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1-9-2 16:11
正文摘要:我的朝圣之旅 ——中國計量院、國防三零四所調研側記 北京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每一次去北京都會有一種全新的感受。然而這一次的心情格外不同,這一次我要去的地方是每一個中國計量人心目 ... |
“這是我們自行研制開發的xxxx設備,具備國內xxx水平,填補了xxx空白”。幾乎千篇一律的話,幕后展示的是他們作為全國測量設備研發最成功的單位的底氣和驕傲,除了日常的計量校準,他們的觸角早已延伸到全新的領域。幾乎每一項基標準都有他們自己的研發人員的身影,他們每一個計量人員眼神中都充滿了自信和樂觀。 每個單位肩負的使命不一樣。國家計量單位除了基本的溯源任務外,主要還在于提高測量技術和計量水平。而企業計量的工作重點是怎么提高產品質量。樓主不虛此行,不但把帶的問題給交流明白了,還學到了人家的精神! |
有機會很想去看一看 |
中國計量院去過,還在門口的書店里買了一些書回去學習。 304所,只是聯絡過,主要是有東西送檢,實地沒去參觀。 |
中國計量院去過5次,2007年去了力學室,幾個年輕人給我的印象很差,單位要求一個禮拜完成送檢任務,去之前電話聯系好,在收發室辦理完手續,自己親自送到力學室,看到幾個年輕人在一起聊天,說明來意,有一個人說你放到那吧,三天后去問做了沒?他們居然東西放到什么地方都找不到了,我說我已經買了2天后的火車票,他們說他們很忙,沒時間做,讓等10個工作日,我進去的時候他們就一個人在工作,其他人在一起聊天。很無語。比那些年齡大的專家架子大。是不是他們學歷高就牛逼。 |
老實說,搞計量有時還是會讓人有些困惑的~ |
軍工口不太了解 計量院去得不少了 不過現在時代與時俱進了 也該大力發展了 |
鑄尺量天 何等的氣魄啊 |
科學、嚴謹、求實 說得好 |
這兩個計量機構 之所以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是因為又強大的后盾 也就是有錢 他們浪費的尺度 也是你千所未見的 一年的水電費 居然要2000萬 至于人才 也是因為 國家支持 錢多了 記得2000年時 計量院 本科就能進去 而到2007年就只要博士 到2010年以后只要清華的博士(還必須是三清幫的 本碩博清華的) |
很想去看看 |
企業計量人,多走出企業,到專業機構或是專業展會與研計會交流接觸,不失為提升自我的一種好的方式。 謝謝你的分享。 |
看到計量的曙光!! |
科學、嚴謹、求實 說得好 |
計量院不愧是我國的最高計量機構,各項基標準又多又全,以電學所為例,下設八個大室,每個實驗室又分一到三個實驗室不等,粗略統計一下,光電學這里就有幾十個實驗室,項目之全確實是令人咂舌。中國計量院的人員分工很細,他們除了日常校準之外,主要任務是接收各項技術課題,做各類的基礎性或前沿性研究。 計量院的人員結構也很合理,既有很多年富力強的年輕人,也有很多經驗豐富的專家,隨便一個拿出來都是重量級人員。在流量室給我講解的小伙子比我還年輕幾歲,正在干活,衣服都有點臟兮兮的,王部長的介紹是:剛來兩年的學生,清華大學博士生畢業。 而給我留下更深印象的是那些老專家們,他們大多頭發花白,面色和藹,神情安靜。對于我們提出的問題都給予了細致的解答。態度之認真一點不像是在指點小地方來的年輕人,而真的是像在進行交流探討,其實我心里有數,說交流是人家給我們臉上貼金。我覺得世上凡事都是相通的。人家研究一輩子計量的人,在自己的專業上該有多深的造詣,可是絲毫不見有什么自滿的地方,不像我們----半瓶醋晃得最響。這些專家都非常敬業,在回答我提問的時如果不是其所研究領域的就會第一時間告訴我,他在這方面涉獵不深,需要其他的同志來給我解答,或者給我提供其他人員的聯系方式。而當問到屬于他們自己領域問題的時候,他們又會非常坦誠地告訴你自己的看法和問題,比如一位專家在談到我們加速度計校準時直言不諱地告訴我們可能日常校準中存在誤區。科學、嚴謹、求實,這就是我對計量院專家的印象。不知道當我滿頭白發的時候,我會如何對待請教我問題的毛頭小伙子呢?是敷衍他兩句,還是對他說:“不好意思,我不太清楚”呢? 