-0.017。 螺紋環規的代號標識應該是M6-6h,校準證書把h寫成了H,大小寫之差就犯了環規、塞規分不清的嚴重錯誤。 根據國家標準,M6-6h螺紋環規的通端T:名義值5.341,上偏差+0.014,磨損極限+0.023,下偏差0。止端 Z:名義值5.224,上偏差+0.014,磨損極限+0.019,下偏差0。使用中的環規符合性判定不考慮上偏差只考慮磨損極限,則通端環規中徑最大極限為5.364,最小極限為5.341,止端環規中徑最大極限為5.243,最小極限值為5.224。 校準機構兩年給的校準證書分別給出T:5.315+0.023 /-0 Z:5.198+0.017/-0和T:5.315+0.023 /-0 Z:5.198+0.019/-0,名義值5.315和5.198完全錯誤,應該是5.341和5.224,差距太大。公差帶給出的結果通端環規兩年都是正確的,止端環規公差帶去年的+0.019/-0正確,今年的+0.017/-0錯誤。如果你所說的情況屬實,這個校準機構的工作質量和技術水平就實在不敢恭維了。但,我認為有可能校準機構或者是您,把M6-6h錯誤地看成了M6-6g,或許量規制造廠把螺紋環規標識M6-6g錯誤地標成了M6-6h。建議你加以落實并采取必要的糾正措施糾正過來。 |
為什么你們給的那個自動計算塞規中徑公差的EXCEL表不包含磨損量? |
計量所出的校準證讓我看不懂,M6-6H螺紋塞規T:5.3675+0/-0.023 按照 JJG888-1995塞規公式應該是T:5.3570~5.368 |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0 02: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