花了兩天時間拜訪了我心目中“圣地”,收獲良多,感觸良多。這兩個計量技術機構是全國最頂級的機構,他們的實驗場所可能沒有我們美觀漂亮,但是在這些普普通通的紅墻灰樓里所包含的底蘊、經驗、能力是我們遠遠無法比擬的,在今天回來的火車上我一直在想著這些問題,我們奇瑞公司計量的發展關鍵還是要靠人員的發展,要靠我們自己的發展,我們自己要有信念,有追求,有創造力,那么我們的計量校準工作肯定會取得長足的進步。盡管旅途匆匆,但晚上回到家之后還是忍不住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能在第一時間和各位量友分享我的感受。通過朝圣我們堅定了自己的信心,認識到自己的差距,將來的路還很長,要靠我們計量人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踏實地走下去。 |
樓主能有這種感覺真好。非常熟悉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hupeizhong 于 2011-9-2 19:30 編輯 “……三零四所是軍工系統的一級計量站,也是所有軍工計量站的考核單位……” 呵呵,說一下我的看法: 考核辦才是計量站的考核單位,考核辦設在304所,并不是說304所就是考核單位; |
文章寫的確實好,相信是你真實的內心感受。 記得上個世紀70年代末,第一次去國家計量院和北京304所,雖然是沒有朝圣的感覺,但感觸還是非常深刻的,當時去那里是要省委開進京證明,省局開介紹信的,進大門也要辦理登記手續。正對計量院大門的就是長度樓,應該講當初的辦公條件并不是很好,但看過處于地下室的實驗室環境,以及聽過專家們對許多國家基準、標準的介紹,還是可以看出師從蘇聯的許多跡象。和計量院長度室的同行們在計量技術方面的交流也是受益匪淺,有時候,為探討一個問題,由于關系比較熟,會去招待所或他們家中吃一點家常便飯(幾乎沒有去飯店的習慣),晚上有時探討到很晚的時間,特別感覺與現在有所不同的是,所有的計量技術探討純粹是技術方面的,與錢或與可創收的項目絲毫無關,好象搞計量技術的人在交流技術的同時再去談所謂創收等涉及“錢”的事情,是一件多少有失臉面或具有某些恥辱感的事情,這些探討計量技術的氛圍好象到了80年代中期就再也感覺不到了,雖然現在是與時俱進了,但常常還是非常懷念當初那個學術氛圍。 自己到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從事幾何量計量的初期,應該講在國家計量院這些老師同行身上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特別是學到他們工作認真,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也包括他們做事做人的良好品行,盡管這些前輩們絕大部分已經退休,有些人已經去世了,但自己仍然清晰的記得他們,這些有長度處量儀專業的沈XX,光學儀器檢修專業的郭XX、王XX、角度專業的魏XX、陳XX,平面度專業的張XX等等。我將永遠感謝這些在我剛剛正式涉步幾何量計量專業時給過自己幫助的前輩們。 在國家計量院的一天是忙碌的一天,晚上回到國家局的地下室招待所,大家一起討論的還是計量技術問題及自己方方面面的感受。 第一次去北京304所是去調研他們生產的壓砂平板的技術狀況,我們平常使用的基本都是球墨鑄鐵的平板,是由國家計量院實驗工廠生產的,在使用中有時會出現金剛砂嵌入不牢反出劃傷量塊的現象,聽說北京304研制了高磷鑄鐵平板,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到后,現場進行了實驗,長度室的蘇XX陪著我們,并親自動手實驗操作,由于效果不是非常顯著,所以最終還是放棄了采購的想法,但304所的同志沒有任何嫌棄的表現,因為那個時期大家對錢的認識還是在“初級階段”吧。還是前面的感受,雖然現在與時俱進了,但還是非常懷念當初的“初級階段”。 |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0 0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